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愛護水資源》教學設計【學情分析】1、初三學生思維水平有了飛速發展,具有一定的思維概括與統整能力,但這種能力的發展仍不成熟,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與幫助。2、初三學生已經學會必須的計算機操作技術:打字技能、會使用網絡查找資料,會用Word編輯文檔,會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能較好的把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剪輯并寫出文稿。3、通過近一個月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分析解決具體問題。【教材分析】本課題是九年級化學上冊(人教版)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教材主要介紹了兩部分內容:一是水資源現狀,二是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現狀。一方面從儲量上說明水的豐富,另一方面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說明水的短缺,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水資源狀況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而且還可以強化學生的愛水、節水意識。水資源保護是從節約用水和防治水污染兩個角度介紹的,闡述不多,以圖、表代替文字。節約水和水污染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宣傳、報道資料非常豐富,所以書中只給出了學生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路,具體內容留待學生在課外的一些活動中自己去尋求并獲得。這樣既體現了本課題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給教師的發揮和學生的探索留下了較大的發展空間。【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識目標:了解水資源現狀,認識保護水資源的重大意義,明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2)技能目標:通過課前查閱資料,鍛煉了學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過網絡查閱資料,有助于引導學生正確的應用網絡資源,熟練信息技術的運用;通過課堂展示,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意識。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地調查、查閱文獻、網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關水資源及其利用、保護等信息;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提煉和歸納。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使學生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水資源現狀。(2)強化學生的愛水、節水意識,改掉自己的不良用水習慣。(3)在活動中增強團結、協作的合作意識,使學生初步建立關心社會、為社會作貢獻的社會責任感。(4)使學生初步樹立為社會進步而努力學習化學的志向。【教學重點】1. 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2.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學難點】 1.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對語言準確性的把握、節奏的控制。2.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方法】 創設學習情景→常識介紹→指出問題→敲響警鐘→學生討論→激發情感→提高意識→發揮想象→總結陳詞。 【教具準備】 教師用具:投影儀、錄像機、水資源狀況和水污染狀況的圖例。 學生用具:世界和我國水資源的資料、水污染的有關資料、家庭用水情況調查項目打分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創設學習情景]觀看有水的圖片,引導我們每天都要用水,都要喝水,你能說出水對于我們人類有哪些用途嗎 [回答可能有] 1.我們每天必須喝一定量的水,否則人將不能存活。 2.水在人體內起著凋節體溫、溶解食物、排泄廢物等作用。 3.我們每天食用的糧食、蔬菜、水果,它們的生長都離不開水。 4.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用到水,比如洗衣、洗澡等等。若沒有水,世界將是一個骯臟的世界。 5.漁業、牧業、各種動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 6.一句話,“離開水,萬物都不能存活”,沒有水,就沒有我們身邊的一切。 [引入新課] 既然水對于我們如此重要,沒有水,就不可能有生機勃勃的地球。那么,你了解我們的水資源狀況嗎 知道如何保護我們的水資源嗎?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愛護水資源。 [板書]課題4 愛護水資源 [過渡]進入本課題后,我們來了解一下人類擁有的水資源,看看我們目前水資源是一個什么現狀。 [板書]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投影資料]地球上的水 (展示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圖片)[講解]水在地球上以海洋、湖泊、河流等形式存在。另外地下水、大氣水、生物水也是水存在的主要形式,各種形態的水總儲量約為 1.39×1018m3,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著。[板書]1.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著。 [提問]世界上儲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湖泊還是河流 [回答]海洋。 [教師]對,海洋。