資源簡介 日期 學科 生物 授課教師課型 新授課 課時 2 課題 第三節 光合作用的場所教學目標 1.說出葉片適合光合作用的結構特點,進一步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念。2. 知道光合作用的“具體”場所是葉綠體, 說出光合作用的公式及實質。3. 了解農業生產中復種、間作和套種的原理。教學重點 說出葉片適合光合作用的結構特點;說出光合作用的公示及實質。教學難點 光合作用的公示及實質項目及要求 【項目設置一】葉片的結構【項目設置二】光合作用的場所【項目設置三】實際生產應用項目設置意圖 本節的主要內容是在前一節實驗的基礎上,先了解葉片的結構。進一步明確葉片與光合作用相適應的結構特點,使學生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的生物學觀念,知道葉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通過實驗在此證明葉片不是光合作用的唯一場所,準確的說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結合前兩節內容得出光合作用的公式,并分析光合作用的實質(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教學過程(項目實施——交流展,示——評價激勵)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項目準備】搜集資料,制作PPT。【項目設置一】葉片的結構【指導調控】1.將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用化學表達式表示: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氣(“+”表示“和”,“ ”表示“生成”)2.斜著撕取一部分葉片,能看到邊緣無色透明的部分就是表皮。葉片之所以呈現綠色是因為含有葉綠體,葉綠體當中含有葉綠素。3.葉脈當中的篩管是活細胞構成的;4.形成氣孔的細胞是保衛細胞,內壁厚外壁薄,吸收水分后膨脹度不同,氣孔打開。5.顯微鏡下看到的葉片結構與課本上模式圖不太相同,課本上的模式圖是從葉脈旁邊取下的一部分;【歸納總結】1.表皮:透光、不透水角質層:防止水分過多散失,保護;表皮無色透明:有利于光線透入;氣孔:是氣體進出的門戶;2.葉肉:含葉綠體柵欄組織細胞圓柱形,排列整齊,含葉綠體較多;海綿組織細胞不規則,排列較疏松,含葉綠體較少;3.葉脈: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因此從宏觀上說:葉片是光合作用最理想(主要)的場所?!卷椖吭O置二】光合作用的場所【指導調控】1. 觀察的順序是由宏觀到微觀,葉片當中每個細胞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嗎? 只有某些有特殊結構的細胞進行光合作用?2. 創設情境,如果把細胞比喻成車間,那么葉綠體就相當于車間里的機器,有機器的車間就能進行生產;3. 是否只有葉片細胞里才有葉綠體?只有葉片進行光合作用 【歸納總結】1.葉片當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含有葉綠體的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含有葉綠體的細胞),含有葉綠體的細胞就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比如:綠色的蘋果皮、綠色的麥穗、幼嫩的莖等,植物的綠色部分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因此準確的說光合作用的場所是在葉綠體中進行的;3.光合作用公式:4.光合作用的實質: 物質轉化:無機物 有機物 能量轉化:光能 化學能【項目設置三】實際應用【指導調控】1.嘗試用所學知識分析日常生活中:復種、間作和套種的原理;2.間作是在同一時期種不同作物,套種:空間上是不同作物,不過有時間差。【歸納總結】農業生產中的復種、間作及套種等種植方式充分利用了土地、陽光的資源,創造了最大的生物產量。【拓展提升】暢想:如果人或者其它動物體內能夠植入葉綠體(素),那么我們的生活會變成? 【自主完成】嘗試說出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淀粉和氧氣【小組合作】1.結合上節實驗課,準確說出葉片各個結構;2.說出葉片適應光合作用的結構特點;3.完成項目紙P7項目實施一?!窘涣髡故尽恳孕〗M為單位,結合模式圖進行講解:1.葉片結構;2.各結構的特點及功能?!咀灾魍瓿伞?.根據觀察的方法:有宏觀到微觀分析光合作用的具體/準確場所;分析銀邊天竺葵葉片產生淀粉實驗,驗證假設是否正確。2. 完成項目紙P7項目實施二?!窘涣髡故尽恳孕〗M為單位,核對項目紙答案,得出光合作用的場所,寫出光合作用的公式并分析其實質。【交流展示】分析復種、間作和套種的原理,并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舉例,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鞏固練習】1. 顯微鏡下葉片結構:2.下列各項屬于葉表皮細胞特點的是: A.細胞無色透明,外壁有角質層 B.細胞呈半月形,內含葉綠體C.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 D.細胞圓柱形,內有葉綠體3.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 A.整個植物體 B.綠色的葉片C.所有綠色的部分 D.只有莖和葉4.古詩云:早秋驚葉落。我國北方的深秋,葉子大量從樹上落下來,你觀察過嗎?葉片是正面朝上的多,還是背面朝上的多呢?嘗試用本節知識解釋原因?!咀灾魍瓿伞课覀儾挥贸燥?,直接站在陽光底下就行了。作業布置 1.完成課本P28-29《當堂練》。2.分別在有光和無光的條件下全營養培養同一種植物。板書設計 第三節 光合作用的場所一、葉片結構:二、光合作用的公式:三、光合作用實質:物質轉化:無機物 有機物 能量轉化:光能 化學能四、實際應用:復種、間作和套種原理教學反思光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