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熱點專題:學會交往,學會感恩背景材料: 材料一:未來社會需要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和活動能力,然而今天我們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出生那時起就生活在一個“獨立王國”似的單元內,是這個“王國”里的“小皇帝”,他們什么都不缺,恰恰缺乏與人交往、合作的機會。他們身上或多或少地有著不良的習性——不合群。如:有的孩子比較自私,不讓別人碰他(她)的東西;有的孩子有點霸氣,愛發小脾氣;也有的孩子不愛說話,見人就臉紅,害羞靦腆等表現,這些不良的習性將阻礙著他們今后的社會活動。材料二:2011年7月2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區,兩歲女童妞妞從10層高樓墜落。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踢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令她當場昏迷,左手臂多處骨折,但也挽救了妞妞的生命。 這驚險的一幕,感動了億萬人,網友們贊譽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更有人稱她是“英雄”。 近日,本報專訪吳菊萍。這個有一個8個月大孩子的普通媽媽,不認為自己是英雄。她說,“我只是恰好碰到了”。面對撲面而來的贊譽和獎勵,她覺得,“像做夢一樣,有點不真實”。材料三:個人的成長離不開他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們的沒一點進步,都凝聚著無數人的關愛。在家里,有疼愛我們的父母,在學校,有關心我們的老師和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的同學。我們的成長有著越來越好的社會環境。材料二:2012年5月8日20時38分,在佳木斯市勝利路北側第四中學門前,一輛客車在等待師生上車時,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致使車輛失控撞向學生,危急之下,教師張麗莉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被碾到車下,造成雙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另有4名學生受傷。【知識鏈接】第十課假如我是你(要明確:主要復習交往中的優秀品德:每一種優秀品德按“是、為、怎”復習(側重于怎);通過情景判斷如何培養優秀品德。下列考點必須牢記P76(平等與尊重)、(寬容與理解)、(關心與互助)、(負責與合作)是成功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是文明交往的內在基礎。10-1、在交往中應怎樣對待他人?(或交往中的優秀品德/基本原則)P76(1)要平等待人(2)要尊重他人(3)要寬容待人(4)要理解他人(5)要關心和幫助他人10-2、要平等待人P76-77為什么 (1)《憲法》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平等待人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社會交往、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本前提。10-3、要尊重他人為什么(1)受到尊重是人內在的精神需要,只有尊重他人,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2)相互尊重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是應具備的優秀品質。怎樣做(1)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生活方式等 (2)不嘲笑、諷刺、輕視他人10-4、要寬容待人P79-81為什么(1)寬容待人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2)因為寬容我們的社會和人生變得更加美好、和諧怎樣做(1)要有寬闊的胸懷、豁達大度的氣量。(2)寬容不等于無原則的縱容。寬容是在不違背原則的基礎上的求同存異(寬容包括: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對同學優點不嫉妒;對別人缺點不苛責10-5要理解他人P81-82為什么?(1)理解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成功交往的秘訣,是學習進步、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條件。(2)理解是內在需要怎樣做(1)學會理解的關鍵是學會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6、要關心和幫助他人(聯系九年級第九課《我們的關愛》為什么只要相互關心,世界就會充滿溫馨充滿愛。美好生活離不開人與人的相互關心和幫助。怎樣做:在他人需要幫助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八上 第一課 走進父母 P2-15▲1-1為什么要孝敬父母?P2-4①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教給我們知識、技能和做人的道理。②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③孝敬父母既是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④在現代社會,孝敬父母是基本的道德規范。