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章 地球與宇宙4.1太陽和月球(1)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顆自己能發光、發熱的巨大氣體星球,直徑約為l40萬千米,表面溫度約為6000℃,日地平均距離約為l.5億千米。太陽的外部大氣層由外到里依次是日冕層、色球層和光球層,平時我們看到的只是光球層。2.太陽表面經常發生的變化統稱為太陽活動。常見的太陽活動有太陽黑子、耀斑、日珥等。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由于溫度較低而顯得較暗的氣體斑塊。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約為11年,黑子數最多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峰年;黑子數極少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谷年。國際上規定從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為第l周,從2009年開始為第24周。3.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很大,目前已知的主要有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極光現象等。太陽活動還會影響地球上的氣候、水文、地質及人類的生活,甚至危及星際航行。在太陽活動增強時,人們要注意采取防曬措施來避免太陽光中過強的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4.觀測太陽黑子常用天文望遠鏡,特別注意需加濾鏡或用涂黑的玻璃,天文望遠鏡使用步驟:一是選擇合適的環境,二是用尋星鏡對準目標星體,三是用主鏡觀測目標星體。二、重要提示1.圖的信息量大,形象直觀,應當學會從圖中獲取信息,并運用這些信息來分析解決問題,還要學會運用數據繪制圖表。2.太陽活動的內容是本節的難點,學習時必須借助于太陽的剖面圖和太陽黑子的數量變化圖,通過分析弄清太陽黑子發生在光球層,太陽黑子的活動有峰值、谷值,具有周期性,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約為11年。3.特別注意:不能用雙筒望遠鏡或不加濾鏡的天文望遠鏡直接觀察太陽,否則會對眼睛造成永久性損傷。科學廣場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系99.86%的質量都集中在太陽上,從而產生強大的引力吸引其他天體繞它運行。太陽具有巨大的能量,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在這樣的高溫下產生了核聚變反應,它是太陽能量的來源。太陽核聚變反應估計可能持續100億年,而現在太陽還只有50億年,正處于壯年時期。太陽沒有堅固的表面,它是一個熾熱的氣體球,太陽外部為太陽大氣,它由三層組成,三層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線,從里往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平時我們看到的明亮發光的圓球面即為光球層,太陽光基本上從這一層發出。色球層和日冕層平常難以用肉眼看見,只有在日全食時或通過特殊的望遠鏡才能看到。解題指導【例l】下列關于太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太陽的大小與月球差不多,因為平時看上去兩者差不多大小B.太陽表層的黑子是一些不發光、不發熱的黑點C.太陽活動增強時會影響到地球上的電視收看D.到達地球的太陽光大約是8分鐘前發出的【解析】了解太陽基本情況的途徑是知道有關太陽的一些常數,如太陽半徑、太陽質量、光速、日地距離等。太陽的大小與月球看上去差不多,而實際上月球直徑約為太陽的l/400,造成這種視覺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月地距離只有38萬千米,比日地距離(1.5億千米)小很多。太陽活動影響短波通訊,對電視傳播的影響很小。太陽黑子是它表面的某些區域的溫度比周圍低,并不是真正的黑色;按照光的傳播速度3×108米/秒計算,t=s/v==500秒≈8分鐘。【答案】D【例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l999年6月7日,美國商務部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空間環境中心發表公報說,人類即將迎來第23個太陽活動周期,預計到2000年,這個太陽活動周期達到最大值,美國空間環境中心將對它進行密切跟蹤,并及時發布有關信息。材料二:2003年11月4日,羊城晚報報道,太陽黑子昨天兩度“肆虐”。3日凌晨1時許,太陽黑子第一次“肆虐”。上午9時許,掀起第二次沖擊,造成北京的短波通訊全面中斷,廣東也有部分短波通訊中斷。另外,“太陽風暴”對衛星信號也略有影響。(1)公報說“人類即將迎來第23個太陽活動周期”,其最主要的標志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們分別發生在太陽的________層和________層;“預計到2000年,這個太陽活動周期達到最大值”,它的活動周期為________年,達到最大值的標志是_______達到最大值。(2)太陽活動對地球有哪些影響?________________。【解析】要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對現實的材料進行解讀。黑子和耀斑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黑子發生在光球層上,耀斑發生在色球層上,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太陽黑子的平均活動周為ll.2年(約11年)。太陽活動對地球有很大影響,表現在氣候、水文、生產生活等各方面。此類命題,要仔細閱讀題干中的材料,從材料中尋找對解答問題有用的信息,并會對信息進行歸納。【答案】(1)太陽黑子 耀斑 光球 色球 ll 太陽黑子的數量 (2)太陽活動增多時會影響地球上的短波通訊,紫外線增強時可造成對人體皮膚的傷害,還可對氣候產生影響等同步訓練 A組1.太陽是一個熾熱的 ( ) A.氣體星球 B.固體星球 C.液體星球 D.巖石星球2.根據以前對太陽黑子數量變化的觀察記載,l987年是太陽活動谷年,1990年是太陽活動峰年。請你預測2004年后遇到的第一個峰年是 ( ) A.2006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3.太陽的大氣層從內到外依次是 ( ) A.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B.日冕層、光球層、色球層 C.色球層、日冕層、光球層 D.色球層、光球層、日冕層4.我們平時看不到太陽的結構,看到的只是一個明亮發光的圓盤,它實際上是 ( ) A.日冕層 B.光球層 C.色球層 D.日珥5.太陽活動對地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下列現象中,與太陽活動是否強烈沒有關系的是 ( ) A.發生日食現象 B.地球上的短波通訊受到干擾 C.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輻射增強 D.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澇災害增多6.下列天文望遠鏡的使用方法不科學的是 ( ) A.選擇視野比較開闊的地方 B.用尋星鏡對準目標星體 C.調節目鏡焦距,使像清晰 D.不加濾鏡直接觀測太陽,圖像更加清晰7.下列關于太陽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太陽活動對地球沒有影響 B.太陽體積比地球小 C.太陽是由固體組成的球體 D.太陽表面溫度很高8.根據我國“風云二號”衛星的實時監測,2001年3月28日17時40分至22時,太陽連續爆發6起中等強度的耀斑,其中19時40分左右和20時20分左右的太陽耀斑持續時間近l個小時。29日17時50分左右,太陽又爆發一次強烈的耀斑,持續時間約1個小時,耀斑噴射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暴”幾個小時就可抵達近地空間。本次太陽峰年自1996年8月拉開“序幕”,l999年3月進入極盛期。從理論上說,目前太陽活動已逐漸走下坡路了。但它似乎并不服氣,仍不時給地球通信、衛星、電力一點“顏色”看,專家認為這種現象還是正常的。 (1)“太陽風暴”對地球的重大影響是 ( ) A.給予地球特別多的能量 B.使地球的溫度升高很多 C.使地球的降水增加很多 D.產生磁暴現象 (2)“耀斑”出現在太陽的 ( ) A.核部 B.光球層 C.色球層 D.日冕層 (3)根據太陽活動的周期,本次太陽峰年要真正滑入“谷底”,即太陽活動極小年的時間大約是 ( ) A.2007年前后 B.2004年前后 C.2001年前后 D.2012年前后文中“顏色”主要是指太陽活動給地球和人類帶來的哪些影響?同步訓練 B組9.下列有關太陽大氣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肉眼可見的太陽層次為光球層,因此它是太陽外部層次唯一發出可見光的層次 B.由于耀斑和日珥都可能導致色球層增溫,所以色球層是溫度最高的層次 C.因為極光是太陽大氣中帶電粒子流高速碰撞地球高層大氣所產生的,所以只有太陽活動極大年時,地球兩極地區才能看見極光 D.太陽黑子是太陽光球溫度較低的斑塊,有時人們用肉眼都可看到太陽光球層上的黑子10.二戰期間的一個早晨,英軍海岸防衛軍指揮部接到各雷達站的報告,說雷達受到了來自東方的奇怪干擾,這種干擾的方向與太陽移動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現在白天。你認為雷達受到干擾的原因是 ( ) A.德軍使用的一種秘密武器 B.雷達本身的故障 C.外界雜波的干涉 D.太陽活動的影響11.如圖為某兩個水文站將1880~1960年年平均降水量與太陽黑子活動情況進行對比而繪制成的對比變化圖,仔細觀察并回答問題:圖中兩個觀測站都觀測到太陽黑子活動與降水量變化有一定的關聯性,兩個觀測站的結 果有什么不同?(2)2000~2003年又是一個太陽活動的劇烈時期,醫學專家提醒人們期間在室外不宜曬過 多的太陽(尤其是正午),原因何在?12.讀“太陽外部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太陽大氣層中,亮度最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層,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_層。(2)發生在A層中的_________和B層中的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參考答案 第4章 地球與宇宙4.1 太陽和月球(1)A 2.D 3.A 4.B 5.A 6.D 7.D 8.(1)D (2)C (3)A (4)擾亂地球電離層,短波通訊受影響等。 9.D l0.D ll.(1)22號觀測站的觀測結果是:太陽黑子多的年份,形成年降水量少的枯水年,太陽黑子少的年份,形成年降水量多的豐水年;36號觀測站在1910年前,與22號觀測站的觀測結果相同,而1910年后與22號觀測站的觀測結果正好相反,但仍有規律可循,太陽黑子數與年平均降水量呈正相關。 (2)在太陽活動劇烈時期,隨著太陽黑子、耀斑的增多,到達地球的紫外線也會增強,會誘發人類皮膚癌等疾病。 12.(1)AC (2)太陽黑子耀斑4.1 太陽和月球(2)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和地球間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萬千米,約為日地距離的1/400,因此在地球上看月球感覺和太陽大小差不多。月球的直徑約為3476千米,為太陽直徑的1/400。月球的體積只有地球的1/49,質量只有地球的1/81,引力只有地球的l/6。2.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也沒有生命,聲音無法傳播,是個寂靜的世界。表面晝夜溫差很大,達300℃。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表面布滿大大小小的環形山,即月坑。3.月球本身不發光,表面明暗相間,亮區是高地(月陸),暗區是平原或盆地(月海)。二、重要提示1.月球是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站,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踏上月球,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壯舉。中國已發射了“神舟”系列飛船和“嫦娥”系列衛星并致力于研究開發月球資源。2.特別要關注月球上沒有大氣所產生的各種現象, 對其要充分理解。科學廣場月球的誕生 月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呢?在科學界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目前大致有三種理論。 “俘虜”理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原是一顆流星,當它在宇宙空間漫無邊際飛行時,偶然進入地心引力范圍,受到地球引力的約束,因而才意外地納入了地球軌道。不過,近幾年來,有不少人引用天體力學來反對這一說法。 “分裂”理論:持這一說法的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從一片熾熱旋轉的云狀物包圍著的地球中分裂出來的,因而月球是地球的“孩子”。