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氧氣 教學設計一、教學設計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課題包括氧氣的性質和化學反應兩部分。第一部分從介紹氧氣的物理性質入手,通過帶火星的木條、硫、木炭等幾種物質在氧氣中反應所發生的現象,總結出氧氣的化學性質。第二部分通過實驗和討論,學習了化學反應中的一些常見類型: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教材還介紹了緩慢氧化,以區別通常的燃燒。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題用一個課時講授,先講授氧氣的性質,然后根據物質與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歸納出化合反應的概念,最后講授氧化反應。通過處理達標練習,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鞏固本課題的內容。(2)學生分析第一,本課題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地學習物質,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認識物質的一般方法。第二,學生對實驗探究還剛起步,所以,學生對實驗探究的意識、信心及方法步驟,需要在老師的不斷引導下,逐步增強、提高和掌握。第三,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還剛剛開始,還處于盲目階段,所以讓學生通過觀察程序,對實驗的觀察和描述做到系統、準確,是需要老師引導的。第四,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學以致用。根據學生認識上的特點,在本節的教學中,多采用了多媒體手段,充分利用圖片、影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知欲。通過實驗探索和討論交流,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啟發和引導學生通過對實驗信息的分析,認識化學變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時使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學會觀察實驗和實驗探索方法,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2、教案課 題 氧 氣 授課人 耿璐 學 校 永福莊中學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認識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氧氣的化學性質較活潑。2、認識化學變化,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3、認識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及一些化學反應現象。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對實驗的觀察、分析判斷能力及動手實驗能力。2、學會收集實驗現象,會分析實驗信息并從中歸納得出結論。3、培養學生對實驗現象描述及表達能力。情感價值觀:1、知道化學反應在生產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2、學習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3、保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尊重事物發展規律的科學態度。4、逐步樹立“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性質”的辯證規律的觀點。教學重點 1、氧氣的化學性質2、化學反應的概念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2、培養學生主動觀察、思維、動手實驗能力、語言表達的完整和準確性。3、培養學生對知識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意識。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討論探究歸納法儀器、藥品 氧氣,酒精燈,硫粉,木條,火柴,鐵絲,木炭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入]用小游戲的形式導入新課[提問]同學們,上課之前咱們先做一個小游戲,憋氣3分鐘,敢不敢? [提問]不敢,為什么[講述]既然氧氣是這么重要的一種氣體,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學習一下氧氣的性質。下面同學們閱讀課本33頁兩分鐘,看看氧氣是一種怎樣的氣體。[板書]課題2 氧氣[提問]我們先來學習氧氣的物理性質。學習氧氣之前,你們肯定對氧氣有一定的了解,哪位同學來描述一下氧氣是一種怎樣的氣體呢?[講述]同學們說的不錯,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氣體。[板書]一、氧氣的性質氧氣的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無色 氣體 無味 那么接下來討論一下,氧氣在水中的溶解性是怎樣的呢?[提問]同學們都說氧氣不易溶于水,那生活中有哪些現象能說明氧氣不易溶于水呢?[板書]不易溶于水[講述]下面老師給大家介紹氧氣的密度,是比空氣密度略大,以后咱們學完第四章相對分子質量,同學們就能夠很好地理解了。[講述]再補充一下氧氣的三態變化。[多媒體]展示氧氣的三態圖及氧氣瓶? 有的同學開始憋氣,緊接著[齊聲回答]不敢[回答]人要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搶答]無色無味[小組討論][回答]不易溶于水[小組討論][回答]魚能夠在水中生存,說明水中能溶解一部分的氧氣。[回答]夏天魚要跳出水面呼吸,說明氧氣不易溶于水......認真聽講。認真觀看多媒體并認真記憶。 引導學生從熟悉的生活走進課堂,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學生認識到化學就在生活中,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研究物質從物理性質入手,從簡單開始,讓學生逐步形成認識物質的模式;另外培養學生對物質研究的嚴謹態度。[多媒體]展示氧氣的物理性質[過渡]好,這個表中就是氧氣的物理性質,物理性質重要,化學性質更重要。那么接下來我們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我們主要講氧氣能夠支持燃燒的化學性質。[板書]二.化學性質[提問]同學們想一想,帶火星的小木條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就會慢慢熄滅,那么在氧氣中呢?[講述]那么咱們這個猜想正確不正確,咱們來驗證一下。[多媒體]展示小木條在氧氣中復燃的視頻[提問]1.把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到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小木條復燃了嗎?帶火星的小木條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一樣嗎?為什么?[講述]帶火星的小木條在氧氣中又會復燃,在氧氣中燃燒更劇烈。因為空氣中氧氣的濃度比純氧的濃度低。[講述]同時,這個實驗也是檢驗一種氣體是不是氧氣的方法。[提問]如何檢驗一種氣體是不是氧氣?[強調]如何檢驗一種氣體是不是氧氣的方法必須記住。[過渡]接下來咱們圍繞幾個實例來看看物質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一樣嗎?首先咱們學習硫單質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學生思考[回答]不會熄滅學生認真觀看視頻。學生討論[回答]小木條復燃[回答]不一樣學生閱讀課本[集體回答]將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到集氣瓶中,小木條復燃,就是氧氣。[學生活動]背誦2分鐘。 通過實例讓學生初步掌握觀察實驗的程序,并掌握實驗探究的方法步驟。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探究過程] 觀察程序:反應物質的色、態、味,反應條件和操作,反應生成的物質的色、態、味及伴隨出現的現象。[多媒體]展示硫在空氣中、純氧中反應的實驗。[提問]哪位同學可以描述一下硫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呢?[講述]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總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可以概括為“一光二熱三生成”[講述] 硫燃燒生成的氣體叫作二氧化硫(化學式為SO2),它是污染空氣的主要氣體之一,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二氧化硫,請同學們最好不要燃放它。?[講述]前面我們學了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我們同樣可寫出硫燃燒的文字表達式。