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科粵版(2012)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4.2 水的組成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科粵版(2012)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4.2 水的組成 教案

資源簡介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2 水的組成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科粵版九年級化學第四章《生命之源—水》,共包含四個課題:《我們的水資源》、《水的組成》、《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本節內容在本章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教材編排中,本節內容的第一部分介紹了水的物理性質。第二部分由水的化學式分析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然后通過電解水及產物的分析探究水的組成,最后從微觀角度討論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教材的最后一部分還介紹了水的電解反應在工業上的用途。
2.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求知欲旺盛,對化學這門新接觸的課程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又有一些因為認識不夠而帶來的恐懼。水是學生在生活中最熟悉的物質,學生會有較大興趣去探討和研究。
二.教學設計理念
2011版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指出,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征是研究物質和創造物質。引導學生認識和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了解化學變化的奧秘,是化學啟蒙教育的重要內容。本節課要正確引導學生從化學角度認識水的組成,從宏觀到微觀、從具體到抽象,既要縮小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距離感又不能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
三.教學目標設計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質。
②通過實驗使學生認識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③鞏固“在化學反應里,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水的電解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②通過分析水分子的構成,培養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交流與表達意識。
②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科學探究精神。
③保持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電解水的實驗及根據實驗現象分析確定水分子的構成
教學難點
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電解水的過程,即從宏觀理解轉向微觀分析的推理過程
四. 教學策略設計
1.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處理設計
學生提前預習,由于對水并不陌生,再結合物理知識以及以往生活經驗,可自主填寫導學稿相關部分。課堂教學中,設置有關水物理性質并貼近生活實際的思考題,有效啟發學生思維,更有利于縮小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距離感。引用化學史料展開水的組成的探究,有利于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了不沖淡主體知識的重要性,史料介紹要盡可能簡短,可結合學生實際,課后提供更為詳細的化學史料。演示電解水的實驗,提出觀察分析的要點。完成實驗后,組織學生表述實驗現象,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總結實驗結論。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水分解的微觀示意圖,幫助學生用微粒的觀點學習化學,從而引導學生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電解水的過程,即從宏觀理解轉向微觀分析的推理過程。然后運用操練法鞏固當前所學知識,遇到疑難問題各學習小組交換評價,深化理解,完成梯度訓練。
2.教法與學法
教法:演示實驗、啟發、講解
學法:觀察分析、歸納、聽講解
3.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水電解器、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
五.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
【投影】水在工農業和生活中的用途
【提問】人體的含水量約是多少呢?水對社會和生物體這么重要,今天我們就對大家所熟悉的水進行深入的探究。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物質、事實出發,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
(二)新課探究
【過渡】和之前學習氧氣一樣,我們先一起來探究水的物理性質。
1.水的物理性質
【提問】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后回答以下問題:
1. 冰能浮在水面上,與水的哪些性質有關?
2. 玻璃瓶中的水結冰后為什么會將瓶子凍裂?
3. 高原地區燒開水為什么要用高壓鍋?
生生互評,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訓練學生的思維。
【學生活動】利用生活常識和知識構架總結水的物理性質。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較為系統化的對物質的性質進行描述的能力。
【設問】水是由什么元素組成的?大家能不能結合水的化學式說一說。
【學生活動】根據水的化學式,表述水的組成。
【設計意圖】加強學生化學用語的表述能力。
【過渡】水的化學式從何而來,為什么這樣書寫呢?
其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水曾經被看作是一種“元素”。直到18世紀末,拉瓦錫在前人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對水的生成和分解實驗的研究,確認了水的元素組成。接下來我們也一起通過實驗來探究水的組成。
2.水的電解實驗
【投影、講解】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圖 【設問】純凈的水有沒有導電性? 【學生討論】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討論并小結。
【演示實驗】水的電解實驗
一邊做實驗一邊講解,引導學生觀察實驗。
觀察要點:氣泡、氣體體積、氣體檢驗等現象。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實驗,對實驗現象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體會實驗探究的辛苦與成功的喜悅。
【提問】我們已經用實驗的方法證明了水電解實驗產生的兩種氣體分別為氫氣和氧氣,那怎樣表示這個反應呢?
【學生活動】書寫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
【設計意圖】加強學生化學用語練習。
【提問】木炭燃燒與鐵在氧氣中燃燒兩個變化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元素種類變了嗎?
【學生討論】反應前后組成物質的元素種類不變。
【設計意圖】演繹推理,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提問】氫氣由哪種元素組成?氧氣由哪種元素組成?既然元素種類在化學反應前后不發生變化,那么通過以上實驗,說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組成的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歸納小結的學習方法。
【過渡提問】從宏觀角度分析,水通電分解生成了氫氣和氧氣。如果從微觀的角度分析這個過程,水分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多媒體投影】用flash動畫來展示電解水的微觀過程。
【學生活動】觀察視頻,閱讀教材P109內容。
【設計意圖】用flash動畫突破難點。幫助學生從宏觀理解轉向微觀分析,從而得出水的化學式為H2O的結論。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水分解微觀示意圖的信息。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信息加工能力、化學用語表述能力。
3.電解水反應的應用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110相關內容。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梯度訓練
指導學生完成本節導學稿鞏固練習。
(四)小結
同學們本節課都有哪些收獲?
討論交流。
(五)布置作業
1.課后鞏固練習
2.思考:本節我們是從水的電解實驗探究出水的構成的。請你猜想一下,還可以從什么不同的角度設計實驗來探究水的構成?
六.板書設計
4.2 水 的 組 成
一.水的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液體
1個大氣壓下,凝固點是0℃,沸點是100℃
4℃時,ρ水最大,為1g/cm3
二.探究水的組成
1.電解水的實驗:
(1) 現象:兩極均有氣泡出現;
V正極:V負極=1∶2。
(2) 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水──→氫氣+氧氣
(H2O) (H2) (O2)
(3) 小結: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教學課堂氣氛來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師生的互動及小組生生互動進行良好。演示實驗成功,利用flash動畫對課本知識中微觀理論部分形象表述,讓教學目標得到較完美的實現,有效突破了重點難點,學生學習興趣高漲,效果良好。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實驗探究,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等得到了培養提高。
八.教學反思
以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簡要史引入并展開,符合事物的認識規律,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水的電解實驗和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獲得的。但在實驗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氫氣氧氣的體積比不符合2:1的情況,我分析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一是有部分氧氣還沒從電極上逸出就與電極發生了反應。二是氫氣與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因為所帶學生兩極分化嚴重,為了避免部分學生不理解,所以在新課探究過程中沒有作解釋,因此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做進一步補充解釋。今后,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應加大實驗力度,讓同學們通過實驗大膽猜想。另外,可讓學生親自動手做電解水的實驗,幫助學生理解水的組成,化難為易,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水氫氣+氧氣
通電
PAGE
共7頁 第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鄂伦春自治旗| 昭觉县| 彰化县| 崇礼县| 大庆市| 浮梁县| 师宗县| 温州市| 安庆市| 明溪县| 灵山县| 额济纳旗| 高阳县| 永清县| 建湖县| 保德县| 卢龙县| 和田市| 田林县| 团风县| 榆社县| 汉源县| 桂林市| 饶平县| 库伦旗| 宜都市| 江城| 元江| 会泽县| 高尔夫| 绥化市| 定南县| 柘荣县| 贵阳市| 杂多县| 高雄市| 黑水县| 溧阳市| 郴州市|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