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下冊科學復習資料第一單元 控制溶解填空題:可以用( 攪拌 )( 加熱 )(把固體變顆粒、粉末 )等方法來加速物質的溶解。在20℃時,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 36克)食鹽。在20℃時,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 204克 )白糖。在標準條件下,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的實驗,會用到( 天平 )( 量筒 )等工具。判斷題: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要加快某些物質的溶解,例如沖泡奶粉。 ( √ )糖含在嘴里不動比用舌頭翻動攪拌溶解得快。 ( × )把50克食鹽放入100毫升涼水中進行充分攪拌后,食鹽將全部消失溶解在水中。 ( × )4.研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時,為了節省時間,可以一次性往燒杯中多加幾勺食鹽。 ( × )5.多余的鹽顆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這種現象叫做飽和。 ( √ )選擇題:把形狀、大小相同的兩塊方糖放入裝有半杯水的杯中,溶解得快的是( C )攪拌、不切碎的 B. 切碎的、不攪拌 C. 切碎的、攪拌下列關于驗證溫度影響食鹽溶解速度的實驗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一杯攪拌,一杯不攪拌 B. 冷水、熱水一樣多兩個杯中放入的食鹽一樣多。沖泡感冒藥,一般都用開水而非涼開水,其原因是( B )A.用開水方便 B. 用開水溶解速度快 C.涼開水不能溶解感冒沖劑4.下列哪種情況下方糖溶解得速度較快?( B )A. 1克的方糖5粒 B. 5克的方糖粉末 C. 5克的方糖1粒5.下列關于溶解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A. 將食鹽放入水中,立即觀察是否溶解B. 將食鹽放入水中,攪拌后靜置一會兒再觀察是否溶解。C.將食鹽放入試管中,充分震蕩后靜置一會兒,再觀察是否溶解。6.一定溫度下,一杯濃鹽水的底部還有少量未溶解的食鹽,下列方法能使這些食鹽繼續溶解的是 ( B )A.加入少量研碎的食鹽 B. 加入少量的水并攪拌 C.把它放在冰箱里7.下列關于溶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A.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 B. 一定量的水不能溶解食鹽C.一定量的水能溶解無限量的食鹽。第二單元 水的三態變化填空題:液態的( 水 ),固態的( 冰 ),氣態的( 水蒸氣 ),同樣都是水。用濕抹布擦桌子,過段時間黑板上的水跡不見了,這是因為水(蒸發)變成了(水蒸氣)。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以后會變成看得見的小水滴,這種現象叫( 凝結 )。沸騰時,水會迅速變成( 水蒸氣 )跑到空中去,一般情況下,水沸騰時的溫度是( 100℃)。在做小組實驗“燒開水”時,我們用( 酒精燈 )加熱燒杯中的水,直至把水燒開。記錄( 水溫 )( 水量 )的變化。( 冰 )( 雪 )( 霜 )( 雹 )等都是水的固態形式。在一般情況下,水結冰時的溫度是 ( 0℃ )。使用( 加熱 )的方法可以讓固態的冰更快變成水。水蒸氣受冷在地面物體上凝結,溫度在0℃以上,形成( 露 )。判斷題:濕衣服晾曬后變干了,是因為濕衣服上的水都滴落下來了。 ( × )空氣中充滿了水蒸氣,河流等水域上方的水蒸氣更多,所以空氣也比較濕潤。( √ )云是高空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懸浮在空氣中的小水珠。 ( √ )燒開水時,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水蒸發變成的水蒸氣。 ( × )將溫度計的液泡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與壁。 ( √ )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水的溫度不再升高。 ( √ )冬天,剛洗過的衣服晾在院子里可能會結冰。 ( √ )在不同的條件下,水可以變成水蒸氣,也可以結成冰。 ( √ )冬季,我們口中哈出的“白氣”就是水蒸氣 。 ( × )選擇題:同一件衣服,在( A )干得比較快。天氣晴朗時 B. 天氣陰沉時2.下列現象不屬于蒸發的是 ( A )A.