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燃燒的條件; 2.知道滅火的簡單原理和方法。(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燃燒條件、滅火原理等的探究活動,進一步認識與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能科學的認識研究燃燒和滅火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二、教學重點與難點:(一)教學重點:1.燃燒的條件2.滅火的原理與方法(二)教學難點:1.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應用2.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三、探究活動:燃燒的特點及條件;四、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情景】觀看“燃燒與生活”視頻及神舟十號升空等的圖片【提 問】燃燒是怎么一種反應?請你將知道的燃燒事例填寫在課本表4-1中,并與同學們交流、討論:物質(zhì)的燃燒有何特征?事例 觀察到的現(xiàn)象鎂條燃燒 耀眼的白光,放熱,有白色固體生成燃燒反應的特征:【板 書】一、燃燒 1.定義:燃燒是一種 、 的 的 。【思 考】(1)燃燒是否一定要有氧氣?若不是,請舉出一個反例:(2)有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嗎?若不是,請舉出一個反例:注意:我們通常所說的燃燒是指物質(zhì)與 發(fā)生的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化學反應。【想一想】問題1:所有的物質(zhì)都能燃燒嗎?問題2:具有可燃性的物質(zhì)在什么條件下能燃燒?問題3:火柴、蠟燭、木條和煤的點燃方式有何不同?哪個更容易點燃?可燃物 點燃方式火柴蠟燭木條煤【師生整理】2、物質(zhì)燃燒的條件:(1) 物質(zhì)具有 ;(1) 可燃物與 接觸;(1) 可燃物的溫度達到燃燒所需要的 ,即 。【提 問】燃燒的三個條件需要同時滿足嗎?【猜想與假設】假設1:三個條件只須滿足其一就能燃燒。假設2: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才能燃燒。【實驗探究】 現(xiàn)象: ?、? ;② ;③ 。 解釋:(提示:白磷的著火點是40℃,而紅磷的著火點是240℃。)可燃物 銅片上的白磷 銅片上的紅磷 開水中的白磷是否與氧氣接觸溫度是否達到著火點物質(zhì)是否燃燒結論:假設 成立。【思 考】如何能使水中的白磷在水中燃燒起來?【補充實驗】解決方案: 。【學生小結】燃燒的三個條件必須 。【補 充】一些物質(zhì)的著火點物質(zhì) 白磷 紅磷 木材 木炭 無煙煤著火點(0C)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注意:著火點是物質(zhì)本身 ,一般 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趣味小實驗】書P93 觀察與思考火焰熄滅后,你觀察到原來浸透酒精的手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能解釋其中的原因嗎?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解釋:酒精的著火點比手帕要 ,因此在酒精燈上加熱后,在手帕表面的酒精迅速燃燒起來,而酒精液體中含有大量的 ,燃燒過程中,水 燃燒放出的熱量而蒸發(fā),使手帕的溫度始終 達到著火點,因此手帕沒有燒壞。【師生整理】二、滅火(1)原理: 或 可燃物;方法:煤氣起火,我們應先迅速 ;森林火災時, ; (2)原理:將燃著的可燃物與 隔離;方法:廚房油鍋起火,蓋上 ;酒精燈熄滅時用 蓋滅;(3)原理:使用大量的冷卻劑,使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 以下;方法: 滅蠟燭,用 滅火。【觀看視頻】火災自救的方法(書P98)【小 結】【小試牛刀】1.森林著火,消防隊員開辟“防火隔離帶”的目的在于( )A.降低可燃物的溫度 B.隔離空氣C.隔離可燃物 D.開辟運水的道路2.紙比煤易點燃的原因是( )A.紙比煤接觸空氣面積大 B.紙比煤的著火點高C.紙比煤的著火點低 D.紙比煤的密度小3.將點燃的火柴頭豎直向上,火柴不易繼續(xù)燃燒,其原因是( )A.火柴梗沒接觸到外焰,溫度不易達到著火點B.火柴梗的著火點比火柴頭的高C.火柴梗潮濕,不易繼續(xù)燃燒D.火柴梗接觸氧氣少4. 下列關于燃燒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放熱、發(fā)光現(xiàn)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B.在氧氣中能燃燒的物質(zhì)在空氣中也一定能燃燒C.可燃物燃燒時一定有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D.可燃物燃燒時一定有火焰和發(fā)光的現(xiàn)象【布置作業(yè)】現(xiàn)象:燒杯A中的蠟燭燒杯B中的蠟燭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