▲1-2怎樣孝敬父母?P4①孝敬父母體現在日常生活中。②要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認真學習,踏實做人。③要體諒父母和家庭的困難,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④要親近、關心和幫助父母;在衣食住行上首先想到父母;主動承擔家務勞動。⑤要贍養父母。不僅在物質上更要在精神上關心父母。▲1-4我們怎樣同父母建立和諧親子關系?(或怎樣解決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和沖突?)P11第一:主動與父母溝通,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理解我們的愿望第二:從內心尊重父母,接受父母正確的意見和的建議第三:了解父母,關心父母,給予父母更多的精神安慰第四: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態度,克服逆反心理第五:妥善處理尊重父母、孝敬父母與幫助父母的關系1-3代溝產生的原因?(或青春期為什么我們會與父母產生代溝? )P6①自我意識和自尊心不斷增強,獨立性越來越強。②我們與父母在知識水平等方面存在差異,是矛盾產生的重要原因。③我們與同伴之間越來越密切的關系使我們與父母的親情關系變得相對疏遠 。④我們執拗、對立、反抗的逆反心理,加劇了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強調P8我們執拗、對立、反抗的心態是逆反心理。危害:加劇了與父母之間矛盾和沖突歸納:正面材料:2012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孟佩杰的事跡,你有何感悟 (1)是孝敬父母的表現(2)為什么+怎樣孝敬父母?(3)怎樣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八上第二課 理解老師一、下列考點必須牢記:1.為什么尊敬老師?(1)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教師的貢獻值得我們尊敬。(2)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現代,全社會都在提倡尊師。 2、怎樣尊敬老師?(1)體現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2)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努力達到老師的要求(3)感激老師的關心和教育(4)與老師交往時要謙虛、恭敬,有禮貌(5)關心、體諒和幫助老師。3、新型師生關系特點?新型的師生關系,即平等、民主、互相尊重、和諧和互助的師生關系。 4、怎樣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1)客觀認識初中時期師生關系的特點,擺正自己的位置,在追求獨立自主的同時,自覺接受老師的指導。(2)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3)了解老師的優點和長處。(4)理解和寬容老師的缺點、過失。(5)樂于與老師交往并虛心向老師求教。【專項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濟南市最年輕的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孫昊,八年如一日的幫助殘疾同學,他說:“只要能夠幫助他人,不受表彰也快樂!”這告訴我們:C①人與人需要相互關心幫助 ②關心幫助他人能夠得到心靈的坦然和快樂 ③當別人有困難時我們應該主動伸出援助之手 ④每個人都能得到他人關心與幫助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人際交往的五個智慧》引起許多網友追捧。提到人際交往要做到“理解萬歲、換位思考、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D )①理解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我們的內在需要 ②學會理解的關鍵是學會換位思考 ③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會使人際關系更加融洽 ④在付出的同時,我們要得到回報,這樣人際關系才和諧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3、人與人之間進行社會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基本前提是AA、平等待人 B、尊重他人 C、寬容待人 D、理解他人4、北京大學2012年“校長推薦制”規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薦”。負責人:“不孝敬父母是能否獲得推薦的底線。如果不孝敬父母的人被推薦,就沒有盡到教育者責任。”說明①在現代社會,孝敬父母同樣是基本的道德規范 ②孝敬父母的學生,就會被北大錄取③孝敬父母是北大的新規定 ④教育的責任是要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①④5.觀察右下角漫畫《心病》,孝敬父母,我們子女應該 ( )A.真心關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B.不讓父母難看、不給父母丟臉C.多給與父母一些物質方面的贍養D.對父母有禮貌,不向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6.