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 制取氧氣教學過程知識回顧寫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三個反應原理。導入新課知道了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后,這節課我們來選擇反應裝置,并親自動手制取氧氣,然后驗證氧氣的性質。推進新課[分析] 根據實驗臺上所給儀器,組內同學充分討論、設計、自行組裝一套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并討論出裝置的使用范圍。一、選擇裝置展示各組設計的裝置,組間互相評判其優缺點。由上述探討,歸納出制取氣體的可行性裝置(如右圖):圖一:適合于固體(液體)和液體反應,不需加熱;圖二:適合固體在加熱條件下制取氣體。[提問] 現在我們還不能完成制取氣體的實驗,誰能知道還有什么問題沒解決呢?[回答] 還需要確定收集裝置。[討論] 確定出兩種收集方法及收集裝置。方法一: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右圖三);方法二:向上排空氣法,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右圖四)。[過渡] 確定了收集裝置后,我們重點學習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步驟及注意事項。二、操作過程[分析] 制取氧氣的步驟: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檢查氣密性的方法: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緊握氣體發生裝置外壁,若水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后,導管口出現一段水柱。證明裝置不漏氣2.裝藥品。3.固定儀器,試管口要塞棉花,組裝順序: 先下后上,從左到右。4.給試管加熱,先預熱,再集中加熱。5.收集氣體,用排水法收集時: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為什么 ),當氣泡連續地并比較均勻地放出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6.(1)如果用排水法收集,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如果先熄滅酒精燈,可能會造成什么后果?)(2)如果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要驗滿,驗滿的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已滿。[總結] 為了便于記憶,我們可以把操作步驟簡稱為“查、裝、定、點、收、離、熄”。諧音為“茶莊定點收利息”。[討論] 實驗過程中應注意什么?[回答] a.試管口要略微向下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試管底部破裂。b.導氣管伸入發生裝置內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產生的氣體排出。c.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污染制取的氣體和水槽中的水。d.排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要伸入接近集氣瓶底部:有利于集氣瓶內空氣排出,使收集的氣體更純。e.實驗結束后,先將導氣管移出水面,然后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試管。注意: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剛開始冒出的氣泡是空氣,如果這時候就進行收集,會導致收集到的氧氣不純,所以要等氣泡連續均勻地冒出時再收集。[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通過“氧氣的制取”這個實驗的具體操作,知道了實驗室制取一種氣體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為我們以后學習其他氣體的制取和性質檢驗奠定了基礎。板書設計制取氧氣的裝置和操作一、實驗原理及選擇裝置二、操作過程實驗步驟: 查、裝、定、點、收、離、熄收集:①排水法 ②向上排空氣法布置作業教學反思本課題是學生第一次親自動手制取物質,要求規范的操作對以后的實驗教學至關重要。在實驗中學生都比較感興趣,并能按照操作規定制取氧氣。結合前面的學習驗證氧氣的性質都有明顯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動手實驗的欲望。課題3 制取氧氣(第二課時)伊川縣酒后鎮第一初級中學 趙運濤電話: 1583855169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