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4.2 水的組成 課型 新授 課時 一課時課標要求 通過電解水實驗的觀察,能正確推斷水的元素組成并能從微觀的角度分析水分子的微觀構成。另一方面可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學習目標 了解水的物理性質。通過電解水實驗的觀察確定水的化學式。通過觀察實驗能從微觀實質分析水分子的微觀構成,培養學生宏觀和微觀相結 合的分析能力。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探究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重 點 通過電解水實驗的觀察確定水的化學式 學生準備 課前預習難 點 從微觀實質解釋電解水的過程,得出水的化學式,即從宏觀理解轉向微觀分析的推理過程。 教具媒體 多媒體、實驗儀器學 習 過 程 設 計 導與思展示學習目標情景展示 問題探究: 1.冰能浮在水面上,與水的哪些性質有關?2.北方的冬天氣溫零下幾十度,為什么水里的魚不會被凍死?3.玻璃瓶中的水結冰后為什么會將瓶子凍裂?4.高原地區燒開水為什么要用高壓鍋?思考交流,歸納總結:顏色氣味狀態凝固點(101.3kPa)沸點(101.3kPa)密度 課堂速記水的組成問題導入:1、水是由哪種微粒構成的?2、水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3、水分子是由什么原子構成的?實驗探究【提問】 如何來證明一種物質的組成呢?依據的原理是什么呢? 小組思考交流并設計實驗過程(教師適當給以提示)。【設計實驗】原料 水 (加少量NaOH或H2SO4以增加水的導電性)條件 通直流電裝置 水電解器展示 【演示實驗】【觀察現象】 通電后兩電極表面都有氣泡產生。通電一段時間后,連接電源負極刻度管內氣體體積約為連接正極刻度管內氣體體積的2倍。閱讀 課本 P108提示信息 。 【檢驗】 正極——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氧氣 負極——燃著的木條,氣體可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氫氣 文字表達式課堂速記 閱讀 P109的相關內容。展示 水電解的微觀過程 。 各小組分析、討論 、交流、發言,總結實驗結論。 【結論】 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 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你們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體會? 創設情景,從學生熟悉的物質、現象出發,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記憶能力以及知識的運用能力。讓學生明確水的化學式是通過實驗得到的。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讓學生了解水電解器的原理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及時完成課本P109的1、2題。讓學生了解檢驗產生氣體的方法。學生完成P109的3、4題。小組討論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和信息加工能力。使知識形成脈絡,鞏固所學知識板書設計 4.2 水的組成當堂檢測 1、下列變化中不同于其他三種變化的是( ) A 水變為冰 B 冰變為水 C 水變為水蒸氣 D 水通電2、電解水時,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是為( ) A 防止發生事故 B 增強水的導電性 C 得到更多的氧氣 D 得到更多的氧氣3、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電源的正、負:A為__極,B為__極。(2)C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__,D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__,體積比是___。教學日志頂端帶有活塞、有刻度的玻璃管電極電極長頸漏斗水電解器通電H2H2OO2水氧氣+氫氣無色、無味透明液體。壓強為101.3kPa時,水的凝固點是0℃,沸點是100℃。溫度為4℃時,水的密度(1g*cm-3)最大物理性質藥品:水、燒堿或硫酸水現象:正極所在刻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負極所在刻度管內產生的氣體能燃燒,且兩者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探究水的組成文字表達式①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②每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通電氫氣O2H2OH2+水氧氣結論AB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