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1) 課時 第一課時 序號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實驗探究,認識二氧化碳的性質。 2、學生通過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和閱讀課本,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學生通過對二氧化碳性質的探究,進一步增強化學實驗探究能力和實驗基本操作能力。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科學探究法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 2、自主學習,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和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理解和解釋相關化學問題的素養,感受化學的魅力。 重點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難點 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 關鍵 通過實驗探究,明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教法 實驗探究法 教具 藥品:紫色石蕊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儀器:試管、試管夾、酒精燈評價設計 評價任務與方式 檢測目標評價任務1:自主學習,認識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評價方式:學生自評 評價任務2:合作探究,認識二氧化碳的性質 評價方式:學生互評、紙筆測驗 評價任務3:自主學習,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評價方式:學生自評 目標1 目標1、3 目標2教學過程(第 1 課時)情境導入 趣味實驗導入(約3分鐘): 碳酸飲料(可樂)中產生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合作學習 目標1:自主學習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時間:約5分鐘 【學生活動】 1、學生閱讀課本第135頁“二氧化碳有何性質”,自主學習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2、學生填空(PPT展示) 【教師活動】教師板書并強調: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當降溫加壓時,物質的狀態發生改變,固態二氧化碳稱為“干冰”易升華,吸熱。 評價1:學生自評 目標1、3:合作探究,認識二氧化碳的有關性質 時間:約25分鐘 【學生活動】探究活動1:【實驗5-5】“階梯蠟燭” 1、認真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2、通過現象,思考并推斷有關二氧化碳的性質 【教師活動】1、教師演示【實驗5-5】 2、指導學生填空 【學生活動】探究活動2:【實驗5-6】(1) 1、閱讀實驗操作步驟 2、小組實驗探究,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3、思考,討論與交流,做出有關二氧化碳性質的推斷 【教師活動】巡視、指導學生實驗 【學生活動】探究活動3:【實驗5-6】(2)(3) 1、認真閱讀操作注意事項 2、小組實驗探究,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3、思考,討論與交流,產生此現象的原因并做出推斷 4、正確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教師活動】1、巡視、指導學生實驗 2、預設問題生成:是什么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學生活動】探究活動4:【實驗5-7】 1、認真閱讀操作步驟 2、小組實驗探究,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3、思考,做出有關二氧化碳性質的推斷 4、正確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教師活動】1、巡視、指導學生實驗 2、明確: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 評價2:學生互評、紙筆測驗 目標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時間:約5分鐘 【學生活動】自主學習:閱讀課本第140頁,總結二氧化碳的用途 【教師活動】1、明確: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 2、板書 評價3:學生自評課堂檢測 見檢測篇課堂小結 見PPT:知識樹形式呈現作業 見PPT板書設計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 物理性質 用途 化學性質 無色、無味、氣體 能溶于水 制汽水 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固態稱“干冰”易升華 人工降雨 制冷劑 密度大于空氣 滅火 不燃燒,不支持燃燒 檢驗二氧化碳 能與石灰水反應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