打開冰棍包裝紙,周圍冒“白氣” B. 夏天在教室地面灑水降溫C.熱天,狗伸出舌頭散熱 D. 用電吹風把濕頭發吹干。3. 剛從冰箱內取出的冰棍,在下列哪種溫度下,包裝紙上會出現小水珠? ( C )A. 0℃ B. -5℃ C. 25℃4.把一個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個裝滿熱水的小杯子上,會出現什么情況? ( A )大玻璃杯內有水珠 B. 小杯子里的水和快蒸發 C. 小杯子壁上有水珠5. 冰塊占據了杯子四分之三的空間,在冰完全融化后,杯中會有多少水? ( A )A. 半杯水左右 B. 四分之三杯水 C.滿杯水在融化冰塊比賽時,每組各取一塊大小幾乎相同的冰塊,其原因是什么? ( A )A. 保證比賽的公平 B. 冰塊不夠 C.節約冰塊四、簡答題:1. 裝滿水的玻璃杯在靜置幾天后,水為什么自然減少了?答:因為水蒸發變成了水蒸氣跑到空氣中了,所以水變少了。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水的蒸發現象,請你舉兩個例子。答: ① 濕衣服變干了。② 拖地之后,濕地板變干了。 ③擦桌子,濕桌子變干了。實驗題:觀察是燒開的過程。請指出圖中實驗操作的不當之處:(溫度計的液泡碰到燒杯底部。)若對不當操作進行調整后,水溫上升了一段時間保持不變,如圖可知,水沸騰時的溫度是( 100 ℃ );水沸騰時,在杯子的上方會出現“白氣”,這是因為(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如果實驗時發現將水燒開需要過長的時間,我們可以做哪些調整以縮短實驗的時間呢(任寫一種)(①在燒杯上蓋一張硬紙片。②用少量的水做實驗。③用溫度較高的水做實驗。)第三單元 天氣觀測一、填空題。1.用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攝氏度)是溫度的一種單位??諝獾臏囟群喎Q(氣溫),用來測量氣溫的溫度計叫(氣溫計)。使用氣溫計測量溫度進要在避免太陽直射,且距地面(1.5米高)的位置進行。2.氣象站的溫度計是放在(百葉箱)里來測氣溫,我們這里的氣溫是(14時(下午兩點)最高。3.(竺可楨)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他寫出《物候學》一書。4.云的觀察分為(云量)和(云狀)兩個方面。根據云量我們把天氣分為(晴天)、(少云)、(多云)、(陰天)。云有(卷云)、(積云)、(層云)三種主要形態。5.云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它們飄浮在空中。這些水最終又以雨、雪、雹等形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6.(雨量筒)是(測量雨量)的儀器,雨量筒要放在(離地面稍高處)的位置。7.雨量是(24小時內)一平方米下雨的多少,它可以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幾個等級。8.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向標所指的方向就是風吹來的方向。當風向標的箭頭指東時,表示刮東風,紅旗向西北飄,此時刮東南風;炊煙從西南飄過來,表示刮西南風。9.(天氣諺語)是我國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觀察天氣現象的總結。東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中就有天氣諺語的記載。10.天氣諺語可以分為四類:(1)看云識天氣(天上鉤鉤云, 地上雨淋淋;瓦塊云, 曬煞人) ;(2)看風識天氣(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雨后刮東風,未來雨不停) ;(3)看光識天氣(東虹日頭西虹雨;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4)看物象識天氣(燕子高飛晴無云、燕子低飛雨來到;螞蟻搬家蛇過道, 必定大雨到)。氣象臺的氣象探測設備有氣象衛星、氣象雷達、探空氣球、海洋氣象監測船、地面氣象觀測站。11.2020年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選擇題。1.下列哪一處的溫度可以反映當地的氣溫?(C.)A.室內 B.室外陽光處 C.室外陰涼處2.下面哪種云最容易形成降雨?( B.)A.層云 B.積云 C.卷云3.層云,積云,卷云最大的不同點是?(C.)A.云量多少不一樣 B.組成成分不一樣 C.高度不一樣4.下列哪項工具可以用來制作風向標?(B.)A.指南針 B.吸管 C.試管5.下列哪項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C.)A.