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實驗室中制取CO2的反應原理:探究實驗室中制備CO2的裝置:了解實 驗室中制取氣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過程與方法】能合理使用課堂資料,會利用這些資料設計和改進實驗方案,并設計裝置進行制取和收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問題的討論,培養學生求實、創新、合作的科學品質;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體驗探究成功樂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續不斷的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采用活動與探究的方式研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儀器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2.教學難點:從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出發,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教學方法:啟發探索法:講解、討論、實驗的引導探究教學流程框圖:六、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入 課程引入:【游戲:猜猜看】根據教師提示的內容,猜一下描述的是哪一物質?多媒體展示,她能給大地帶來勃勃生機;她讓我們走進夢幻世界;她有鬼斧神工;面對危險她奮不顧身撲向烈火;請同學們大聲的說出這是哪一物質?提問:既然二氧化碳有這么大的用途,實驗室如何制得一瓶二氧化碳氣體呢?引出二氧化碳制取課題。【板書】: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學生根據老師的描述,大膽猜測,并進入學習情境中。 既是為了引課,也是為了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在任務驅動下,為探究二氧化碳的制法作好鋪墊明確討論內容 傾聽,并明確本節學習內容 通過簡單明了的文字,告知目標,引起注意,并明確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探究一藥品的選擇 列舉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能寫出化學方程式的寫出化學方程式。鼓勵學生利用“頭腦風暴”法,搜索盡可能多的反應。 通過投影,將學生寫好的反應投出來,并提問“在這些化學反應中,你們會選擇哪一個用來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呢?” 學生積極思考學生的可能答案。 學生分析是否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回答,并說明理由。 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初步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尋找出可能適合的反應藥品。培養分析問題評價實驗方案的能力、練習化學方程式書寫、培養綠色化學的理念、初步形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反應原料的選擇思路。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藥品選取原則是:①選用的藥品反應條件是否容易達到;②選用的藥品產生氣體速率要適中;③選用的藥品是否廉價易得。根據這些原則,確定剛才寫得哪些適合呢?組織學生實驗,探究哪組藥品最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固體藥品:碳酸鈉粉末、碳酸鈣粉末、大理石(石灰石);液體藥品:稀硫酸和鹽酸利用點滴板,進行分組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大理石(石灰石)反應停止的原因:生成物硫酸鈣為微溶物,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鹽酸的接觸,反應停止。【板書】制取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4-6人一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組實驗,并記錄和觀察實驗現象。學生總結實驗現象:碳酸鈉粉末與兩種酸反應均產生大量氣泡,反應劇烈;碳酸鈣與硫酸反應快速產生氣泡;與鹽酸反應快速產生大量氣泡;石灰石與硫酸,開始有氣泡產生,反應緩慢并停止;石灰石與鹽酸反應反應速率適中,產生大量氣泡。根據藥品選取原則總結最適合的藥品:大理石(石灰石)和稀鹽酸 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實現由特殊到一般的轉化,潛意識地培養認識規律的一般方法。 對比實驗是化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將對比試驗微型化不僅節約藥品,實現綠色化學的理念,而且現象清晰,學生的參與度強。并且自己對比對于實驗室制取氣體藥品的選擇更具有說服性。實驗裝置選取的探究 我們選擇了合適的藥品,那么制取二氧化碳需要什么裝置呢?選用什么樣的發生和收集裝置,播放課件“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中的發生裝置。A.固-固加熱型B.固-液不加熱總結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氣體發生裝置的依據::根據反應物的狀態根據反應的條件【提問】根據二氧化碳制取原理,發生裝置應該選取?【板書】固-液不加熱型 學生跟著教師積極思考以下問題: 思考問題: 選取什么樣的發生裝置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 通過對氧氣制取的復習,為突破教學難點做好鋪墊。氧氣制取學生已經非常熟悉,由已有知識為平臺搭建新的學習內容,對于學生的學習大有裨益。引導學生回憶,實驗室收集氣體的方法有哪些并總結: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 向下排空氣法【提問】每種方法適用的條件是哪些?