然而從“阿波羅”號宇宙飛船上幾次帶回來的資料表明,月球和地球的組成成分卻是大不相同的。 “碰撞”理論:該理論認為,約45億年前,一個比火星更大的行星,名叫塞亞,以每小時4000千米的飛行速度猛然撞擊早期的地球,力度如此之大,以致這個行星的鐵質核一直撞到了我們地球的中心。碰撞的結果是產生巨大爆炸,伴隨有6Q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地球在爆炸的沖擊下變了形,這個采取“自殺行為”的巨大天體的大部分與地球融合,只有一部分作為熾熱的蒸汽與其他碎片一道洶涌地噴射人外層空間,后來這些蒸汽冷卻下來并凝固成塵埃,塵埃與其他碎片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核,這個核后來凝聚成團,我們的鄰居——灰色的月球從此誕生了。科學家們正借助于新型的超級計算機來模擬宇宙空間所發生的這一奇特碰撞,以求驗證該理論。解題指導【例題】下列月球表面現象與月球沒有空氣無關的是 ( )A.在月球上看天空是黑色的B.月球表面遍布環形山C.月球表面的晝夜溫差高達300℃D.物體在月球表面會變得很輕【解析】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組成的,這七種顏色光的波長是不一樣的。地球大氣中的塵埃以及其他微粒散射藍光的能力大于散射其他波長較長的光的能力,因此在地球上看天空呈現藍色。而月球上沒有大氣,所以無法發生上述現象,所以看到的天空就是黑色的。月球質量比地球小,因此對物體的吸引力較地球小,所以相同質量的物體在月球上顯得較輕。月球質量雖小,但是仍然會吸引天體,當一些宇宙天體被月球吸引時,會撞擊月球形成環形山。由于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因此這些天體未經與大氣的劇烈摩擦而直接撞擊月球,所以月球表面隨處可見環形山,尤其是月球背對地球的一面。月球表面由于沒有大氣,因此白天溫度急劇上升;夜晚背對太陽,熱量散失迅速,因此溫度急劇下降,從而導致一天中溫差很大。綜上所述,“在月球上看天空是黑色的”“月球表面遍布環形山”和“月球表面的晝夜溫差高達300℃”都與月球表面沒有大氣有關,而“物體在月球表面會變得很輕”是由于月球質量小,對物體的吸引力小造成的。【答案】D同步訓練 A組1.月球表面較暗和較亮的部分分別是月球上的 ( ) A.平原、低地,月海 B.冰川,山脈、高原 C.平原、低地,山脈、高原 D.月海,環形山2.月球的直徑約為太陽的1/400,但從地球上看大小卻差不多,其原因是 ( ) A.月球和太陽的亮度相似 B.月球和太陽離地球都太遙遠了 C.月球離地球比太陽離地球近多了 D.月球和太陽都是球體3.我國探月工程的計劃之一是向月球發射月球車,以進一步探明月球的基本概況。以下有關月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月球白天不能發光,晚上能發光 B.月球表面明暗相間,亮區被稱為月海 C.月球形成早期,小天體撞擊月球表面可形成環形山 D.月球表面除巖石及其碎屑外還有空氣,但沒有水4.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 A.月球上總是有一半的地方看不到太陽 B.月球上沒有大氣層 C.月球距離太陽比地球距離太陽遠 D.月球上眾多的環形山阻擋了太陽光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月球距太陽較近時,溫度高達l27℃,較遠時溫度則降到—l83℃ B.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樣的大氣層,月球上的環形山會比實際少 C.月球沒有大氣層,故宇航員在月球上行走是輕飄飄的 D.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比地球上的更藍一些北京時間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農歷九月十四),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運載下順利升空,衛星經過星箭分離,太陽能電池板張開,多次成功變軌后,衛星最終到達月球工作軌道,并成功傳回第一張月面圖。其中一個形狀奇特的撞擊坑被命名為“嫦娥與狗”,分析“嫦娥與狗”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科學家們發現,月球背面的環形山要比正面多得多,請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同步訓練 B組7.2009年3月1日16時13分,在科技人員的控制下,“嫦娥一號”準確落于月球南緯l.50°、東經52.36°的預定撞擊點。此前,它傳回了大量的數據和圖片,其中包括月球的赤道平均半徑為1737646米和極區半徑為1735843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月球上也可以用經緯網來確定位置 B.月球的形狀與地球相似,也是一個正球體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D.如果你乘坐“嫦娥一號”登上月球,你所受到的重力會是地球上的l/68.以下是一宇航員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哪些是真實的 ( ) ①聽到大風呼嘯②跳過4米的橫桿 ③舉起一塊200千克重的大石頭④拍了一張照片 ⑤脫掉宇航服在被窩里睡覺 ⑥吃到土生土長的食物 ⑦“袋鼠式”走路 A.②③⑥⑦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⑦ D.②③④⑤9.“錢江潮水,天下奇觀。”每逢農歷八月十八,錢塘江在無風的情況下也會掀起幾米高的浪濤。它的形成和月球有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與月球的形狀有關 B.與月球上沒有空氣有關 C.與月球上沒有水有關 D.與月球的吸引力有關10.小軍通過高倍望遠鏡觀察月亮,發現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圖甲所示。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運行到靠近月球時,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墜落到月面,與月面發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軍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與流星的質量、體積及下落的高度有關。于是,他設計了一個用一只鋪滿厚厚細沙的盤子、幾個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進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擬實驗,如圖乙所示。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實驗序號 質量m/克體積V/立方厘米下落高度h/厘米坑的深度 d/厘米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O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請你分析實驗數據,并回答下列問題:(1)由1、2、3三組數據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_________有關。(2)由_________(填實驗序號)組數據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質量有關。(3)“月坑”的深度還與流星的體積有關: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體積越大,“月坑”的深度_________。(4)請你結合小軍的研究過程就“影響月坑深度的因素”問題另外提出一個合理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關于月球的形成,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說: 分裂說: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后來由于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說:月球和地球在同一個浮動星云內同時形成。 碰撞說:在太陽系形成的過程中,地球與一個較大天體發生了劇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質和該碰撞天體的殘骸不斷相互吸引,最終形成了月球。有科學家用下圖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種形成過程:你認為這種圖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 的哪種假說? ___________。(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體頻繁撞擊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隨處可見的___________。參考答案4.1 太陽和月球(2)1.C 2.C 3.C 4.B 5.B 6.隕石撞擊(或古老火山爆發) 隕石受到地球的阻擋而跟月面碰撞少 7.B 8.C 9.D l0.(1)下落高度 (2)3、6、7 (3)越淺 (4)月坑的深度可能與月球表面的松實程度有關(合理即可) 11.(1)碰撞說 (2)環形山(或月坑)4.2 地球的自轉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地球的自轉:地球繞地軸的旋轉運動。2.地球的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北逆南順。 (1)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沿逆時針方向旋轉。 (2)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沿順時針方向旋轉。3.地球的自轉周期:地球每自轉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約24小時),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發展。4.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1)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由于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自轉,因此太陽相對于地球自東向西運動,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陽是東升西落。 (2)晝夜交替現象:由于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時間,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為白晝,背著太陽的一半為黑夜,于是有了晝夜現象。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就不斷地更替,這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5.晨昏線(圈) (1)晨昏線(圈):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圈),它由晨線和昏線構成。 (2)判斷方法: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過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線是昏線,反之是晨線。二、重要提示1.注意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不同:晝夜交替現象比晝夜現象多一個原因,即地球在不停地自轉。2.晨昏線(圈)是指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圈),由晨線和昏線組成,其不一定與經線重合。科學廣場地球自轉的證明 用一只臉盆盛滿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動的地方。準備一根細牙簽(木質),在牙簽的一端做一記號,待水靜止后,輕輕將細牙簽放入水中.記住細牙簽的位置。幾個小時后(最好超過l0小時),再去看時你就會發現,細牙簽已經轉動了一定角度。看起來像是細牙簽在轉動,其實它并沒有轉動,而是地球在轉動。這種方法其實就是一種簡易的傅科擺證明法。牙簽在北半球做順時針轉動.因為地球的自轉在北極看起來是逆時針方向的。南半球則與北半球相反。解題指導【例題】讀太陽光照圖(圖4.2—1),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晝半球是_________(填“C”或“D”,下同),夜半球是_________。(2)圖中晨線是_________線,赤道是_________線。(3)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地球自轉及產生的現象。根據圖中陰影與光照部分可知,C為晝半球,D為夜半球。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判斷,AB為黑夜到白天的線,為晨線,EF線為赤道。地球自轉產生兩種特有的標志性現象:晝夜交替現象和太陽的東升西落。【答案】(1)C D(2)AB EF (3)晝夜交替 太陽的東升西落同步訓練 A組1.地球的自轉是繞著 ( ) A.太陽 B.北極星 C.地軸 D.