重力作用 B.太陽的輻射 C.空氣的流動第四單元 植物的秘密一、填空題。1.植物的“身體"一艘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種器官構成。2.番茄的種子在它的果實里,狗尾巴草也有花這個器官。3.植物的根按形態可以分為(直根)和(須根)(變態根)。4.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吸收養料)的作用。5.常見的變態根有肉質根(如胡蘿卜).塊根(如甘薯)、支柱根(如玉米)。6.植物的莖形態多樣, 莖上有節,節 上有葉和芽。莖可分為(直立莖)、(纏繞莖)、(匍匐莖)等。(馬鈴薯)也是植物的莖,屬(變態莖)。7.植物的莖有(支撐植物的“身體")和(運輸水分)的功能。8.不同植物的(葉子),(顏色)、(形狀)、(大小)是不同的。9.葉在莖上排列的方式叫(葉序)。葉序有(對生)、(互生)、(輪生)、(簇生)等;不同葉序的植物都是彼此交錯、互不遮擋的方式接受更多陽光, 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10.浮水植物王蓮有(“水中花王”)之稱,它的圓形葉片直徑可達1~2.5米,葉子漂浮在水面上,即使一個重35千克的人坐在上面,也不會掉下來。11.變態葉是由于(功能改變)引起的(形態和結構變化)的葉,是一種可以穩定遺傳的變異。在植物的各種器官中,葉的可塑性最大,發生的變態最多。主要類型有:鱗葉(如洋蔥、百合)、葉刺(如仙人掌的刺)、葉卷須(如豌豆的卷須)二、選擇題。1.我們給植物澆水時,應該向( B.)澆水。 2.(B.)不是植物的根。A.莖 B.根 C.葉 A.蘿卜 B.大蒜 C.白薯3.仙人掌莖的形狀是( B. ) 4.被稱為植物“血管”的是(B.)。A.須狀 B.扁平狀 C.針狀 A.植物的根 B.植物的莖 C.植物的葉5.植物的枝葉花等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間,是因為莖有(A.)A.支撐作用 B.固定作用 C.運輸作用6.通過觀察,我們發現植物的葉片上都有(C.)A.葉紋 B.葉線 C.葉脈7.一棵大樹,(B.)面的枝葉總是比較稠密。A.東 B.南 C.西8.我們是通過觀察葉子的(B.)的不同,才發現是兩種不同的植物的葉子。A.葉片的顏色 B.葉片形狀和葉脈紋理 C.葉片的大小三、判斷題。1.我們平時吃的白蘿卜是植物的根。(√) 2.樹長得越高,根向上輸送的水分越少。(×)3.根有運輸水分,養料的作用。(×) 4.蔥根,小麥根,狗尾草根是須根。(√)5.爬山虎的莖是纏繞莖。(×) 6.植物的葉子和莖都是綠色的。(×)7.風可以用來發電,也可以給人來生活帶來一定的破壞。(√)8.氣象站是用風向標,風速計等儀器來觀測風向,風力的。(√)9.天氣預報只能預測24小時以內的天氣情況。(×)10.某小組測得的氣溫與其他組的不一樣,肯定是溫度計壞了。(×)第五單元 植物的一生一、填空題1.蠶豆種子由( 種皮 )和( 胚 )兩部分組成。2.不同植物的種子外部形態( 不同 )。3.種子萌發需要(空氣)(水)和合適的( 溫度 )。4.我們在觀察植物種子時,有些種子太小了,可以用( 放大鏡 )來幫助我們觀察。5.間苗又稱( 疏苗 ),這樣可以為幼苗提供充裕的( 空間 ),( 水分 ),( 光照 )等盡可能好的生長條件。6.為了研究幼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可以將實驗組放在( 有陽光 )的地方,對照組放在( 黑暗 )的地方。7.為了更好地觀察小苗的生長情況,我們要進行( 長期 )觀察。8.完整花的構造有( 雄蕊 ),( 雌蕊 ),( 萼片 ),( 花瓣 )。9.花存在的目的是完成植物繁殖的關鍵環節——( 傳粉授精 )。10.蜜蜂在油菜花叢中飛舞就會把雄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 柱頭 )上去。11.蘋果樹上的蘋果是( 果實 ),蘋果籽是( 種子 )。12.依靠昆蟲傳粉的花叫( 蟲媒花 )。在花園中我們常能看見的傳粉昆蟲有( 蜜蜂 )和( 蝴蝶 )。13.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 扦插 )開始它的新生命。14.油菜的一生經歷了(種子)、(萌發)、( 幼苗 )、 (開花)、( 結果 )、 (死亡)六個階段。二、判斷題1.不同植物的種子形狀、大小、顏色等各不相同。 ( √ )2.“一年之計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種的好季節。 ( × )3.可以直接把辣椒種子放在暖氣片上催芽。 ( × )4.選種要挑選飽滿、沒有受過損傷的種子。 ( √ )5.我們播種時把種子放入土壤中,不用鋪土,澆水就可以。 ( × )6.小苗的根總是會向著濕潤的地方生長,是為了吸收水分。