“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朝孟郊的這首詩說明了 ( )A.不孝敬父母是違法的B.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唯有以金錢來回報C.養育子女是父母的責任,我們不需要報答D.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 最真摯的愛7.一天,周強放學回家,主動幫父母做家務。父母回家后,看見他沒有做功課便訓斥他。這時,周強應該 ( )A.從此只管學習,不再做家務 B.向父母解釋,說明道理C.扔下東西就走 D.和他們大吵一頓8.當我們與父母發生矛盾時,應該采取的正確做法是 ( )A.不與父母論對錯,將自己的想法悶在心里 B.不理睬父母,做自己愿意做的事C.一切服從父母的意見,聽從父母的教導 D.不頂撞父母,主動與父母溝通9.小芳的父母經常私拆小芳的信件,為此,小芳感到非??鄲?。于是小芳采取了幾種對策,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向父母說明,他們這樣做是違法的 ②認真地和母親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和看法③尋求老師的幫助,做母親的思想工作 ④不再和母親說話,以示抗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當我們與父母發生沖突和矛盾時,我們需要克服的做法是 ( )①做出必要的讓步和道歉②對他們不理不睬,冷眼相對③以強硬的態度頂撞,以粗暴的舉止反抗④采取極端的方法來處理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11.下列行為屬于不尊重老師的是 ( )①老師彎腰向小霞解答問題,小霞起身讓座 ②小郭見到本班老師熱情招呼,而碰到別班老師卻不理不睬 ③小明把老師的批評當耳旁風,還在背后給老師起綽號④小萌上數學課時看漫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尊敬老師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師的勞動。尊重老師勞動的表現有 ( )①上課精力集中,積極動腦 ②主動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③作業馬虎潦草④ 課堂上和同學開玩笑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13.老師指出小明的缺點和錯誤,要求小明改正,但小明感到老師講的與事實不符。在這種情況下,小明可以 ( )A.當面頂撞老師 B.老師講老師的,我講我的,不用羅嗦C.只管點頭稱是 D.實事求是的講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與老師進行溝通、14.你對某一老師的上課方式不太喜歡,這時應 ( )A.從此以后拒絕再聽,以示抗議 B.找老師交換意見,請他進行指導C.勉強聽著,反正能聽多少是多少 D.抓住各個時機與老師唱對臺戲二、非選擇題1、楊強在班上有威信,深受大家喜愛。談到原因時說:“最根本是平等待人。別人請我幫忙,答應就努力做到,不輕易許諾。當與同學有不同意見時,我從不強求,也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1)請你說說楊強為什么深受大家的喜愛?(2)成功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有哪些?(3)從上述材料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感動中國人物孟佩杰,5歲,生父車禍離世,生母將其轉送;8歲時,養母半身不遂,養父為逃避生活離家出走……自此,小佩杰在努力完成學業的同時,獨自照顧起了養母的生活起居,12年不離不棄。2009年,佩杰被臨汾學院錄取,便“帶著母親上大學”,繼續悉心照料養母。(1)孟佩杰的哪些優秀品質值得你學習?(或從她身上體現了哪些優秀品質 )(2)請結合其中一種優秀品質,談談你打算如何向她學習?并說明理由 (或你從中受到什么啟迪(啟示) 3、八年級(2)班小威同學的在自己的微博中寫道:“不知什么時候開始,我覺得自己像一只關在籠子里的小鳥!父母根本不懂我的心,苛責多于鼓勵,現在,我和父母要么互不搭理,要么就是吵吵鬧鬧。這究竟怎么了,我到底該怎么辦?”(1)你認為小威同學的這種感覺反映了什么問題?請簡要分析原因。(2)小威到底該怎么辦?請你給他支招。4、田夢是活潑初中女生,學習成績不錯,但老師們覺得她犯了錯強詞奪理;田夢在家里經常氣得媽媽掉眼淚。作為同齡人,運用所學知識,教給田夢如何與父母、老師相處 (10分)5、(2012.濟南中考)五、學習感人事跡,榜樣引領成長“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孟佩杰,8歲時,養母因手術失敗而半身不遂,養父為逃避生活重擔離家出走。從此,孟佩杰就開始承擔起侍奉癱瘓養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學之余,她要買菜做飯,替養母洗漱梳頭、換洗尿布,幫養母做200個仰臥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鐘。她在照顧養母的同時,努力完成自己的學業,2009年被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錄取,帶著養母上大學,繼續悉心照料養母。她說:“人要追求快樂,我苦不苦,苦,但我要在苦中創造快樂,苦中求樂。”孟佩杰侍奉癱瘓養母不離不棄的事跡感動了中國。那么,同樣身為兒女的我們,應該怎樣孝敬自己的父母?(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