赤道2.地球不停地自轉,產生 ( ) A.白晝和黑夜 B.晝夜交替 C.四季變化 D.晝夜長短變化3.下列圖中地球自轉方向表示正確的是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規律,形成這一規律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的公轉 B.地球的自轉 C.月球的自轉 D.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5.地球上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是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 B.地球不停地繞地軸轉動 C.地球不停地繞太陽公轉 D.太陽在不停地繞地球轉動6.下列有關地軸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地軸北端在一定時期內始終指向北極星 ②地軸北端永遠指向北極星 ③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分別稱為北極點和南極點 ④地軸空間位置隨地球運動有明顯的變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讀圖,回答問題:(1)圖中_______線是晨線,_______線是昏線。(2)在地球自轉的過程中,朝向太陽的半球是_______,背向太陽的半球是_______。(3)隨著地球不停地自轉,地球表面就產生了_______交替的現象。(4)當北京是正午時,美國紐約是_______。同步訓練 B組8.讀圖,回答問題: (1)在圖中適當位置畫出地球自轉方向。 (2)圖中陰影表示黑夜,請在圖中硒出太陽照射光線圖。 (3)線AB是晨昏線,是_______與_______的分界線。更確切地講,AB是晨昏線中的_______線。 (4)圖中甲地和乙地位于同一條經線上,時間相同,但這天_______先進入白天。9.如圖所示,圖中的火柴代表觀測者,請據圖回答問題: (1)當地球旋轉到A位置時,太陽位于觀測者的_______面;當地球旋轉到C位置時,太陽位于觀測者的_______面。 (2)三幅圖中,表示正午的是_______圖。 (3)地球由圖中A位置旋轉到圖中C位置的時間就是我們平時_______(填“白晝”或“黑夜”)的時間。 (4)你認為觀測者觀測到一天中太陽方位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10.讀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請在圖中用斜線畫出地球上處于黑夜的部分。 (2)該圖是以地球的_______極為中心的極地投影圖,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在A、B、C、D四地中,處在白晝的是_______;處在黑夜的是_______;處在晨線上的是_______;處在昏線上的是_______。 (4)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_______。參考答案4.2 地球的自轉C 2.B 3.A 4.B 5.B 6.B 7.(1)ABC CDA (2)晝半球 夜半球 (3)晝夜 (4)黑夜 8.(1)圖略 (2)圖略( 3)白晝 黑夜 晨(4)甲地 9. (1)東 西 (2)B (3)白晝 (4)地球在自轉 10.(1)圖略 (2)南 地球沿順對針方向旋轉 (3)B D A C (4)24小時(一天)4.3 地球的繞日運動(1)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地球的公轉 (1)定義:地球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公轉。 (2)特點: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時地軸的方向不變,其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公轉軌道面與地軸成66.5°的夾角。地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約為365.2422天,即通常所說的一年。 (3)產生的現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更替,晝夜長短變化等。2.太陽光線和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陽高度角。一天中,旗桿影子的長度最短的時間是太陽在最高的位置——正午的時候,此時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最大,稱正午太陽高度。3.在同一天里,緯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長度也不同。 太陽高度隨著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影子也越來越長。4.正午太陽高度是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變化的,一年中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如下表:節氣 日期太陽直射點季節(北半球)季節(南半球)春分3月21日前后赤道春季秋季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回歸線夏季冬季秋分9月23日前后赤道秋季春季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回歸線冬季夏季5.在同一天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分布規律是從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如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分布規律就是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6.一個地方的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變化。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夏季的正午太陽高度較大,夏至日最大;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較小,冬至日最小。二、重要提示1.地球在公轉的時候,其自轉軸——地軸的指向始終不變,再加上地球在傾斜著公轉,所以才會導致直射點南北移動。2.受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平面)與地球自轉面(赤道平面)之間23.5°夾角的影響,太陽直射點只會在北緯23.5°和南緯23.5°之間來回移動。桿影的長度在一天中發生變化的原因是由于地球自轉使太陽直射點發生變化;而同一地點的桿影長度在一年中的不同季節發生變化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公轉導致太陽直射點發生移動所致。桿影方向與太陽所在方位相反,桿影的長短跟太陽高度角有關,一天中太陽高度角不斷地在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角隨季節和地點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科學廣場日晷 日晷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量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l2個大格,每一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在晷面上,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在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于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鐘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如圖4.3—1所示)。由于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解題指導【例l】如圖4.3—2所示為中緯度某地在夏季和冬季的中午桿影長度。下列有關結論正確的是( )A.正午的太陽高度具有夏低冬高的規律B.正午的桿影長度具有夏短冬長的特點C.太陽高度越高,桿影就越長D.太陽高度越低,桿影就越短【解析】本題考查太陽高度隨季節變化的規律及太陽高度與桿影長短之間的關系。解題關鍵是清楚太陽高度與季節、桿影之間的關系。一年中,一個地方的正午太陽高度是隨季節變化的,夏季高,冬季低。因此,正午桿影也隨季節而變化,夏季短,冬季長。【答案】B【例2】讀圖4.3~3,完成下列問題:(1)2010年6月14日,臺州市正在進行全市中考,這一天地球在圖中的公轉位置在 ( ) A.A點附近 B.B點附近 C.C點附近 D.D點附近(2)當地球運行到A點位置時 ( ) A.臺州的中學生正值暑假 B.北京的白晝時間最長 C.南半球處于冬季 D.南極附近有極晝現象【解析】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四季的變化。由圖可知,在A點位置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晝最短,南半球則相反。在B、D點位置時太陽直射赤道,為北半球的春分日和秋分日,在C點位置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目前后。【答案】(1)C (2)D同步訓練 A組1.小紅同學發現:在陽光照射下,家里窗戶影子的大小和位置會隨時間發生變化。于是她就提出了下列問題,請你幫助她分析并回答。 (1)一天中,太陽高度最大的時間是在_________。 (2)深圳市的緯度約為22.5°N,則深圳_________(填“有”或“無”)陽光直射機會。 (3)為了使居民樓底層住戶的窗臺全年都有陽光照射到,兩幢居民樓之間的距離應依據_________日的樓影長度來計算。 2.太陽光照射到地球的情形如圖所示,此時浙江所處的季節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在北半球,一天中的桿影朝著什么方向時,桿影最短 ( ) A.東西 B.南北 C.東南 D.西北4.引起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的原因是 ( )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 B.地球斜著身子不停地公轉 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轉 D.地球被厚厚的大氣層包圍5.下列節日中,符合“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動”的是 ( ) A.元旦 B.勞動節 C.兒童節 D.國慶節6.如圖為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面的交角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平面A是________,平面B是________。 (2)角C的度數是________。 (3)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地軸總是指向________附近。 (4)如果角C為90°,那么同一地區還有沒有季節變化? _______;有無晝夜更替?_______。7.在空曠的操場上豎起一根木桿,則在太陽照射下桿影最短的時刻是 (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傍晚8.在北半球北回歸線以北,觀察當地人們居住的房子,會發現房子的大門、陽臺和主臥室一般朝 ( ) A.東 B.南 C.西 D.北9.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地球公轉的周期大約是________年。 (2)當地球公轉到________點(填字母),此時太陽直射點在________(填“南回歸線”或“北回歸線”)上,北半球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這一日稱為北半球的夏至日。 (3)當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由C向D轉動時,浙江的季節變化由________季向________季過渡。10.太陽剛剛到達水平面的時候,此時的太陽高度角為________度;白天太陽高度角________(填“大 于”或“小于”)這個角度。太陽高度角最大可以達到________度,此時地表受到太陽垂直照射,接受太陽垂直照射的點叫________。太陽高度隨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________,影子也越來越長。11.你觀察過射人室內的陽光嗎?如圖所示為從南面窗戶直接射進室內的陽光,可知圖_______(填“甲”或“乙”)顯示的是冬季射人的光線情況,因為此時太陽高度較________(填“大”或“小”)。12.如圖所示是某日太陽的東升西落(A、B、C分別表示不同時間太陽的位置),讀圖并回答下列問題:(1)該圖反映的是人影的長度與________有關。(2)B點反映的是該日的正午,此時太陽位于觀察者的________方向,影子朝向________方向。 (3)請據圖推測:日落時,太陽位于觀察者的________方向,影子朝向 ________方向。