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呼吸作用【教學目標】1、知識性目標: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說明呼吸作用對植物生長發育的意義;闡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之間的關系;舉例說明呼吸作用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應用。2、技能性目標:嘗試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運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來解決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3、情感性目標:關注植物呼吸和我們生產生活的聯系;養成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呼吸作用的實驗,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應用。【教學難點】分析實驗得出呼吸作用概念。【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和分析討論相結合。【教學準備】科代表按照課本47頁課前一天準備實驗。提醒學生注意單一變量,還要提前清洗干凈樹葉,以免影響實驗效果。【教學過程】1.新課導入:教師組織活動:閉上嘴巴,捏緊鼻子,持續5秒鐘。學生談感覺和說明的問題,即人每時每刻都需要呼吸。教師提出問題:植物呼吸作用是否也和我們一樣吸入氧氣,放出二氧化碳呢?學生做出假設:“吸入氧氣放出二氧化碳”或“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設問:哪種假設正確呢?這需要通過科學探究來尋求答案。引入新課。2.講授新課:探究一:植物葉片呼吸時的氣體變化。課代表介紹植物葉片呼吸作用的探究實驗。提出問題:“假如我們將燃燒的蠟燭放進去,會發生什么現象呢?”學生完成實驗的演示,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植物葉片呼吸吸入氧氣。提出問題:“種子吸入氧氣的同時是否也能放出二氧化碳呢?”提出問題:可以通過什么方法檢驗二氧化碳氣體嗎?學生分析,完成演示實驗,并描述實驗現象。實驗原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植物葉片呼吸能放出二氧化碳。師生小結:植物呼吸吸入氧氣,放出二氧化碳。探究二:種子呼吸時的能量變化。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種子萌發放熱的實驗裝置。提問:兩暖瓶中的溫度有無變化?什么原因?學生:觀察溫度計的讀數,發現“裝有萌發種子的暖瓶中溫度明顯升高,而裝有炒熟種子的暖瓶中溫度基本無變化”的現象。教師提問:“熱量即一種能量。能量從哪里來呢?”教師引導學生聯系光合作用貯存的有機物中含有能量的知識。學生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種子呼吸放出熱量。 探究三: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產生二氧化碳的同時,還產生什么物質?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生活實例“未曬干的種子堆積在一起,手插進去會有潮熱的感覺”,得出結論:種子呼吸作用分解了有機物,還有水產生。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結論:植物的所有活的器官都能呼吸。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總結:教師引導學生嘗試寫出植物呼吸作用的反應式。探究四:呼吸作用的意義及應用1、意義引導學生從公式發現植物呼吸作用的意義——提供能量。提出問題:植物體的生活需要能量嗎?引導學生舉例說明植物體內能量的去處和用途。2、與光合作用的比較提供兩種生理作用的公式及表格,引導學生完成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比較。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進行部位 條件 原料 產物 能量變化 3.實際應用(1)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澆水過多”和“土壤板結”的兩盆花長勢都不好的實例,得出結論:在農業栽培中,應該設法保證植物的呼吸作用,以獲得充足的能量保證植物體正常的生長發育。引導學生認識到農業生產中的“及時排澇”就是應用了這一原理。(2)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貯存果蔬和糧食時應該降低呼吸強度,從而討論出蔬菜等的低溫保鮮、糧食等的風干保存以及降低含氧量和提高二氧化碳含量等措施的原理。思考:新疆瓜果為什么更甜?有機物﹢氧氣線粒體二氧化碳﹢ 水﹢能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