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 單元練習--2021-2022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級人文地理上冊一、單項選擇題1.讀世界局部區域圖。下列關于海上石油輸出線路①②③的敘述,正確的是( )A.線路①輸往日本,需途經好望角 B.霍爾木茲海峽是輸出線路的必經之地C.線路②、③目標市場和運量都相同 D.線路②要比線路③距目標市場要更近2.馬賽人每年大多循著一定路線遷移,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這與那里的氣候關系密切,那里的氣候類型是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3.“沙漠綠洲”以色列是世界農業發達國家,它的成功經驗主要有( ) ①高效的噴灌、滴灌技術,保證農業對水的需求②努力開發節水作物,避免種植高耗水的作物③加大種植水果、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出口④非常重視畜牧業的研究和機械、技術的應用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以下敘述描述的是人文特點的是( )A.歷史悠久、文明古國B.土壤深厚、肥沃C.連接亞、歐、非三大洲貿易往來的通道D.氣候干熱,70%的土地是旱地5.日本島國中東北向西南分布著四大島,其中面積最大的是( )A.北海道島 B.四國島 C.本州島 D.九州島6.不同區域的人們因地制宣地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國家與其區域特色描述相符的是A.瑞士ー與山為鄰一一精耕細作 B.泰國一一草原遼闊一一遷徙游牧C.肯尼亞——傍水而居一一耕海牧魚 D.以色列一一沙漠綠洲一一灌溉農業7.以色列有著歐洲“大菜籃”、“大花園”之稱,對以色列知識描述正確的是( )A.地處亞洲東部,地中海西岸 B.石油資源豐富,干旱的寶地C.降水分配不均勻,北多南少 D.講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教8.熱帶草原的氣候特點是( )A.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季和濕季B.終年高溫多雨C.終年炎熱干燥,降水極少D.終年高溫,旱雨季不明顯9.西亞地區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A.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B.波斯灣C.阿拉伯海D.地中海東岸10.下列關于湄公河平原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場景,錯誤的一項是A.他們所住的房屋通常以竹、木為材料,通風透氣B.他們居住稠密、共同勞動、團結互助,生活較為傳統且和諧C.他們以手工勞動為主,精耕細作,但人均產量不大D.遇到豐收時節,人手不夠,會雇用大量的農業工人,機械化作業11.雖然世界各地的自然環境有差異,但人們都能夠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勞雙手創造出美好的生活場景。下列描述區域生產生活中觀點正確的是( )①湄公河平原人們大面積種植小麥 ②以色列人利用節水技術發展旱作農業 ③日本北海道人們因地制宜進行耕海牧漁 ④阿爾卑斯山區人們修建“冰川列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從波斯灣出發運往東亞的石油,正確的海上運輸路線是( )A.波斯灣一黑海一土耳其海峽一地中海一直布羅陀海峽一大西洋一東亞B.波斯灣一紅海一蘇伊士運河一地中海一直布羅陀海峽一大西洋一東亞C.波斯灣一印度洋一馬六甲海峽一太平洋一東亞D.波斯灣一印度洋一非洲好望角一太平洋一東亞13.湄公河平原的房屋大都尖頂斜坡,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說明了該地的氣候特征是( )A.四季分明 B.干燥陰涼 C.炎熱潮濕 D.干旱少雨14.俞亮同學想利用書本上“如何認識區域”的方法向北京朋友介紹家鄉情況,他可以( )A.采用地圖或地球儀,確定家鄉的位置和范圍B.借助人口分布圖,了解家鄉的經濟發展C.從地形、氣候、河流等掌握家鄉的人文特色D.通過調查民族和風俗習慣,認識家鄉的自然環境特征15.威尼斯這座歷史名城面臨著“因水而憂”的生存危機,其主要原因是A.水體污染嚴重 B.旅游旺季時人滿為患C.陸上交通不便 D.海水倒灌與水位上漲16.“沙漠綠洲”以色列是世界農業發達國家,它的成功經驗主要有( )①大力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技術 ②大面積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③開發節水作物和附加值高的作物 ④重視畜牧業的研究和技術的應用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7.阿爾卑斯山成為旅游熱點地區的自然原因有①是世界上最高大雄偉的山脈 ②夏季景色優美、氣候涼爽③冬季日光充足,滑雪條件好 ④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③④18.關于南非自然和人文特點,說法正確的是( )①屬于內陸國,交通不便 ②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野生動物資源③黃金、鉑儲量世界第一 ④是一個有著深刻殖民烙印的國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讀下側某流域圖,下列關于該流域的敘述正確的是①甲是太湖,盛產“三白”②毗鄰港澳,“世界工廠”③著名水鄉,臨河建屋④冰雪運動,特色旅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下列關于南非地形特征的描述,最準確的是A.德拉肯斯山脈綿亙東部 B.熱帶草原氣候是主要氣候類型C.北部、東部和西南部為高原 D.全境大部分為平原地形二、非選擇題21.[胸懷世界]2020年2月,斯里蘭卡向中國抗擊疫情捐贈錫蘭紅茶,溫暖著疫區一線人員的胃和心。中國人民深受感動,銘記于心。結合下列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閱讀卡斯里蘭卡舊稱錫蘭,始于1867年的紅茶種植使它成為世界著名的紅茶產地。政府為了推廣優質紅荼的種植、生產和銷售而成立了茶葉局,并且通過對世界主要茶葉消費市場進行調研,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小鏈接:茶樹具有喜溫畏寒、喜濕怕澇的特征。斯里蘭卡的茶樹種植面積達22萬公頃,一年四季皆可采茶。(1)區域的位置決定了區域的基本特征。斯里蘭卡位于________半球,它是________(填大洋)中的一個島國。(2)區域內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由圖和材料二可知,斯里蘭卡的水系呈放射狀分布,這主要是因為________,而圖中斯里蘭卡河流________的特征與當地豐富的降水密切相關。(3)區域發展要基于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斯里蘭卡紅茶產量高、品質好的有利條件。22.東京(35°N、139°E)奧運會將于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舉行。日本是資源小國,經濟大國。讀圖回答問題。(1)根據東京位置推測東京氣溫、降水特點應該是圖2中 _____圖,奧運會期間東京氣候特點是_____。(2)觀察圖1描述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這樣分布的主要理由是_____。(3)奧運會期間運動員將有機會品嘗到生魚片等魚產品盛宴,請說明日本魚產品豐富原因:____。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2.C3.C4.A5.C6.D7.C8.A9.A10.D11.B12.C13.C14.A15.D16.A17.C18.B19.B20.A21.(1) 東或北 印度洋(2) 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眾多或密布(3)從自然環境分析:產量高的原因是:丘陵山地較多,可種植茶樹面積大;緯度低,熱量充足;采茶時間長;品質好的原因是:水分條件好,多云霧(空氣濕度大),地勢起伏大,排水好符合茶樹喜濕怕澇的特征。或地處低緯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水熱條件組合好;多(丘陵)山地,茶多種植在(丘陵)山地,排水性好。從人文環境分析:產量高的原因是政府(國家)大力支持和推廣(種植面積大);品質好的原因是斯里蘭卡是一個旅游島國,污染較少。22.(1) B 高溫多雨(2) 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交通運輸便利,便于進口原料與燃料,出口工業產品(3)漁業資源豐富、捕撈業發達、加工制造業發達等; (答出兩個即可)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