(4)一天之中,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5)一天之中,影子長短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同步訓練 B組13.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開幕,這一天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在圖中的( ) A.①②之間 B.②③之間 C.③④之間 D.①④之間14.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地球公轉方向。 (2)當陽光照射在C處時,我國正處在________季,正午旗桿的影子長短應是下列圖中的_________。 (3)即將要放暑假時太陽直射點在________(填“南”和“北”)半球,地球運行到圖中________點附近。15.如圖①是某觀測者在當地時間6月22日時,根據觀測到的豎直標桿的桿影繪制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表示正午的桿影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2)觀測地當天的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為( ) A.東北、西北 B.東南、西南 C.正東、正西 D.東北、西南(3)如圖②中甲、乙兩地的同學通過互聯網在同一天的正午測定桿影,并用照相機記錄后將 圖片傳送給對方,A、B、C、D是兩位同學得到的一組圖片,你認為正確的是 ( )16.夏日下午,為了防止自行車被曝曬,浙江臺州某學校的四層教學樓邊有如圖所示的四個露天停車區,你認為停車的最佳位置是 ( ) A.停車區① B.停車區② C.停車區③ D.停車區④17.讀圖回答問題。(1)該圖是北半球的 ( ) 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2)此時太陽直射在 ( ) A.北回歸線 B.南回歸線 C.赤道 D.北極圈(3)此時,浙江杭州的太陽高度的大小為( ) A.一年中的最大值 B.一年中的最小值18.為了研究影子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源A,再在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條始終低于點光源A)。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同學將點光源A從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測得數據如下表:點光源的高度h/厘米 20 30 40 50 60影子長度l/厘米 30 15 lO 7.5 5 (1)該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做此實驗,想要驗證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實驗數據還可得出:在點光源逐漸上移的過程中,若點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則影子長度2的變化量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圖中s可表示點光源到短木條放置處的水平距離,如果要研究影子長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s的關系,應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如圖所示為北半球某地在夏季、冬季兩個不同季節的正午時分測得桿影的情況,回答下列問題:(1)太陽高度為A時,應該是_______季,此時太陽高度_______,桿影長度_______。(2)太陽高度為B時,應該是_______季,此時太陽高度_______,桿影長度_______。(3)說明正午時分的太陽高度隨_______的變化而變化。參考答案4.3 地球的繞日運動(1)(1)正午l2點 (2)有 (3)冬至 2.B 3.B 4.B 5.A 6.(1)地球公轉軌道面赤道面 (2)66.5° (3)北極星 (4)沒有 有 7.B 8.B 9.(1)1 (2)A 北回歸線 (3)冬 春 l0.0 大于90 太陽直射點 遞減 ll. 甲 小 12.(1)太陽高度 (2)正南正北 (3)西南 東北 (4)先變大后變小 (5)先變短后變長 l3.A 14.(1)圖略 (2)夏 A (3)北C l5.(1)C (2)A (3)A 16.D l7.(1)B (2)B (3)B 18.(1)點光源的高度越高,桿的影子越短 (2)減小 (3)保持點光源位置和短木條長度不變,將短木條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動 l9.(1)冬 小 長 (2)夏 大 短 (3)季節4.3 地球的繞日運動(2)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 地球繞日運動引起的晝夜長短變化,具體表現如下:(1)除赤道外,地球上各地的晝夜長短都會隨季節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對于北半球的各地來說,一年中自晝最長的是夏至日,白晝最短的是冬至日,南半球則剛好相反。而赤道上全年白晝和黑夜都是等長的。(2)在春分日至秋分日的夏半年中,北半球由于受陽光直射,白晝總是長于黑夜。在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冬半年中,南半球受陽光直射,北半球白晝總是短于黑夜。二、重要提示 1.晝夜長短的變化越靠近極地,變化越大;越靠近赤道,變化越小;赤道上不變。對于南北極點而言,一年中半年為白晝,半年為黑夜。2.學習晝夜變化規律的時候,可以采用兩個步驟來理解。首先,地點固定,研究當地一年中的晝夜變化規律;其次,時間固定,研究這一天,全球的晝夜分布情況如何。科學廣場極晝和極夜 北極和南極都有永晝和永夜之分。一年內大致連續六個月是白晝(這種永晝現象,叫極晝),六個月是黑夜(這種永夜現象,叫極夜)。在一個月的永夜(極夜)時期里,有15天可見月亮,另外l5天見不到月亮。 “北極晝”的景色是十分奇妙的。它每天二十四小時始終是白天,要是碰上晴天,即使是午夜時刻也是陽光燦爛,就像大白天一樣的明朗。在“北極晝”的日子里,街上的路燈都是通夜不亮的,汽車前的照明燈也暫時失去了作用。家家戶戶的窗戶上都低垂著深色的窗帷,這是人們用來遮擋光線的。 可是,當“北極夜”到來的時候,那里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在漫漫長夜中,除中午略有光亮外,白天也要開著電燈!因為在“北極夜”里,太陽始終不會升上地平線來,星星也一直在黑洞洞的天空閃爍。一個月中有半個月的時間,可以看見或圓或缺的月亮整天在天際四周旋轉,另外半個月的時間,則連月亮也看不見。這種奇特的景象,在北極中央地帶要從九月中旬到第二年三月中旬,持續半年的時間。解題指導【例題】讀圖4.3—4,回答下列問題:(1)這幅圖表示的是________(填日期)前后太陽光照射情況,直射點的緯度是________緯度。(2)A點的晝長_______小時,B點的晝長_______小時,C點的晝長_______小時。(3)這一天,你家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______。(4)此時南、北半球哪個半球得到的光熱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時南、北半球各進入什么季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解答的關鍵在于找到陽光直射點的緯度,可以直接找到,也可以通過南北極圈確定。然后根據晨昏線判斷晝夜長短的情況。【答案】(1)6月22日 北 23.5 (2)24 12 0 (3)晝長夜短 (4)北半球 (5)南半球進入冬季,北半球進入夏季同步訓練 A組1.下列四幅圖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 ( )2.201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紀念日,全國各地舉行了各種慶祝活動。在當天的活動中,下列四個城市中白晝最長的城市是( ) A.北京 B.杭州 C.廣州 D.哈爾濱如圖所示為北緯40°晝夜長短的年變化。 (1)該地白晝最長的兩個月分別是_______月和_______月;白晝平均約為4小時。 (2)該地白晝最短的兩個月分別是_______月和_______月,白晝平均約為_______小時。 (3)該地白晝最長和最短的日期與你居住的地方相同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當整個南極圈出現極晝時,你的學校正處于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5.春分、秋分時全球晝夜分布情況是 ( ) A.北半球晝短夜長 B.南半球晝長夜短 C.全球晝夜等長 D.自赤道向兩極,白晝越來越長6.如圖所示,此時關于浙江的白晝長短的表述正確的是 ( ) ①晝長于夜 ②晝為一年中最長 ③晝短于夜 ④晝夜平分 ⑤晝為一年中最短 A.① B.①② C.③⑤ D.④7.學校的作息時間會根據季節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晝夜長短的變化。6月12日這一天,浙江的白晝時間比黑夜時間_______,造成地球晝夜長短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同步訓練 B組8.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下列日期中白晝與黑夜長短相差最小的是 ( ) A.國慶節 B.勞動節 C.兒童節 D.教師節9.讀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時間為_________,北半球的節氣為_________。 (2)圖中A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為_________。 (3)此時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變化的規律為_________。 (4)此時A點晝長為_________小時,B點晝長為_________小時。 (5)由此圖所示時間向后,北半球晝夜長短如何變化? _________。極晝或極夜范圍如何變化?_________。10.讀地球公轉(地球位于兩分兩至位置)示意圖,回答問題: (1)用箭頭在圖上標出地球公轉與自轉方向。 (2)地球位于A處時,日期是_________前后;地球位于B處時,北半球的節氣是_________(填“春分”或“秋分”)。 (3)地球位于_________(填字母)處時,北極圈以北到處有極晝現象。 (4)從A處運行到C處,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移動的方向是_________(填“向南”或“向北”)。 (5)地球公轉至_________點時,我國的白晝最長。 (6)當南北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角相等時,地球的位置可能在_________(填字母)處。 (7)地球的公轉周期是_________天。(保留四位小數)參考答案4.3 地球的繞日運動(2)C 2.D 3.(1)6 7 16 (2)12 1 11 (3)基本相同 4.D 5.C 6.C 7.長地球傾斜繞日公轉 8.A 9.(1)6月22日前后 夏至 (2)66.5° (3)由北緯23.5°向南北兩側遞減 (4)12 24 (5)晝變短,夜變長 變小 l0.(1)圖略 (2)12月22日 春分 (3)C (4)向北 (5)C (6)B(或D) (7)365.24224.4 月相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月相是指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月相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月球本身不發光、不透明,以及太陽、月球和地球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在不斷地發生變化。2.月相的變化周期為29.53天,接近于農歷的l個月。3.根據月相的形狀可以大致判斷當天的農歷時間。月相變化與農業生產、天氣、潮汛、航空等有關。二、重要提示1.月球的自轉速度和公轉速度相同,所以月球正對著太陽的一面一直沒有變化。雖然我們所看到的月相在不停地變化,而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月相只是月球正對太陽一面的一部分。2.區別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口訣:“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上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出現在上半月的上半夜的西側天空,而且是月亮的西側半邊明亮。“下下下東東”是指下弦月出現在下半月的下半夜的東側天空,而且是月亮的東側半邊明亮。科學廣場林肯妙用“月相”洗冤情 林肯是美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總統,不僅具有杰出的政治軍事才能,而且具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據傳,林肯在年輕時曾經當過律師,有一次他利用自己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為一個貧苦農民洗清了不白之冤,從而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一個名叫阿姆斯特朗的青年農民被指控謀財害命。