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金剛石、石墨和C60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不同元素可形成不同物質,同種元素也可形成不同物質。 2、知道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金剛石、石墨和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質結構、性質和用途的關系; 通過木炭、活性炭對紅墨水的吸附實驗,學會用對比實驗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60、碳納米管的發現及研究的介紹,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教學重點 金剛石、石墨和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質的用途、結構和用途之間的關系教學難點 物質的用途、結構和用途之間的關系教學模式 “四 步 法”課前準備教 學 過 程 備注導入 “碳氏三兄弟” 一天碳氏家族的三個兄弟在表功,老大說:“我是天然礦物質中最硬的,我能破石開山”;老二說:“我是天然礦物質中最軟的,我很滑,能導電,但我過后留有痕跡”;老三說:“我在當前社會上具有廣泛應用高科技材料”。同學們了解它們嗎? 二、自主學習 (一)學習目標 1、掌握金剛石和石墨的性質和用途; 2.了解無定形碳的用途及吸附性。 (二)自學指導 閱讀教材P106-108頁6分鐘,并思考以下題目。 (三)自學檢測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碳的單質 提出問題 金剛石、石墨、C60都是有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為什么它們的物理性質有很大的差異? 歸納總結 1.碳的幾種單質:金剛石 、石墨和C60 2.金剛石 、石墨和C60的性質比較及用途: 名稱金剛石石墨C60外觀無色透明、正八面體形狀的固體,有璀璨奪目的光澤深灰色不透明的細鱗片狀的固體,有金屬光澤C60分子形似足球導電性幾乎不導電良好硬度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質軟(最軟的礦物之一)導熱性很差良好用途鉆頭、刻刀、裝飾品等電極、鉛筆芯、潤滑劑等超導、催化、材料、醫學及生物等領域物理性質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課堂討論 (1)金剛石和石墨是同一種物質嗎?由石墨制造金剛石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2)一種元素只能組成一種單質嗎?這些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為什么不同? 知識拓展 (1)一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種單質。例如: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白磷、紅磷都是由磷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同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單質。因此,我們不能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叫單質”。 (2)石墨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金剛石,該變化屬于化學變化。 探究點二、 無定形碳 提出問題 無定形碳是碳的單質嗎?它是一種物質還是一類物質呢? 歸納總結 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的。因為它們沒有固定的幾何形狀,所以叫無定形碳, 探究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結論在盛有品紅溶液的燒杯中加入幾塊燒烤過的木炭(或活性炭),輕輕振蕩,觀察現象紅色褪去,溶液變成無色 木炭(或活性炭)有吸附能力,此變化屬于物理變化。⑴木炭具有吸附能性,可以吸附氣體、色素,可用來作冰箱的去味劑。 (2)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強,可以用在防毒面具中吸收毒氣、制糖工業中脫色制白糖、處理水等。 (3)焦炭用于冶金工業,作還原劑。 (4)炭黑用于制造油墨、油漆、鞋油、橡膠工業的填充劑等。 知識拓展 1.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質,木炭、活性炭的脫色吸附是物理變化。 2.“碳”和“炭”的區別:“碳”是元素的名稱,是核電荷數為6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比如碳元素、碳單質、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而“炭”指的是具體物質,它表示由碳元素組成的某種單質——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一般在未指明具體單質時,習慣上用碳。 四、當堂檢測 1. 下列各組物質中,前一種是單質,后一種是混合物的是( ) A.石墨、鉛筆芯 B.水蒸氣、大理石 C.鹽酸、焦炭 D.金剛石、氧化鐵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金剛石與石墨的各種性質都不相同 B.鉛筆芯是由金屬鉛制成的,所以能導電 C.金剛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所以能導電 D.金剛石是天然物質中最硬的物質 3. 石墨可以作高溫電爐的電極,是因為( ) A.能燃燒 B.能傳熱 C.很軟 D.熔點高能導電 4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是因為( ) A.碳原子大小不同 B.元素組成不同 C碳原子排列不同 D.碳原子結構中,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5.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用木炭給紅糖溶液脫色 B.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轉變為金剛石 C.用金剛石可劃玻璃 D.石墨粉末與粘土混合制成鉛筆芯 6.選擇下列物質的編號填空 通常用來作油墨原料的是( ) 做干電池電極的是 ( ) 作鉆探機鉆頭的是 ( ) 做家庭凈水機的是 ( ) 用來作黑火藥的是 ( ) A.金剛石 B.石墨 C.活性炭 D.炭黑 E.木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