反應物是硫、氧氣,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文字表達式:硫+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箭頭左邊是反應物,箭頭右邊是生成物,中間用箭頭連接,并注意條件是點燃。[過渡]大家都吃過烤羊肉串,烤羊肉串的時候用到木炭,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會發出紅光,對吧?這個不用看視頻大家也知道,好,那么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又有什么樣的現象?[多媒體]展示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提問]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是什么樣的現象?哪位同學回答一下。 學生通過觀察后,積極描述實驗現象。學生被激起探究欲望小組討論并回答。學生初步掌握觀察實驗的程序。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一起敘述反應物、生成物及硫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學生通過觀察后,積極描述實驗現象。學生積極回答。 通過實例讓學生初步掌握觀察實驗的程序,并掌握實驗探究的方法步驟。 讓學生學會收集實驗現象,會分析實驗信息并從中歸納得出結論。 培養學生對實驗現象描述及表達能力。[多媒體]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一種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講述]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一種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這種氣體是二氧化碳。 點燃[板書]碳+氧氣 → 二氧化碳[提問]反應物,生成物是誰?反應條件是什么?[提問]大家見過鐵絲在空氣中燃燒嗎?[講述]很好,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有些男生小時候比較調皮,冬天時候把煤夾子放在火上烤,是不是只有紅熱現象發生?那么鐵絲在氧氣中是可以燃燒的。好,下面看一段視頻,同學們認真觀察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多媒體]展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提問]哪位同學來描述一下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多媒體]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講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黑色的固體,黑色固體是四氧化三鐵。下面我寫一下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點燃[板書]鐵+氧氣 → 四氧化三鐵[提問]反應物,生成物是誰?反應條件是什么? [學生回答]反應物是碳和氧氣,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反應條件是點燃。[回答]沒有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生通過觀察后,小組討論后積極描述實驗現象。學生積極回答。學生分組討論以后積極回答[學生回答]反應物是鐵和氧氣,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鐵,反應條件是點燃。 通過探究實驗,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考,培養學生對實驗的觀察和描述做到系統、全面和深入。[提問]剛剛觀看視頻的時候,大家注意沒有,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候,在集氣瓶底部放一些細沙,這是為什么?大家分組討論,1分鐘以后提問。[肯定并總結]為了防止燃燒過程中濺落下來的物質把集氣瓶炸裂。[提問]學習完了硫,木炭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發現現象不一樣,這是為什么?說明了什么?(提示:可從氧氣含量去分析)[多媒體]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實際上是物質與空氣中氧氣反應,由于空氣中氧氣含量較少,所以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劇烈。1、它說明了氧氣含量越高,燃燒越劇烈。2、也說明了氮氣不支持燃燒。[講述]接下來大家把課本35頁的討論題做一做,給大家2分鐘。2分鐘以后分組討論。[多媒體]展示課本35頁答案,讓學生核對。[提問]上述幾個反應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從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分析)[講述]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做化合反應。(多變一)[多媒體]展示幾個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判斷哪些是化合反應。[講述]下面介紹一個反應,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多媒體]展示幾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讓學生判斷哪些是氧化反應。[講述]介紹緩慢氧化反應,并用多媒體展示。[課堂小結] [當堂檢測] [學生討論][回答]防止集氣瓶炸裂[回答]防止燃燒過程中的濺落物炸裂集氣瓶。.....學生認真思考,做題,討論,得出正確答案。開動腦筋回憶并思考,可能的回答:空氣中氧氣含量低,氧氣支持物質燃燒,氮氣不支持燃燒。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反應物有多種,生成物只有一種。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回答。 通過探究實驗,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考,培養學生對實驗的觀察和描述做到系統、全面和深入。【板書設計】課題2 氧氣一、氧氣的性質1.氧氣的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顏色 狀態 氣味 密度 熔點 沸點 溶水性(是否易溶于水)無色 氣體 無味 1.429g/L -218℃ -183℃ 不易溶于水 >空氣1.293g/L氧氣的化學性質硫+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 點燃碳+氧氣 → 二氧化碳 點燃鐵+氧氣 → 四氧化三鐵比較活潑,能支持燃燒;氧氣含量越高,燃燒越劇烈二 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 1.化合反應 2.氧化反應教學反思:本節課是課題2·氧氣。本課題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本節課是以氧氣的性質為核心,通過氧氣所能發生的化學反應,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該課對教材進行了很好地分析,在設計上體現了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科學探究的設計和實驗能力的培養。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不但知識與技能目標得到較好的落實,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培養,而且在教學過程及方法上,情感價值觀目標也得到較好體現。本節課突出了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在對學生正確進行分析后,能較好的把握教學難點,并在教學過程中較好地解決。本節課的特點是能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根據初三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能力,充分利用實驗、投影等教學手段,精心設計教學情景,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象在各個知識點的學習上,也多用實驗、討論等方法加以落實,在練習、復習上也采用了投影并結合實驗及生活例子來加以鞏固提高。當堂檢測1.下列物質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A.鐵絲B. 硫C.木炭2.關于氧氣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氧氣可用來煉鋼 B.氧氣可用來滅火 C.氧氣可用于登山或飛行 D.氧氣可提供動植物呼吸3.下列化學反應既屬于化合反應又屬于氧化反應的是( )點燃 加熱A.硫+氧氣 → 二氧化硫 C.堿式碳酸銅 → 氧化銅+二氧化碳 +水 點燃 點燃B.蠟燭+氧氣 → 二氧化碳+水 D.乙炔+氧氣 → 二氧化碳+水4分別寫出木炭,硫,鐵絲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