林肯以律師的身份查閱了這個農民的全部案卷,感覺其中的某些細節不盡真實。開庭審理時,原告的證人一口咬定是被告所為,原告的證人是這樣陳述的:“在那年的10月18日晚上11點鐘,我正好站在一個草堆的后面。我親眼看見有一個青年人,在草堆的西邊大約30米的一棵大樹旁作案。因為那天晚上的月亮非常明亮,所以月光照清了被告的臉龐,我敢斷定作案人就是他!”那位叫阿姆斯特朗的被告聽后大怒,但是縱然他有一千張嘴也難以說清楚。 此時,林肯從容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當庭宣布這個證人的證詞完全是編造出來的。接著林肯說出了其中的原委:“l0月18日那天晚上的月相正好是上弦月,也就是說月球只露出了半個臉。晚上ll點鐘的時候月球已經西沉下去了,因此就不會有月光了。你說月光照清楚了被告的臉龐,簡直就是一派胡言!退一步講,即使你記錯了時間,把作案時間再提前一些,也就是說月,亮還在西天,因此月光從西邊照到了被告的臉上,那么你在大樹的東面又是如何看到作案人的模樣呢?月球是不會說謊的,但月球可以證明你說了謊!” 這番話正好擊中了證人的要害,因此這位證人不得不供認了作偽證的事實。原來這位證人收受了原告的重金,因此才一口咬定自己親眼目睹了被告的作案過程。結果法庭當庭宣判阿姆斯特朗無罪釋放,原告以及證人因涉嫌偽證罪而被追究法律責任。解題指導【例l】如圖4.4—1所示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四種月相,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A表示________月,發生在農歷________;B表示________月,發生在農歷________。(2)按一個月中,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為________(用字母表示)。【解析】月相變化的順序和相應的時間為:新月(農歷初一)→上弦月(農歷初七、初八)→滿月(農歷十五、十六)→下弦月(農歷二十二、二十三)→(又回到)新月。根據口訣我們可以判斷出圖中A為下弦月,B為上弦月,C為新月,D為滿月。由此就能排列出其出現的先后順序。【答案】(1)下弦 二十二、二十三 上弦 初七、初八 (2)CBDA【回顧】解答此類題目需先根據月相形狀確定月相名稱,然后確定其發生的時間,最后再來排序。【例2】圖4.4—2是某同學為班級在黃昏后舉行篝火晚會而設計的場景圖,其中有三處錯誤,請你幫他指出來。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據題意,該篝火晚會將在某天的黃昏后舉行,根據月相變化口訣“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參考下面對比表,可知黃昏前后出現的月相應該是月初的娥眉月,西邊亮,出現在西邊天空。月光是晴朗夜晚自然照明的主要光源,在夜空中,與“明亮”的月球相比,其周圍的星星就顯得黯淡無光了,所以月亮周圍不會有很多星星。 月相 同太陽出 沒比較 月出 月落 夜晚見 月情形 新月 同升同落 清晨 黃昏 徹夜不見 滿月 此起彼落 黃昏 清晨 通宵可見上弦月 遲升后落 正午 半夜上半夜西天下弦月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下半夜東天【答案】①月亮周圍星星太多;②黃昏有月亮出現在月初,應該掛在西邊天空;③月亮亮面應該朝西【回顧】在理解月相形成原理的基礎上,觀察該同學所繪制的星空圖,在方向的標識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即上北下南,左東右西。那么,可能會出現問題的地方就是月相的形狀特征與出現時間是否符合自然規律,星星的分布是否客觀等。同步訓練 A組1.2012年5月6 日晚,出現了本年度離地球最近、最圓的月亮,又稱“超級月亮”(如圖所示)。此時的月相為 ( ) A.新月 B.上弦月 C.滿月 D.下弦月“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了人們在中秋佳節對家人的思念之情。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的月相是 ( )3.如圖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其中表示新月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4.產生月相變化的原因是 ( ) ①月球是一個球體 ②月球本身不發光 ③月球繞地球運動 ④月球相對太陽位置的變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該日的月相最接近 ( ) A.新月 B.滿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6.從農歷初一到二十二,月相變化的情況是( ) A.月面面積從小變大,再變小 B.月面面積不斷變大 C.月亮升起的時問越來越早 D.月面總是西邊亮7.填寫下表中我國節日的農歷日期,并將下列月相前的字母填入表中相應空格。 節日 春節 中秋節 重陽節 端午節 農歷日期 月相 A.新月到上弦月之間 B.上弦月到滿月之間 C.滿月 D.新月8.讀月相示意圖(陰影表示暗部),回答問題:(1)寫出各圖所示月相的名稱: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2)在一個農歷月中,上述月相按照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是_________。(3)上圖所示月相與下圖中的日、地、月位置關系一一對應,請在括號中填出:A一( ) B一( ) C一( ) D一( )同步訓練 B組9.從地球上看,金星同月球一樣也具有周期性的圓缺變化(相位變化),金星的相位變化與月球相似。由于金星距離地球太遠,用肉眼無法看到它的“月相”,某研究人員利用儀器在地球上觀察到金星“滿月月相”,此時金星位于圖中 ( ) A.甲 B.乙 C.丙 D.丁10.某星期六的早晨,小紅同學看見彎彎的月亮掛在東邊天空,此時大約為農歷 ( ) A.二十六、二十七 B.十一、十二 C.十七、十八 D.初七、初八11.如圖所示是豐子愷所作的一幅漫畫,題為“楊柳岸曉風殘月”,描述的是農民連夜勞作的情景。根據圖中的月相判斷,哪一幅是原作,為什么?參考答案4.4 月相1.C 2.D 3.D 4.C 5.C 6.A 7.正月初一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五月初五 D C B A 8.(1)下弦月 新月 滿月 上弦月 (2)BDCA (3)N P M 0 9.A l0.A11.B為原作。上半夜出現在天空的是上弦月,出現在西邊的天空,西邊亮。4.5 日食和月食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當月球通過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它擋住了太陽本來要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日食分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2.當地球處于月球和太陽之間,地球擋住了太陽本來要射到月球上的光,形成月食。月食分為月全食和月偏食。3.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差異,認識到日食和月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現象。二、重要提示1.日食和月食開始的部位是不同的,日食總是從太陽西部邊緣開始到東部邊緣結束,月食總是從月球東部邊緣開始,到西部邊緣結束。2.由于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平面和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平面有一個5°左右的夾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個月的農歷初一都會發生;月食也不是每個月的農歷十五、十六都會發生。 科學廣場日全食發生時的景象 2009年7月22日我國出現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觀。此次日全食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間,在我國境內全食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最長時間超過6分鐘,同時,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覆蓋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 日全食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只有幾分鐘,但是十分壯觀:天空變暗、群星浮現,一團淡黃色的薄霧籠罩著遠方的地平線,氣溫驟然下降。鳥兒們由于突然來臨的黑暗而不知所措,四處亂竄尋找著自己的家。人們還可以看到太陽外層的日冕、鉆石環、貝利珠等壯景。除了太陽完全被月球遮住形成日全食的幾分鐘,用肉眼可以直接觀賞日全食外,其余時間切不可用肉眼直接觀測太陽,更不可用缺少太陽濾光片的望遠鏡觀看太陽。在達到全食的幾分鐘期間,太陽最明亮的光球層被完全遮蔽,此時可直接用肉眼或望遠鏡觀測太陽,并欣賞天空中展露出的日冕和繁星。相機或攝像機此時也應摘下濾光片,否則只會拍到一團漆黑。但全食持續時間非常短,很快會回到偏食狀態,即使只露出一小部分的光球也足以亮到傷害人眼及攝影器械。因此在觀測時仍需事先準備好日食觀測眼鏡、鏡頭濾光片等,并把握好日全食出現的時間。解題時間【例l】 圖4.5—1中有甲、乙、丙三張照片,是某同學在一次日全食的不同時刻拍攝的。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下列問題!(1)這些照片的拍攝日期應該為農歷中的哪個時間?________________。(2)按照日食發生的先后順序,將三張照片排列順序。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拍攝的是月食過程,照片中的月亮會是怎樣的?為什么?_________。(4)每年的這天該地都能看到這樣的天文奇觀嗎?為什么?_________。【解析】 日食必發生在朔(農歷初一),此時地球位于月球的背日方向(月影所在的方向),即位于日月連線的延長線上。日全食時太陽被月球遮掩是從日輪西緣開始,東緣結束。拍攝日全食的照片需要仰拍,所以照片沖洗出來后可以根據星圖的定向方法來定向,即上北下南,左東右西。由圖分析可知:照片甲所反映的是日全食即將結束時的情景,丙反映的是剛開始時的情景。發生月食時,由于地球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發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銅色。日食和月食并不是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會發生,這取決于日、地、月運動軌道所在平面的相對位置。【答案】(1)農歷初一 (2)丙→乙→甲 (3)由于地球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使部分紅光到達月球視圓面,致使發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呈暗弱古銅色 (4)月食發生在“望”,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這和每逢“朔”不都出現日食是同樣的道理。由于太陽和月球在天空的軌道(分別稱為黃道和白道)并不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約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陽和月球分別位于黃道和白道的兩個交點附近,才有機會形成一條直線,產生月食。一般情況下,每年月食最多發生三次,有時一次也不發生【例2】一位美術愛好者在發生月全食時,即時繪成了幾幅圖畫(如圖4.5—2所示),試根據月全食過程判斷,能正確反映一次月全食過程各階段順序的是 ( )A.②⑤③④① B.③②①④⑤C.②④⑤①③ D.①⑤④③②【解析】 由于月球自西向東進入地球陰影,因此月全食過程從月面東緣開始,西緣結束,反映在圖上為從左(東)向右(西)。由于月球自西向東遮掩太陽,因此日全食過程從太陽表面的西緣開始至東緣結束,反映在圖上為從右(西)向左(東)。學生解答該題時常發生的錯誤是將月全食過程各階段順序與日全食過程各階段順序相互顛倒。【答案】C同步訓練 A組1.在圖中月球所處的四個位置中,有可能發生日食和月食的分別是 ( ) A.A點和8點 B.A點和C點 C.B點和D點 D.B點和C點2.下列關于日食和月食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當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時,必定發生日食現象 B.當月相為滿月時,可能會發生月食現象 C.日食是指太陽表面全部被遮掩的現象 D.日食和月食可能會在同一時間發生3.讀圖,回答問題: (1)若該圖反映日全食的狀況,則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為__________。 (2)若該圖反映月全食的狀況,則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為________。4.為了紀念意大利科學家 用自制的天文望遠鏡撩開太陽系神秘的面紗400周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2009年定為國際天文年。