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金剛石 石墨和C60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⒈ 知道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質,同種元素也可形成不同物質,了解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單質。⒉ 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⒊ 知道碳單質的化學性質,并能根據碳單質的物理、化學性質開發其不同的用途。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金剛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質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通過木炭、活性炭對紅墨水的吸附實驗,學會用對比實驗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古人用碳或墨作的字畫久不褪色的事實,和升高溫度碳也能發生化學反應的實驗探究,使學生明白物質化學性質的活潑與穩定是相對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C60、碳納米管的發現及研究的介紹,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通過對碳的不同單質有不同用途的討論探究、體會物盡所用,人盡其才的道理。教學重點:金剛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碳的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教學難點: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碳跟氧化銅等金屬氧化物的反應表明碳具有還原性。課時安排:二課時教學過程:[引言]:什么叫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嗎?(如O2和O3、紅磷和白磷),也就是說同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種單質。碳元素就能組成不同的碳單質,如:金剛石、石墨等。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由碳元素組成的這幾種不同的碳單質。[板書]:一、碳的幾種單質:⒈ 比較金剛石和石墨的性質和用途:[講述]:請你們閱讀課文并完成下表:金剛石 石墨外觀 無色透明正八面體狀晶體 深灰色磷片狀固體硬度 硬度大,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 質地軟,自然界中最軟的礦物之一導電性 無 良好導熱性 良好 良好用途 鉆頭、刻刀、裝飾品 電極、鉛筆芯、潤滑劑[提問]: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見過金剛石嗎?[講述]:1. 金剛石結構:每個碳原子周圍有4個碳原子,碳原子間的距離相等,原子之間組成一個強有力的整體,碳原子在空間構成連續、堅固的骨架結構。2. 石墨結構:碳原子同相鄰碳原子的距離不相等,離得較遠的兩個碳原子間的拉力較弱,易斷裂,呈平面層狀結構。[提問]:①鉛筆里含鉛(Pb)嗎 (鉛筆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作畫用的鉛筆常用 “6B”的;涂答題卡的鉛筆常用 “2B”的;寫字用的鉛筆常用“HB”的;制圖用的鉛筆常用 “6H”的。) ② 請用手指在鉛筆芯上研磨幾下后,你有什么感覺?這說明石墨具有什么性質?為什么能用石墨制作鉛筆芯?(因為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屬光澤、不透明的細磷片狀固體;石墨很軟。) ③ 在不同型號的鉛筆中, 誰最硬? 誰最軟?誰含的石墨較多? ④ 自行車淋雨后,車鎖常會出現不易打開的現象。如果在鎖內注油潤滑,開鎖后的鑰匙上沾滿油污,不便攜帶。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板書]:⒉ C60:P105頁[板書]:除了以上碳的單質外,生活中我們還常用到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它們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木炭是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木材制得的具有疏松多孔結構的固體,其表面積很大,如果將1㎝3 的木炭的表面積平鋪開來,約有一個標準足球場那樣大,因此常用其作吸附劑。活性炭是把木炭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加強熱,并不斷通入水蒸氣制得的,因此其吸附能力比木炭的更好,常用來凈化各種氣體或液體,如:作食品脫色劑、防毒面具等。[板書]:⒊ 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物理性質)(依據?)[講述]:炭黑是和種黑色粉末,由含碳有機物不完全燃燒或加強熱分解制得,可用于制造油墨、油漆、鞋油、顏料及橡膠輪胎的填料等。焦炭主要用于冶煉金屬。[資料介紹]:高新科技—— 納米碳管: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材料,它是石墨中一層或幾層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籠狀“纖維”,內部是空的,外徑只有幾納米到幾十納米。這樣的材料很輕,很結實。它的密度是鋼的1/6,而強度卻是鋼的100倍。用這樣輕而柔軟、又非常結實的材料作防彈衣是再好不過的了。如果用納米碳管做繩索,是惟一可以從月球掛到地球表面,而不被自身質量所拉斷的繩索。如果用它做成“地球——月球”乘人的電梯,人們在月球定居就很容易了。[提問]:以上這些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碳單質,為什么它們的物理性質存在這樣大的差異呢?(是因為構成這些單質的碳原子排列不同的緣故。)由此可見,物質的性質是由物質的結構決定的,而物質的性質又反映了物質的結構。[小結]:通過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作業]:課堂練習:教材P109—11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