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儲水庫,其儲水量約占全球總儲水量的96.5%,[介紹]浩瀚的海洋不僅繁衍著無數水生生物,還蘊藏著豐富的化學資源,按目前測定,海水中含有化學元素有80多種。請看表格。 [投影]展示表格 我國渤、黃、東、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學元素 元素名稱 元素名稱 元素總量/t 元素名稱 元素總量/t 元素名稱 元素總量/t氧 3.35x1015 鉀 0.1x1013 銅 1.1x107氫 0.4x1015 溴 2.5x1011 鎳 0.8x107氯 7.2x1013 氟 0.5x1010 鋁 0.8x107鈉 4.0x1013 磷 2.7x108 錳 0.8x107鎂 0.5x1013 碘 2.3x108 鈦 0.4x107硫 0.3x1013 鐵 0.4x108 銀 1.4x105鈣 0.2x1013 錫 1.1x107 金 1.5x104[教師]由以上資料可知,海洋真是一個巨大的“寶庫”,蘊藏著如此豐富的化學資源,如能把這些化學資源加以利用,那將是我們一筆巨大的財富。 [提問]地球上的海水如此豐富,這些海水能被我們直接利用嗎 [回答]不能。因為海水的含鹽量很高,我們直接利用的應該是淡水。 [追問]淡水資源情況如何呢 [學生看書后回答]淡水只約占全球水儲量的2.53%。其中大部分還分布在兩極冰川與雪山、高山冰川和永久凍土層中,難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約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 [總結]可見,地球上盡管總儲水量很多,但淡水資源極度短缺。從資料上查到,淡水總量只占總水量的2.53%,而其中可利用的淡水還不足總水量的1%,現狀真是不容樂觀。 [板書]2.淡水資源極度短缺。 [引導學生看課本圖4—4 ,圖4---5] [介紹]據統計,當今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約20多億人口面臨淡水危機,其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狀態中。下面是一張圖表,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國家的人均水量,請大家看圖表并進行分析。 [投影]展示課本圖4—4 ,圖4---5] (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國家的人均水量) [請學生閱讀課本水資源緊缺指標),并以此為依據來對上圖進行分析,交流] [學生討論后回答]由資料可知,人均水量在1700~3000 m3·q-1的國家就屬于缺水國家。由上圖可以看出,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屬于缺水國家。 [設問]那么,造成淡水危機的原因是什么呢 [投影資料] 造成危機的原因1.人口增長導致淡水危機。經濟持續發展及大量農田灌溉用水也會導致淡水危機。農業灌溉是淡水的最大用戶,全球有近80%的淡水被農民用來澆灌農田。由于各國的灌溉用水效率差異很大,水在使用過程中的巨大浪費是造成水危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水污染日益嚴重;水資源亮起“紅燈”。 [過渡]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國屬于嚴重缺水的國家。 [引導學生看課本圖4—4 ,圖4---5 (我國各地區人均水量)] [講解]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012m3 (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300 m3左右,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八十幾位),許多地區已出現因水資源短缺影響人民生活、制約經濟發展的局面。2. 我國的水資源分布不均衡,造成了個別地區水資源的嚴重缺乏3.各種水體的嚴重污染,也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缺乏 [板書]二、愛護水資源 [講解]我們知道,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為了人類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愛護水資源,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體污染。首先我們來介紹第一方面-------節約用水。 [板書]1.節約用水。 [介紹]節約水資源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術、改革工藝和改變習慣可以減少大量工農業和生活用水。 [教師]課前我曾布置一項家庭作業,讓大家凋查自己家的用水情況(根據P62調查項目進 行凋查),現在請幾位同學分別說一下調查情況如何 [學生活動] [小結]由以上比較可以看出:一種生活習慣和用水方式的改變,就可以節約很多水,所以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節約用水,并把這種風尚不斷地講述給別人,使越來越多的人行動起來,共同來愛護我們的水資源。 [過渡]為了使整個社會形成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好風尚,我國政府于1988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為了引起每一位公民的重視,還頒發了節水徽記。 [組織活動]向學生介紹“節水標志”及所表示的意義。介紹世界水日是每年的3月22日。加強對學生的節水教育。[過渡]愛護水資源的另一有力措施是防止水體污染,接下來我們就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板書]2.防止水體污染。[介紹]水體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質排入水體,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質惡化,水體及周圍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對人體健康、生活和生產活動等造成損失和威脅的情況。水體污染的來源主要有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和生活污染。 [板書]①概念:水體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質排入水體,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質惡化,水體及其周圍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對人體健康、生活和生產活動等造成損失和威脅的情況。 ②來源: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 [提問]水污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危害 造成了什么嚴重后果呢 [回答]1.水污染嚴重威脅到人類健康,可引發各種疾病,如:痢疾、腹瀉、肝炎等等。 2.水污染可導致人體畸形、癌癥、器官病等,如水俁病、疼痛病等。 3.水污染給動植物的生存造成危害,江河湖海受到污染,則魚類及各種水生動物、野生動物無法生存。 [總結]水體污染,不僅影響工業、農業、漁業生產,破壞水生生態平衡,還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實。 [轉折]水污染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的危害,造成了如此慘痛的損失,那么我們該如何防止水污染呢 [學生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 [回答]1.生活污水不能任意排放。 2.工業上的廢水、廢物必須經過處理使之合乎標準再排放。 3.農業上的農藥、化肥必須合理施用。 [小結] 保護水源,防止水污染,已是刻不容緩,我們必須采取各種措施,預防和治理水污染,保護和改善水質。如工業上,通過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同時對污染的水體作處理使之符合排放標準;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生活污水也應逐步實現集中處理和排放。[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本節課關于愛護水資源的學習,你想到了什么 假如你是一位政 府官員,你會如何處理當地缺水和水污染問題 [回答]1.想到了那些生活在嚴重缺水地區的學生,他們是否和我們一樣坐在窗明幾凈的 教室里,不為喝水而苦惱,能夠安心聽老師講課,快樂地學習。 2.想到了我們的子孫后代若干年后也許將會飽嘗缺水的滋味。 3.想到了污染水給人類帶來的各種疾病,如何避免水污染帶給人類的災難。 4.想到了遍地的死魚、死蝦,到處是污水、臭水,臭氣熏天,想起來我都覺得惡心,想嘔吐。 假如我是一位政府官員,我想我會這樣做: 1.首先為了保護生態平衡,我會采取措施,植樹造林、保護濕地,控制水土流失。 2.其次我要積極跨流域調水,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3.我要全面整治水體污染,對生產工藝不很先進的企業,加強管理,實行技術改造。 4.我要增強人們的節水意識,多渠道、多角度宣傳節約用水的好處,讓人們改掉過去浪費水的壞習慣。 5.我要發起人人為愛護水資源作貢獻的活動,制止破壞水資源的行為,形成愛護水資源、 保護水資源的良好社會風氣。 [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水資源的狀況,知道地球上盡管總儲水量很豐富, 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資源卻不富裕,很多國家和地區處于不同程度的缺水狀態,而且由于人們的一些壞習慣和錯誤現象,使本已短缺的水資源受到污染,更呈現出了一種嚴重局面,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節約用水,愛護我們的水資源。 【鞏固練習】1.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寶貴。下列對水的“多”與“少”的描述錯誤的是( D )A.地球上水的總量多,淡水少B.我國水資源總量多,人均水量少C.“南水北調”工程說明南方水的儲量多,北方水的儲量少D.生活中接觸的純凈水多,水溶液少2.據報道,前一段時間太湖水由于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藍藻快速繁殖生長,死亡腐爛湖水位下降后,太湖底泥上泛,使水體產生異味。為改善太湖水水質,除去水中的異味,下面所提建議不合理的是( B )A.人工撈藻,投加活性炭 B.加入大量生石灰和明礬C.增加水量,促進水體流動 D.嚴格控制各種污染源,確保達標后排放3.今年,某市旱情比較嚴重,水資源緊缺。有關部門呼吁,人人都應該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下列節水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D )A.洗過菜的水用來澆花 B.推廣使用節水龍頭C.工業廢水處理后循環使用 D.少喝水,不洗澡4.水污染主要來自:①工業生產中廢渣、廢液的任意排放;②雨水和土壤接觸;③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的過量施用;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下列各項正確的是( C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布置作業] 1.課后習題 2.練習冊板書設計: 課題4 愛護水資源 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1.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著。 2.淡水資源極度短缺。 二、愛護水資源 1.節約用水。 2.防止水體污染。 ①概念:水體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質排入水體,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質惡化,水體及其周圍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對人體健康、生活和生產活動等造成損失和威脅的情況。 ②來源: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教學反思 】本節課把單純的教師傳授式改為學生自學與討論式相結合,學生感到很新奇。課堂上所探討的問題就在身邊,更重要的是,不論課前、課中,都是學生唱主角,比給教師當聽眾要有趣得多。整個教學過程,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配合得很好,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和諧、輕松。對于學生沒有壓力,本節教育性極強,學過本節后,大大加強了學生的節水和愛水的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