這個天文年對浙江也有特殊的意義,7月22日上午9時左右。在杭州、寧波、舟山一帶看到百年不遇的日全食,這一天是農歷初一,月相是________。當發生日全食時,能看到的是太陽大氣的________。5.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當兩河流域的米底王國與呂底亞王國的士兵們正在交戰時,天突然黑了下來,白天頓時變成黑夜。交戰的雙方驚恐萬分.以為“上天”怪罪下來,于是馬上停戰和好。其實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種普通的天文現象。 (1)這種天文現象是 ( ) A.日食現象 B.月食現象 C.流星現象 D.極光現象 (2)這種天文現象發生的時間是農歷的 ( ) A.初一 B.初七或初八 C.十五或十六 D.二十二或二十三 (3)發生這種天文現象時,日、地、月三者的位置關系是 ( ) A.太陽一地球一月球 B.地球一太陽一月球 C.月球一太陽一地球 D.地球一月球一太陽6.1504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又一次來到“新大陸”。可是他的手下上岸后就與牙買加的當地居民發生了沖突.印第安人很快把他們圍困在一隅,在這危機時刻哥倫布猛然想起,那天夜里將會有一次天文奇觀,于是他大聲宣布:“如果再不停戰,今晚就不給月光。”當一輪明月在東升不久之后漸漸隱沒,那些不懂天文的印第安人驚恐萬分,不南自主地拜倒在哥倫布腳下。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解釋該天文現象。7.某同學在模擬日食實驗時,繪制了一張實驗圖(如圖所示):實驗中大球代表太陽,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該同學在地球上的觀察點。請回答:(1)此時,可以觀察到的日食類型是__________;當小球沿著②方向水平移動時。可以觀察到__________;當小球沿著①或③方向移動時,可以觀察到__________。(2)下列因素:①觀測者在月球陰影區的位置;②時間的不同;③月地距離的不同;④月球的大小,其中與日食的不同類型的形成有關的是__________ (填序號)。同步訓練 B組8.發生日偏食時,下列現象可能存在的是 ( ) A.一輪淡淡的圓月掛在藍天 B.滿天的星光下有一輪殘缺的太陽 C.能夠清楚地看到日珥的爆發 D.明亮的天空明顯變得暗淡9.如圖所示是從月球上拍攝的“日食”照片。下列關于發生此現象的判斷正確的是 ( ) A.此時月球正處在太陽和地球之間 B.這張照片可能是在農歷正月初一拍攝的 C.同時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區可能出現“日食”現象 D.同時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區可能出現“月食”現象10.2004年6月8日下午l3時左右,在我國可以觀測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觀。“金星凌曰”是地球上觀察到金星從太陽表面移過的現象。如圖為發生“金星凌日”現象時的示意罔。讀圖回答問題:(1)“金星凌日”時金星的位置在圖中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星凌日”現象發生的原理與日食相似還是與月食相似?___________。(3)會不會出現類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現象?簡單說說理由。11.2009年7月22日9:40左右,寧波許多市民有幸觀看到百年難遇的天文奇觀——日全食現象,部分航模愛好者利用此難得的機會,進行了一項“日全食對傘降火箭模型留空時間有無影響”的科學探究。(傘降火箭發射上升到約100米高空后,降落傘會自動打開帶著箭體返回地面,從發射到落地的時間為留空時間)(1)本次科學探究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們選擇5枚“長征二號”傘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種規格的發動機(充填有等量火藥)和降落傘,選擇日食前、日全食時、日食后三個時間,在寧波大學分別進行三次發射。得到如 下數據: 留空時間發射時間1號2號3號4號5號平均值 8:00 2′11″2′05″1′40″1′67″2′03″1′59″ 9:401′O7″1′12″1′02″1′09″1′20″1′10″ 11:20 2′04″2′07″1′58″1′Li7″2′14″2′02″對實驗結果有如下解釋,你認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A.三次發射時間不同,太陽位置不同B.日全食發生時,氣溫突然下降,空氣中上升氣流減弱C.日全食發生時,日、地、月處于同一直線,傘降火箭受到的引力減小參考答案4.5 日食和月食B 2.B 3.(1)gfcdaebg (2)gbeadcfg 4.伽利略 新月 日冕層 5.(1)A (2)A (3)D 6.當日、地、月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地球在日、月之間)時,太陽到月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遮擋,從而產生月食。月食有兩種,當月球全部進入地球的本影區時,會產生月全食 7.(1)日環食 日全食 日偏食 (2)①③ 8.D 9.D l0.(1)甲 (2)日食 (3)不會。由于金星的視圓面大大小于太陽的視圓面,才使得它表現為在日面上出現一個緩慢移動的小黑點 ll.(1)日全食對傘降火箭模型留空時間有影響(或日全食對傘降火箭模型留空時間無影響) (2)B 4.6 太陽系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構成太陽系。2.按與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八大行星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3.八大行星的體積、質量和外觀都有很大的差異。金星、火星大氣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水星表面布滿環形山。火星表面可能有大量的固態水存在,溫度與其他行星相比最接近地球,可能有生物生存。火星軌道以外的四個星球為氣體星球,表面溫度低。木星有66顆衛星,其表面最大特征是大紅斑,土星有62顆衛星,其最大衛星“土衛六”是太陽系中發現的第二顆存在液體的星球。4.彗星是南巖石的碎片、固體微粒和水結冰組成的“大冰球”。它常常拖著長尾巴,俗稱“掃帚星”。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繞日公轉的周期是76年。太陽系中還有流墨現象,流星體降落到地球表面叫隕星,主要由巖石構成的隕星叫隕石。二、重要提示太陽系是人類生存的星球一一地球所在的天體系統,太陽系的概念非常抽象,學習時必須借助太陽系示意圖。逐步建立起太陽系整體的空問概念。注意將一些數據繪制成圖表.培養動手能力。科學廣場冥王星 冥王星是由克萊德·湯博根據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的計算在1930年發現的.當時錯估了冥王星的質量.以為冥王星比地球還大,故人們曾長期將它作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2006年8月24日,在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合大會上,來自全球的2500多名天文學家共同討論行星的標準,并通過了一個決定。對行星進行了新的定義:“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并且能夠消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由于冥王星的質量較小,且它的軌道與海-毛星的軌道出現交點,于是就失去了行星的資格,而降格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行星家族只剩下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8名成員。解題指導【例l】我國早在公元前613年就有關于哈雷彗星的記載。該彗星后來因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準確預言了它的到來而得名。哈雷彗星的長尾巴是由于“太陽風”的影響而形成的。請你想一想。在圖4.6—1中B、C、D、E四處硒出哈雷彗犀的“尾巴”。【解析】彗尾是由于彗星靠近太陽時,受熱融化后的水蒸氣、巖石碎片和塵埃受“太陽風”的吹拂而形成的。應背向太陽,而且越靠近太陽越長。在繪制彗尾時,首先將彗星與太陽中心連線,然后在背向太陽的連線上繪制彗尾,注意距離太陽的遠近,決定你繪制彗尾的長短。【答案】見圖4.6—2【例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998年,北京大學迎來了她的百年華誕。為了向北京大學百歲生日獻上厚禮,經中科院同意,將北京大學自己的科研人員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7072號小行星命名為“北京大學星”并獲得國際認可。如圖4.6—3是1998年5月4日這一天“北京大學星”運動的軌道示意圖。 (1)在地球運行軌道以內,圍繞太陽運動的行星還有____________。(2)位于“北京大學星”運行軌道兩側的行星分別是A._____,B._____,其中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質量最大的行星是_____(填字母)星。(3)與八大行星相比,“北京大學星”具有_____、_____小的特點。在A、B兩行星軌道之間有成千上萬顆類似于“北京大學星”的小天體,它們組成了太陽系中的_____帶。【解析】根據本題提供的材料和繞太陽運行的行星軌道圖,使學生了解除地球外,太陽還有其他的行星,并且在行星與行星之間還有小行星帶。【答案1(1)水星、金星 (2)火星 木星 B (3)質量 體積 小行星同步訓練 A組1.1610年,伽利略用自制望遠鏡對土星進行了細致地觀察研究。下列太陽系示意圖中表示土星的是 ( )2.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有“水的行星”之稱的是 ( ) A.水星 B.地球 C.海王星 D.木星3.土星周圍有一圈美麗的光環,20世紀70年代末宇宙飛船拜訪時,發現組成光環的物質是 ( ) A.土星表面激烈運動的大氣 B.土星內部激烈活動釋放的巨大能量 C.碎石、塵埃和冰屑 D.不存在任何東西,是人的幻覺4.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 ( ) A.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B.土星和木星的質量最大 C.木星和火星的體積最大 D.木星與金星之間有一個小行星帶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B.太陽活動會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 C.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沒有衛星 D.太陽是銀河系中唯一的恒星6.太陽系中的一些固體小塊闖人地球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燃燒發光而劃亮夜空,那些沒有燒盡的固體小塊落到地球表面,叫做 ( ) A.流星體 B.彗星體 C.隕星 D.隕石7.2012年6月6日,我國許多地方觀察到“金星凌日”現象。人們觀察到小黑點般的金星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太陽、金星和地球都是恒星 B.太陽是恒星,金星和地球是行星 C.太陽會發光,金星和地球不會發光 D.金星和地球都繞太陽運動8.讀太陽系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稱: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h._________。(2)小行星帶位于_________軌道與_________軌道之間。(填字母)(3)圖中哈雷彗星的軌道形狀是_________,它的公轉周期是_________。同步訓練 B組9.太陽之所以成為太陽系的中心,主要原因是 ( ) A. 能發光 B.能發熱 C.質量大 D.溫度高10.火星是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十分稀薄,密度僅為地球大氣密度的1%,火星兩極皆有干冰組成的板冠,會周期性的消長。根據以上信息,你認為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 ) A.火星上也有季節變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長一倍左右 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燒 D.火星表層上的成分與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11.讀太陽系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行星C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圖中小行星帶位于________星與________星軌道之間。(填字母) (3)圖中兩顆體積最大的行星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 (4)沒有大氣的行星是________,衛星最多的行星是________。(填字母) (5)有一出生在20世紀的少年在他10歲生日時,恰逢觀看到壯觀的哈雷彗星景觀,同時他還發現這年的太陽黑子特別多。