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空 氣課時一、空氣的組成教學目標:1、了解空氣的發現史2、通過實驗探究,了解空氣中氧氣的含量3、了解空氣的組成4、認識混合物、純凈物 的概念重點:1、空氣的組成2、混合物、純凈物難點: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準備: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空氣是怎樣發現的?法國---拉瓦錫---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氮氣占五分之四體積,氧氣占五分之一體積。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原理:消耗氧氣,瓶內壓強降低,燒杯中的水進入瓶中,占據了氧氣部分的體積,進入瓶內的水的體積等于瓶中氧氣的體積。實驗現象:1、紅磷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熱。2、待冷卻后,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3、水的體積約等于原空間體積的五分之一。實驗結論:1、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2、氧氣體積等于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空氣的組成:空氣主要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其他氣體組成。兩個重要概念:混合物——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如:空氣、糖水等。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如: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課堂小結課時二、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教學目標:1、了解氮氣、氧氣、稀有氣體的性質與用途2、了解空氣污染的現狀與保護空氣的措施重點:空氣的性質與用途教學方法:閱讀、討論、講解教學過程:氧氣的性質與用途;1、供給呼吸——醫療急救、登山、潛水等2、支持燃燒——燃料的燃燒、煉鋼、氣焊、宇航等氮氣的性質與用途:1、制造硝酸與氮肥;2、保護氣———化學性質不活潑燈泡沖氮、食品包裝、焊接3、醫療4、其他稀有氣體的性質與用途:1、稀有氣體包括:氦氣、氖氣、氬氣、氪氣等2、化學性質穩定——惰性氣體3、用途:保護氣、點光源空氣的保護1、面臨的問題:空氣污染加劇——有害氣體與煙塵的排放增加2、空氣污染的危害:影響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的生長,破壞生態平衡;3、措施:加強監測;使用清潔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樹造林;。。。。4、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