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章《化學品的合理使用》教學設計 一、教材內容分析: 資料、能源、材料、環(huán)保、健康、安全等是當代社會重要的研究主題,化學與這些主題密切相關,在其研究與應用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按照綠色化學思想和循環(huán)經濟原則,利用化學變化可以改變原有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合成新物質,使之具有更加有益的性能,可以科學、安全有效、合理地開發(fā)自然資源和使用各種化學品,發(fā)揮化學學科的重要價值。本章內容主題是“化學與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本章內容安排在高中必修模塊的結尾,此時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化學知識基礎,而本章內容對于學生總結復習很重要,對于學生后續(xù)模塊的選擇也很重要。本節(jié)內容是化學品的合理使用,在這節(jié)內容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學習正確認識化學品的作用和危害,知道科學、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化學品,是每一位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要求和責任。同時通過阿司匹林藥物的合成和發(fā)展的學習,初步知道藥物設計和合成思路,體會化學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習化學的興趣,及至選擇自己升學和就業(yè)的方向。通過課前查閱食品添加劑相關資料,課后查閱常用藥物的成分、結構與療效的資料,設計實驗,小組辯論等,在實踐活動中學到知識,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了解阿司匹林的結構、制備、療效和不良反應,通過阿司匹林的學習,了解藥物的主要成分、療效和不良反應。做到正確使用常見的藥物,防止濫用藥物,拒絕并遠離毒品。了解常見的食品添加劑種類、作用,樹立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觀念;了解生產中常見化肥的主要成分,了解農藥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知道合理施加的必要性。知道化肥、農藥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增加環(huán)保意識,樹立正確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的觀點。 2.通過阿司匹林藥物的合成和發(fā)展的學習,初步知道藥物設計和合成思路,體會化學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習化學的興趣。 3.通過課前查閱食品添加劑相關資料,課后查閱常用藥物的成分、結構與療效的資料,設計實驗,小組辯論等,在實踐活動中學到知識,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 科學、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藥品、化肥和農藥,以及食品添加劑等化學品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了解阿司匹林的結構、制備、通過阿司匹林藥物的合成和發(fā)展的學習,初步知道藥物設計和合成思路。 四、教學過程 (一)環(huán)節(jié)一 1.引入:介紹化學品的分類。 講述:化學品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使用和作用。 展示:人均壽命和傳染病死亡率的統(tǒng)計資料,從實際問題出發(fā),引發(fā)學生思考。 教師講述:阿司匹林源于柳樹皮中的水楊酸。阿司匹林是以水楊酸為原料生產的。 學生:傾聽,了解藥品的來源:天然藥物和人工合成。 設計意圖:通過統(tǒng)計數(shù)據使學生了解藥品的重要作用,容易引起學生興趣,了解化學品的價值。 (二)環(huán)節(jié)二 1.教師講解阿司匹林的結構、作用以及合成方法。 學生活動:傾聽,理解 2.教師介紹:阿司匹林藥物的設計合成的發(fā)展。 學生活動:傾聽,初步了解藥物合成思路。 設計意圖:通過阿司匹林藥物的合成和發(fā)展的學習,初步知道藥物設計和合成思路,知道分子結構及其修飾是決定藥效的重要因素,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展示:阿司匹林的藥品說明書。 學生活動:閱讀說明書,了解阿司匹林的不良反應和使用禁忌。 討論交流: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藥物? 小結: 1.不能濫用藥物 大部分藥物都有毒副作用,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濫用。濫用藥物主要是指非法獲得及使用受管制藥物,無醫(yī)生處方長期服用安眠藥或鎮(zhèn)靜劑,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服用毒品等。 2.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1)處方藥(R):需經過醫(yī)生處方,才能從藥房或藥店得到,并要在醫(yī)生監(jiān)控或指導下使用的藥物。 (2)非處方藥(OTC):消費者不需要持有醫(yī)生處方,就可以直接從藥房或藥店購買的藥物。 設計意圖:以阿司匹林為例,了解藥物的主要成分、療效和不良反應。讓學生樹立健康新觀念,做到正確使用常見的藥物,防止濫用藥物,拒絕并遠離毒品。 (三)環(huán)節(jié)三 1.展示:食品配料表 教師講述: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滿足了人們對于食品多樣化的需求。食品添加劑有上千個品牌,按照功能可分為: 著色劑——改善食品的外觀 調味劑——增添食品的味道 防腐劑——防止食品腐爛、變質 營養(yǎng)強化劑——增強食品的營養(yǎng)價值 學生活動:按照課前布置的任務分組介紹不同食品添加劑的性質和作用。 2.教師:展示資料 上個世紀50年代,日本發(fā)生了一次“奶粉中毒事件”,曾導致12 344名嬰兒因食用含有微量砷的調制奶粉而中毒,其中130名呈腦麻痹癥而死亡,有的嚴重殘廢或發(fā)育畸形。奶粉中的砷就是由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劑——磷酸鹽帶入的。所以食品添加劑的安全使用,是我們必須牢記的重大問題。 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中的“四川泡菜”就是一個頗為典型的例子。加工泡菜的工人透露,他們在泡菜中的保鮮劑(苯甲酸鈉)使用量居然是0.3%。而根據國家標準,泡菜的加工過程中,苯甲酸鈉的用量不得超過萬分之五,這家廠的用量超標了6倍之多。 學生活動:閱讀資料,交流討論: 1.我們是否應該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劑? 2.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查閱食品添加劑相關資料,課上交流討論,了解常見的食品添加劑種類、作用,樹立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觀念。通過在實踐活動中學到知識,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環(huán)節(jié)四 1.圖片展示: 教師: 提問1:如何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學生思考:施用化學肥料是保障農作物增產的重要措施。 提問2:化肥主要為農作物補充哪幾種元素?請分別舉出幾種化肥? 學生思考,交流 教師講述:不合理施用化肥也會影響土壤的酸堿性和土壤結構。 師生共同探討得出結論: 合理使用化肥,除了要考慮土壤酸堿性、作物營養(yǎng)狀態(tài)等因素外,還必須根據化肥本身的化學性質進行科學施用。 2.圖片展示 教師提問:如何減少農作物的損失? 學生交流:自己得到的有關農藥與農作物的關系,農藥的發(fā)展變化情況。 3.教師介紹:DDT的作用和危害 學生傾聽,思考:知道農藥對人體的健康的危害,增加環(huán)保意識,樹立正確合理使用農藥的觀點。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討論,知道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的必要性。知道化肥、農藥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增加環(huán)保意識,樹立正確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的觀點。 課堂小結: 正確認識化學品的作用和危害,科學、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化學品,是每一位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要求和責任。 課后任務: 1.以“農業(yè)生產中是否應該繼續(xù)施用化肥和農藥”為主題準備進行小組辯論。 2.收集阿司匹林、青霉素、抗酸藥、含麻黃堿的止咳藥的藥品說明書,閱讀、總結有效成分、適應癥、用法、用量、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 選擇一種抗酸藥,設計實驗方案對有效成分進行驗證。 五、板書設計 第八章第二節(jié) 化學品的合理使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