( √ )7.小苗的生長期可以不需要陽光。 ( × )8.在做種子發芽的對比實驗時,最好對比組和實驗組都只用1粒種子,這樣比較節省。 (×)9.所有植物的花繁殖后代時都需要昆蟲幫助傳粉。 ( × )10.所有的花都有雄蕊和雌蕊。 ( × )11.雄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這個過程叫傳粉。 ( √ )12.所有的植物都開花,所有植物的果實都掛在樹上。 ( × )13.傳粉后的植物一定能結出果實。 ( × )14.樹木發芽、長葉、落葉是樹木的生命周期變化,與四季變化無關。 (×)15.無花果沒有果實只有花朵。 ( × )三、選擇題1.老師讓同學們把浸泡過的種子種到花盆里,還提醒大家一定要選個底部有洞的花盆。選擇這種花盆的原因是 ( A.便于水分、空氣的流通 )。A.便于水分、空氣的流通 B.節約成本 C.減少水分的蒸發 D.更加美觀2. ( C.用磁鐵吸 )方法在觀察種子時用不到。A.用手剝 B.用放大鏡看 C.用磁鐵吸3.蠶豆種子的( D.胚根 ) 發育生長后變成根。A.種皮 B.子葉 C.胚芽 D.胚根4.在研究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外界條件時,某同學提出 了以下假設,你認為最不合理的是( B.)。A.種子的萌發需要空氣 B.種子的萌發需要標本盒 C.種子的萌發需要水分5.下列哪個選項不是種子萌發必需的條件 ( A.充足的陽光 )A.充足的陽光 B.適宜的水分 C.適宜的溫度6.種子萌發時,生長最快的是( A.根 )。A.根 B.莖 C.葉7.在幼苗生長是否需要水分的實驗中,可以將發了芽的種子放在同一個培養皿中的吸水紙上,保持吸水紙( A.一端 ) 濕潤。A.一端 B.中間 C.全部8.要想使花盆里的小苗生長得更好,我們不應該做的是 ( C.)。A.讓土壤保持合適的水分 B.松松土,讓土壤里有更多的空氣C.用不透明的罩子蓋住,免受陽光照射9. 花的主要功能是( C.繁殖器官 )。A.吸引昆蟲 B.供人欣賞 C.繁殖器官10.油菜花的花瓣是( B.黃 )色的。A.白 B.黃 C.紫11.用手指輕輕一碰桃花,最可能使手指沾上黏液的是( A.柱頭 )。A.柱頭 B.花粉 C.子房12.花的雌蕊是由( A.柱頭,花柱和子房 )組成的。A.柱頭,花柱和子房 B.花藥,花絲 C.花藥,子房13.秋天,我們可以用肉眼觀察到的植物的變化有( A.許多樹都落葉了 B.有些樹的樹葉變紅了、變黃了 C.菊花花蕾長大,并開花了 F.狗尾草枯黃了 )。A.許多樹都落葉了 B.有些樹的樹葉變紅了、變黃了C.菊花花蕾長大,并開花了 D.柳樹發芽了,桃樹葉發芽了E樟樹樹干變粗,樹冠變大 F.狗尾草枯黃了14.鳳仙花的整個生命過程大約是( B. 6個月 )。A.3個月 B. 6個月 C.1年第六單元 材料的發展一、填空題1.常見的衣料有( 棉布 )( 絲綢 )( 毛料 )( 合成纖維 )等。2.嬰兒的衣服多用( 棉布 )制成。3.消防員的衣服具有( 防火 )( 耐高溫 )的特點。4.我們的住房要用到的材料有( 鋼材 )( 混泥土 )( 木材 )等。5.從( 茅草泥土房 )到( 高樓大廈 ),建筑材料的發展使得人類的居住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6.人們把像鐵礦石這樣,直接來自大自然的材料叫作( 天然 )材料; 像鋼鐵這樣,由人類加工制造的材料叫作(人造 )材料。7.歷史證明,人類的生產技術一次又一次地飛躍發展,材料的( 開發 )和( 利用 )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二、判斷題1.制做雨傘要選擇吸水性好的布料。 ( √ )2.冬天,我們戴的手套多是由毛線織成的。(× )3.軍人的衣服是用耐磨材料制成的。(×)三、選擇題1.課桌上有一灘水,你最想選擇用( B. 棉布 )面料做成的抹布將 水快擦干。A.絲綢 B. 棉布 C.合成纖維 D.毛料3.樓板用鋼筋加水泥澆注是為了( D.增加強度和韌性 )。A.增加強度 B.增加韌性C.美觀好看 D.增加強度和韌性4.陽臺上的窗戶應裝( B.透明玻璃 ),浴室門應選用( A.毛玻璃 )。A.毛玻璃 B.透明玻璃5.浴室地面應選擇( B.防滑地磚 )。A.木地板 B.防滑地磚 C.鏡面瓷磚6.在窗戶上裝玻璃,是因為玻璃的( B.透光性 ) 好。A.硬度 B.透光性 C.透氣性7.衛生間一般都鋪瓷磚而不用木地板,其原因是( C.瓷磚的瓷面防水性能好 )。A.瓷磚比木地板干凈 B.瓷磚便宜 C.瓷磚的瓷面防水性能好8.舊石器時代,用(D.動物骨頭)制作鏟;新石器時代,用(A.石頭 )磨制鏟;南銅器時代,冶煉(B.青銅 ) 制作鏟;鐵器時代,冶煉( C.鐵) 制作鏟:現代用( E.鋼材 ) 制作鏟。A.石頭 B.青銅 C.鐵 D.動物骨頭 E.鋼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