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13年中考考點之防災減災背景材料: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市蘆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縣發(fā)生7.0級地震。截至目前,已發(fā)生3.5級以上地震37次,最大余震5.1級。受災人口152萬,受災面積12500平方公里。截至4月23日6時統(tǒng)計,7.0級強烈地震已造成193人死亡、25人失蹤、12211人受傷。地震發(fā)生后中國人民心連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人民與雅安人民站在一起。2013年 5月12日是我國第五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5年來,我國防災減災體制機制不斷健全,法規(guī)預案體系日益完善,減災保障水平明顯提高,綜合減災救災能力全面提升。命題角度:1、雅安地震發(fā)生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馬上展開抗爭救災工作。黨和政府為什么高度重視抗震救災工作 答:(1)這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2)這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3)這是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的需要。 2.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抗震救災工作說明了什么?(體現(xiàn)了教材中的什么觀點?)答:①中國共產黨 “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即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③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④中國共產黨的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執(zhí)政理念;⑤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⑥黨和政府切實關愛人民群眾的財產和生命安全。⑦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yōu)越性,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3、雅安地震后社會各界積極捐款捐物支援災區(qū)體現(xiàn)了什么?珍愛生命,善待生命,當他人生命遭遇困難需要幫助時,盡自己可能伸出援助之手;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當國家處在困難時,主動為國分憂,勇?lián)負c國家共度難關;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4、雅安地震后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長城,抗震救災。這體現(xiàn)了一種怎樣的民族精神?弘揚這種精神有什么重要意義?我們應如何弘揚這種精神?(1)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fā)展,就要有一種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只有這樣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zhàn)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3)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①、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時代和社會發(fā)展要求,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②、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應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譜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熱愛祖國,努力學習,報效祖國。5、抗震救災中,不同角色承擔了不同的責任。列舉在救災過程中,哪些人承擔了責任?他們分別承擔了怎樣的責任?上級領導親臨現(xiàn)場指揮抗震救災;部隊戰(zhàn)士在尋找解救被困在廢墟中的人,醫(yī)生在救治傷員;各界部門緊急運來救災物資。 6、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能為災區(qū)做點什么 答:①要積極捐款捐物;同破壞抗震救災的行為作斗爭 ②盡可能動員周圍的人們一起向災區(qū)人民捐款捐物;7、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維護了公民什么權利?為什么強調“要把救人擺在第一位” 生命健康權;因為生命健康權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權,是公民實現(xiàn)其他權利的基礎。 8、、我們該怎樣珍愛生命?(1)永不不放棄生的希望;(2)肯定生命的價值,尊重自己的生命;(3)延伸生命的價值, (4)當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幫助時,盡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9、地震給災區(qū)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痛失親人的悲傷、孤獨、恐懼……假如你也是一名心理輔導志愿者,你將運用哪些心理知識幫他們撫平創(chuàng)傷?答:(1)人身難免有挫折,面對挫折要保持冷靜,迎難而上,從容應對;(2)學會自我疏導,調節(jié)不良情緒:(3)增強信心、百折不撓,以頑強的毅力戰(zhàn)勝挫折,把挫折當成增長智慧的“磨刀石”等。10、受災群眾,勇于面對挫折,給你什么啟示 ①人生難免有挫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自然災害或社會、個人條件限制等原因,人們隨時都可能遇到挫折。它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現(xiàn)象,每個人都無法避免。 ②我們要向災區(qū)人民學習,積極對待挫折。面對挫折要冷靜思考,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不屈不撓最終走出困境,獲得成功,成為生活的強者。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yè)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