當他再次看到哈雷彗星時,他已經________歲了。12.班上喜歡動腦筋的阿天與阿文同學為了吳天星的問題向科學老師請教。吳天星是個口耳相傳但未經證實的神秘行星。老師給了他們一些有關地球和吳天星的資料,如下表所示(當然吳天星的數據是未經證實的):地球 吳天星與其恒星距離 1.5億千米 10億千米行星表面大氣壓 1大氣壓 0.001大氣壓大氣成分21%氧氣、0.03% 二氧化碳 3%氧氣、0.01% 二氧化碳 臭氧層有無 水 有海洋 無海洋之后老師要他們從數據中找出三個理由來說明吳天星并不滿足人類居住的條件,請你幫阿天與阿文同學完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4.6 太陽系D 2.B 3.C 4.B 5.B 6.C 7.A 8.(1)天王星 土星 木星 地球金星 水星 (2)e d (3)橢圓形 76年 9.C l0.A 11.(1)地球 金星 (2)D E (3)E F (4)A E (5)86 12.(1)吳天星 表面大氣壓太低 (2)吳天星大氣中氧氣的含量太低 (3)吳天星沒有臭氧層和水4.7 探索宇宙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人類早在5000年前就開始觀察天上的星星了,并將星星進行劃區分類。2.星座是人們在認識星空和觀測星空的活動中逐步形成的一種辨認天體位置的方法。現代天文學家把天空劃分為88個星座。3.由于地球的自轉,天上的星斗與太陽一樣也存在著東升西落的現象。4.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人們觀測到的星空是不一樣的,利用活動星圖可以模擬觀測天上的星座。星等是用來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的。5.銀河系是由眾多恒星及星際物質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它的直徑約10萬光年,銀河系內像太陽這樣的恒星有2000多億顆,太陽與銀河系中心相距約3萬光年。天體系統也有層次之分,我們在學習中要學會歸納。可把學習過的天體系統 簡要歸納如下:6.光年是天文學上一種計量距離的單位。光在1年中所走過的距離為l光年,約為94605億千米。7.人類一直沒有停止探索宇宙的步伐,1990年,美國航天飛機把哈勃太空望遠鏡送人太空,使探測到的宇宙空間大為增大。目前,人類可觀測到的最遠天體距離地球約l30億光年。二、重要提示1.北極星是小熊星座中的一顆亮星,它正好處在地球北極指向的天空,找到它就知道東南西北了,故北極星被稱為“懸在空中的指南針”。2.北斗七星的斗柄朝向可以作為我們判斷季節的依據。斗柄朝向東、南、西、北分別對應春、夏、秋、冬。3.在北半球,北極星是指北最好的參照物。尋找北極星的步驟是先找到北斗七星,再將北斗星斗前的兩星連線,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約5倍距離即可。4.了解主要的星座和恒星: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鷹座、天琴座、獵戶座、天鵝座;北極星、織女星、牛郎星、天狼星。5.星座中星星之間的相對位置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改變原有星座的圖形結構,如北斗七星在l0萬年之前和10萬年之后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可見“恒星不恒”。科學廣場西方古典星圖的起源 由于天文知識的限制,我們的祖先認為天球是一個以地球為中心的實體,所以最早期的星圖是將全天直觀地繪制在一個球體上,在球的表面繪有想象中的星座圖形。這類星圖中的代表作是現藏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國立博物館的大理石石刻Farnese天球,創作于公元70年以前,Farnese天球由希臘神話中的擎天巨神阿特拉斯(Atlas)扛在背上,因此又稱“阿特拉斯扛天”。Farnese天球上繪有古代的星座圖案,卻沒有標出恒星,但一些天文考古專家認為天球上曾經是刻有恒星的。除了笨重以外,將星圖繪在球體上帶來的最大不便就是由于人們要從天球的外面向里面看。所以上面的星星是左右顛倒的。為了使用方便,需要將我們實際看到的星星的位置繪制在平面上,我們現在提到的“星圖”都是指這些平面星圖。 按照繪制的風格,星圖可以分為古典星圖和現代星圖兩種。古典星圖中繪有與星座相關的圖案,由于文化傳統的差異,不同民族的古典星圖也各不相同,其中最為燦爛的要數發源于歐洲的西方古典星圖,它甚至被當作藝術品來看待。而現代星圖則更加注重星圖的實用性,通常恒星的位置繪制精確,星名標注完備,并盡量多地提供各種相關信息。 西方古典星圖起源于古代希臘、羅馬時期,發展于文藝復興之后的l6世紀,并于16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達到鼎盛。這些星圖中通常都繪出了與神話傳說有關的圖案,當時的天文學家常用天體在星座圖案上的相互位置,而不是它們的坐標來確定它們本身的位置,因此很多古典星圖只標出了粗略的坐標網格。早期較著名的古典星圖是由中世紀的僧侶Geruvigus于公元1000年前后繪制的,它由哈利父子收集,現存于大英博物館。Geruvigus星圖風格古樸,與后期的古典星網相比顯得粗糙了一些,但它對于以后的星圖畫家的影響卻很大。從很多圖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解題指導【例l】造成星空季節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星星的運動 B.地球的自轉C.地球的公轉 D.人視覺誤差【解析】這里所說的星星一般是指恒星。恒星在星空中的位置基本不變,所以才組成了各種各樣的星座讓人們來辨認。地球上日月星辰的運動有兩種:一種是由于地球自轉引起的周日視運動,造成每天夜里星星東升西落的現象:另一種是由地球公轉引起的周年視運動,使星座隨著季節有出沒隱現的現象。人觀測視覺的誤差畢竟是有限的。【答案】C【例2】下列關于天體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天文學上把銀河系以外的天體系統統稱為總星系B.河外星系與銀河系屬于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C.目前宇宙中最高一級的天體系統是河外星系D.銀河系是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而形成的【解析】宇宙間的天體都在運動著。運動著的天體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而形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有不同的級別。天文學上把銀河系以外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它與銀河系屬于同級別的天體系統。日前,天文學上把銀河系和現在所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合起來叫做總星系。它是現在所知道的最高一級的天體系統,也是目前人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部分。【答案】D同步訓練 A組1.下列特殊恒星與其所在的星座的連線,正確的是 ( ) A.牛郎星——天琴座 B.北極星——大熊座 C.牛郎星——天鷹座 D.天津四——仙后座2.晴朗無月的夜晚,滿天的繁星多數是 ( ) A.衛星 B.恒星 C.行星 D.星云3.在現代天文觀測中,常用星座中最亮的星構成的圖形來、人識星座。下列圖形中,表示大熊星座的是 ( )4.冬季星空東南方向全天空最亮的星星是 ( ) A.北極星 B.天狼星 C.織女星 D.牛郎星5.下列有關牛郎星和織女星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牛郎星和織女星都位于天鷹座 B.牛郎星和織女星分別位于銀河的兩側,與地球的距離相等 C.牛郎星和織女星都位于北極星附近 D.牛郎星和織女星都具有東升兩落的現象6.星座隨著地球四季變化而變化,但有一顆恒星的位置常年不變,它是 ( ) A.北極星 B.牛郎星 C.天狼星 D.大角星7.如圖是我們熟悉的北斗七星l0萬年前、現在和10萬年后的演變圖,看了演變圖后,我們可以得到的啟示是 ( ) A.它們離地球太遠了 B.它們是會運動的行星 C.恒星也在運動 D.它們會變成小熊星座8.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下列關于星等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星等越大星越亮 B.太陽是亮度最大的星等 C.6等星是肉眼可見的最暗的星 D.星等越小星越暗9.在下列給出的各個條件中,有利于觀測星空的是_________。(可多選) A.開闊的鄉村 B.城市中心 C.晴朗的夜晚 D.多云的夜晚 E.農歷初一 F.農歷十五 G.肉眼觀測 H.用天文望遠鏡觀測 I.平原 J.山區10.光年是指________,太陽距銀河系中心約________光年,目前人類能觀測到的最遠天體距離地球約________光年。11.下列有關宇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月球表面有很多環形山 B.太陽系是由太陽、地球和月球組成的星系 C.銀河系是由眾多恒星及星際物質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 D.宇宙是無邊的、膨脹的12.下列天體系統的從屬關系正確的是 ( ) A.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 B.銀河系→太陽系→宇宙 C.銀河系→太陽系→河外星系 D.太陽系→地月系→銀河系13.下列天體系統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 ) A.總星系 B.河外星系 C.銀河系 D.太陽系14.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星系構成的。請將太陽系、地月系、宇宙、銀河系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_____________;太陽系中體積最大且有大紅斑的行星是_______。15.17世紀,_______用自制的天文望遠鏡第一次撩開了太陽系神秘的面紗,_______是遨游太空的第一個地球人,我國第一位飛向太空的宇航員是_______,我國第一位漫步太空的宇航員是_______。16.讀圖,回答問題:(1)從側視方向看,銀河系像________。(2)圖中黑點表示________(太陽也是其中一個黑點)。(3)在銀河系外還有千億個類似于銀河系的天體系統,稱為________。它們與銀河系一起構 成________。同步訓練 B組17.下列有關星空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有些恒星一年四季都可在天空中看到 B.恒星距離我們十分遙遠,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C.地球上同一地點不同時間所觀測到的星空都是相同的 D.地球上不同地點相同時間所觀測到的星空都是相同的18.假如要建造一個可直接觀測到全天星空的天文臺,則理想的地點應選在 ( ) A.北極 B.南極 C.赤道 D.全球各地19.晚上,小明在爸爸的帶領下和幾個同學一起到一個燈光暗淡、視野開闊的場所去看星星。小明第一個發現北極星,在觀察時,小明和同學們討論:下列情況中可以利用北極星來確定正北方向的是 ( ) A.當我們在滿天繁星的北京某郊區迷路的時候 B.當我們在白天的時候 C.當我們在南半球某個地方的時候 D.當我們在下雨天的時候20.浩瀚的宇宙也是有層次結構的,請在下列方框內填入宇宙的層次:21.讀天體系統層次示意圖,回答問題。 (1)寫出字母代表的天體系統的名稱: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我們目前觀測到的宇宙為________(填字母),除B外簡稱為星系的天體系統是________。22.如圖是天體系統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①表示________系,以________為中心;圖②表示________系;圖④表示________系,以________為中心。 (2)圖①中成員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3)比圖④所示天體系統高一級的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________,質量占其天體系統的 ________%。參考答案4.7 探索宇宙C 2.B 3.A 4.B 5.D 6.A 7.C 8.C 9.ACEHI l0.光在一年中走過的距離 3萬 130億 ll.B l2.A l3.B 14.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宇宙 木星 15.伽利略 加加林 楊利偉 翟志剛 l6.(1)盤狀(或中間厚,四周薄的鐵餅) (2)恒星 (3)河外星系 總星系(或宇宙) 17.A l8.C l9.A 20.地月系 太陽系 銀河系 21.(1)宇宙 銀河系 太陽系 地月系 (2)A 河外星系 22.(1)太陽 太陽 總星 地月 地球 (2)地球 木星 海王星 (3)太陽 99.86單元自測題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6分)1.下列關于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地球是一個球體 B.直到衛星照片的拍攝,人們才認識到地球的形狀是球形 C.太陽、月亮是球形的,所以地球是球形的 D.“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反映了地球有可能是球體2.下列有關太陽和月球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日珥是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 B.太陽是一個由熾熱氣體組成的球體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D.月球表面布滿了環形山3.夜色中,仰望蒼穹,下列天體給我們的感覺是 ( ) A.彗星拖著長尾 B.行星輪廓模糊 C.恒星明亮穩定 D.星云閃爍不定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與地球的環境條件無關的是 ( ) A.地球距太陽的遠近適中,有適宜的溫度和液態水 B.地球的體積和質量大小適中,有大量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C.太陽沒有明顯的變化,地球所處的光照條件一直比較穩定 D.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互相碰撞,給予地球足夠的能量5.下列恒星中始終位于北方天空的是 ( ) A.天狼星 B.織女星 C.牛郎星 D.北極星6.下列現象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轉而產生的是 ( ) A.白晝和黑夜 B.晝夜交替 C.四季變化 D.晝夜長短的變化7.下列概念中,有從屬關系,且從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是 ( ) A.天王星一木星一太陽系 B.銀河系一太陽系一宇宙 C.月球一地月系一太陽系 D.哈雷彗星一地球一太陽8.我國有“七月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牛郎、織女分別指牛郎星和織女星,它們所在的星座分別是 ( ) A.大熊座、小熊座 B.天鷹座、天琴座 C.仙后座、天鵝座 D.天鷹座、天鵝座9.光球層上,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的是( ) A.太陽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陽風10.我們觀測到的月相是指 ( ) A.月球的基本面貌 B.月表的起伏狀況 C.月球自身的形狀 D.月球的圓缺形狀11.如圖所示,關于甲、乙兩圖所表示的意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兩圖都表示日食的成因 B.兩圖都表示月食的成因 C.甲圖表示月食的成因,乙圖表示日食的成因 D.甲圖表示日食的成因,乙圖表示月食的成因12.宇航員登上月球后,抬頭便可見天上有一輪紅日,但其周圍的景象是 ( ) A.一片黑暗,能看見星星,但不閃爍 B.一片黑暗,能看見星星閃爍 C.一片明亮,無法看到星星 D.一片天藍色,萬里晴空1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太陽黑子多時,太陽活動強度小 B.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依次為日冕層、色球層、光球層 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樣的大氣層,月球上的環形山會比實際少 D.我們肉眼所看到的太陽是太陽的色球層14.下列三球間的位置關系,有可能產生月食的是 ( )15.某劇團場景設計師為演出設計“傍晚一彎明月掛樹梢”的布景,根據你所學月相的知識,判斷圖中正確的畫法應該是 ( )16.發生月全食時,當月球全部被遮住后,我們看到的月球呈 ( ) A.紅色 B.古銅色 C.黃色 D.無法看見17.某星期六的早晨,小紅同學看見彎彎的月亮掛在東邊天空,此時大約為農歷 ( ) A.二十六、二十七 B.十一、十二 C.十七、十八 D.初七、初八18.月球表面的環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火山噴發形成的 B.隕星撞擊而形成的 C.雨水沖刷形成的 D.月球表面隆起二、填空題(第19、25題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64分)19.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_______,它的外部大氣由里到外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是_______。_______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黎明時看到的“啟明星”是_______星,在太陽系中該星的運行軌道居于地球與水星的運行軌道之間。20.“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試驗成功,預示著我國科學家將實現翱翔太空、登上月球的愿望。 (1)下表中所提的問題,應在A、B兩個選項中選擇_______實驗思路來驗證。 問題 實驗思路例:月球表面高度不同的地方溫度相同嗎?選擇月球上高度不同的地方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并比較月球表面有空氣嗎?A.在月球上跳高,和在地球 上跳高比較 B.在月球上觀察流星現象 (2)現代科學已經找到了自然界許多問題的答案,但許多疑問至今還沒有解開,許多問題都有待于我們去解答,請你提出一個你感興趣的有關宇宙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21.讀太陽系模式示意圖,請回答: (1)在我國古代,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來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在天文學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離地球較近的行星。圖中表示水星的是_______(填序號)。 (2)體積最大的行星是_______(填序號)。 (3)下列各項中,屬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的有_______(可多選)。 A.長江口河道向南偏 B.影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信 C.世界許多地區降水量年際變化與太陽活動的周期有一定的相關性 D.產生“磁暴”現象22.閱讀以下短文。回答問題。 1682年,哈雷正在圣赫勒納島進行南天觀測,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奇特的怪物:它披頭散發。拖著一條搖曳不定、變化多端的尾巴,放射著時而血紅、時而金黃、時而灰白色的光芒。這個怪物突然出現在神秘的天空,又神秘地消逝在茫茫的宇宙深處。這怪物就是中國民間所說的“掃帚星”,天文學學名叫“彗星”。這個怪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當人們都用驚恐的目光看著這個曇花一現的怪物,心中充滿著無盡的恐懼時.哈雷卻連夜對這個一生差不多只能見到一次的怪物進行觀察,以期獲得更詳細的觀察資料。 后來,哈雷受聘于牛津大學,致力于彗星的研究,并且對l337年至l698年期間觀測到的24顆彗星的運行軌道進行了計算.結果發現:l682年出現的那顆彗星,與1531年、1607年出現的彗星的運行軌道十分相似。他大量收集了歷史上關于彗星的觀測資料,敏銳地注意到:1607—1531=76;1682—1607=75。這表明這3顆彗星出現的時間間隔十分接近。于是,哈雷猜測這3顆彗星也許并不是大家認為的3顆不同的彗星,而是同一顆彗星3次經過那里。 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哈雷又開始分析更早的彗星歷史資料,果然又發現每隔75或76年就有一顆明亮的大彗星出現。接著,哈雷又對這顆彗星的運行軌道作了長達幾個月的計算,這次更為精確的計算取得了振奮人心的結果:這顆彗星在運行軌道上環繞太陽運行的周期與歷史上的記錄完全相符合。 1720年,哈雷就任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臺長,這時,他正式公開宣布自己的發現:人們于1682年觀測到的那顆大彗星,實際上就是l607年出現的彗星的又一次回歸。最后,他還預言:這顆彗星將于l758年底或1759年初重新出現在人們眼前。(1)文中哈雷提出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哈雷提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證實自己的猜測,哈雷收集的證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后哈雷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學習了日食和月食后,你應該明白,假如地球是透明的肯定不會出現_______現象。而現象還是會發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根據如圖所示地、月、日三者的位置關系,回答問題:(1)清在方框內畫出此時所示的地、月、日位置時的月相(黑暗部分用陰影表示)。 (2)隨著月球繼續繞地球運動,我們看到的月亮的表面積將逐漸變_______。 (3)在圖中所示位置時,能不能發生日食或月食現象,_______。為什么? (4)約7天后的月相叫_______月。25.讀太陽、地球和月球運行軌道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有_______個天體系統,以太陽為主體的天體系統是_______系,以地球為主體的天體系統是_______系。 (2)寫出①②③④處所觀測到的月相及相應的農歷日期。 ①處的月相_______,農歷日期_______; ②處的月相_______,農歷日期_______; ③處的月相_______,農歷日期_______; ④處的月相_______,農歷日期_______。 (3)月球由②處出發,經過③④①,然后又回到②處所需的時間約為_______天,也是月相變化的一個_______。稱為_______月。 (4)詩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所描述的月相是_______。 (5)當出現圖乙中的月相時,月球位于公轉軌道的 ( ) A.①②位置之間 B.②③位置之間 C.③④位置之間 D.④①位置之間 (6)“神舟五號”、“神舟六號”飛船的勝利升空,為我國的航天事業開辟了新篇章,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國自制的飛船登上月球,當日、月、地三者位置如圖丙所示時,參照月相,你觀察到地球的地相是 ( ) A.上弦地 B.滿地 C.下弦地 D.新地26.下面是某同學在寒假期間寫的一篇日記,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其中明顯存在三處錯誤,請依次指出并簡要說明理由。 2009年1月25日 今天晚上是除夕夜,也就是說明天就是春節了,我非常高興。今天的晚餐特別豐盛,媽媽做了好多菜。吃完飯后,我和爸爸一起到外面賞月,今天的月亮可真圓、真亮。天上也有許多星星,他們眨著眼睛,好像在對我說話。 突然,爸爸對我說:“快看,北極星,就在我們的正南方!多么明亮!” 我看了以后說:“當然了。它可是大熊星座最亮的一顆星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單元自測題1.D 2.A 3.A 4.D 5.D 6.B 7.C 8.B 9.A l0.D ll.D l2. A 13.C l4.A l5.B l6.B l7.A l8.B 19.太陽 光球層 色球層 日冕層 l.5億千米 月球 金 20.(1)B (2)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物存在等(合理即可) 21.(1)1 (2)5 (3)BCD 22.(1)天空偶然出現的神秘怪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猜測這3顆彗星也許并不是大家認為的3顆不同的彗星,而是同一顆彗星3次經過那里 (3)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哈雷又開始分析更早的彗星歷史資料,果然又發現每隔75或76年就有一顆明亮的大彗星出現。接著,哈雷又對這顆彗星的運行軌道作了長達幾個月的計算,這次更為精確的計算取得了振奮人心的結果:這顆彗星在運行軌道上環繞太陽運行的周期與歷史上的記錄完全相符合 (4)人們于1682年觀測到的那顆大彗星,實際上就是1607年出現的彗星的又一次回歸 23.月食 日食 日食現象的產生是由于月球擋住了太陽光 24.(1)圖略 (2)小 (3)不能 因為日食或月食發生時,日、地、月三者必須在同一直線上 (4)新(或朔) 25.(1)2 太陽 地月 (2)①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②新月 初一 ③上弦月 初七、初八 ④滿月 十五、十六 (3)29.53 周期 朔望 (4)上弦月 (3)B (6)B 26.(1)除夕(農歷三十)晚上的月相是新月,不可能有“真圓、真亮”的月亮 (2)北極星位于正北方 (3)北極星位于小熊星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名師導學——4.1 太陽和月球(1).doc 名師導學——4.1 太陽和月球(2).doc 名師導學——4.2 地球的自轉.doc 名師導學——4.3 地球的繞日運動(1).doc 名師導學——4.3 地球的繞日運動(2).doc 名師導學——4.4 月相.doc 名師導學——4.5 日食和月食.doc 名師導學——4.6 太陽系.doc 名師導學——4.7 探索宇宙.doc 名師導學——第4章地球與宇宙單元自測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