【組織學生討論】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板書】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 學生總結每一種方法的使用條件: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不與水反應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向下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并據此總結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 對于二氧化碳學生并不陌生,他們能夠根據生活中的經驗明確其水溶性,不僅利用生活解決化學知識,而且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裝置 請同學們根據這些實驗儀器,自己設計制取二氧化碳整套裝置,并分析優點 學生自主分組討論并積極思考回答化學是什么的問題 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學生綜合運用本節課內容,并總結升華學習內容。驗證氣體 與學生共同探討以下問題:1.如何驗證制得氣體是所要制取氣體? 2.怎樣證明集氣瓶收集滿二氧化碳?3.收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如何放置?【板書】驗證方法:澄清石灰水 小組討論,并回答教師提問澄清石灰水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 口,若木條立即熄滅,則證明其他已經集滿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正放在桌面上 完善本節課學習內容,實現知識綜合利用。制取氣體 將課前準備好的裝置,請一名同學親自動手為大家展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完整過程,包括檢驗和收集全過程。 學生動手實驗,并注意觀察現象 感受實驗的魅力與神奇,堅定學習的信心。拓展知識課后作業 組織學生完成習題并課堂總結 完成習題,并遷移拓展 提高學生的學習的愿望,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為下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并且學生通過實驗更加深刻的理解化學的科學本質。七、板書設計:課題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反應原理和原料的選擇:原料:石灰石(大理石)(塊狀)、稀鹽酸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實驗裝置的選擇:三、驗證方法:澄清石灰水八、教學反思化學課程改革倡導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強化評價的診斷激勵與發展功能。教師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教學活動的設計要在學生最近發展區,要有針對性;另一方面還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探索與發現,反思與創新,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和交流的機會。本課題是新課標教材中的一個亮點,和原教材中“二氧化碳的制取”不同的是增加了“研究”一詞,所以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突出了研究的成分,增加了學生探究活動。本課題學生的活動時間占2/3以上,學生的實驗有三塊內容,一是制取二氧化碳所選原料的探究;二是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裝置的探究;三是如何驗證氣體是二氧化碳氣體。在制取二氧化碳所選試劑的探究活動中,學生都能完成六組實驗并從中選擇塊狀石灰石與稀鹽酸一組物質,對為什么選擇這樣一組物質,學生從直觀的實驗現象中得出了比較明確的答案,同時還發現粉末狀固體物質較塊狀物質與酸溶液反應速率快等等,得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第二塊探究內容是重頭戲,涉及到裝置的設計、改進等,用時較多,盡管學生設計的裝置中有不少的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有的不具有可操作性,但學生在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人興奮不已,課堂上學生的投入程度和表現出的主動性是很平時很少見的。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運用了新課程理念,學生自主學習得到了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創置問題讓學生討論,適當點撥指導,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的處于亢奮狀態,水到渠成,在學生的做做、想想、說說、議議中愉快地完成本課研究。但是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也感到有兩點不足:一是學生實驗中對取用物質的量的要求沒有著重進行說明,做為對比實驗這是不可取的,對比實驗應該盡可能創設相同的條件;二是時間安排略顯倉促,對學生設計的裝置點評時間較少,不能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對自己設計的裝置進行說明。引入“猜猜看”游戲問題引出實驗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探究一制取藥品的選擇探究二裝置的選擇制取裝置的選擇收集裝置的選擇驗證方法動手實驗實戰練習探討驗證氣體的方法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課堂知識遷移固液不加熱型向上排空氣法明確討論內容:1. 選擇什么藥品,即確定制取氣體的化學反應原理?2. 使用什么樣的實驗裝置?3. 如何驗證制得氣體是所要制取氣體?帶孔小藥瓶帶孔小藥瓶U形管具支燒瓶干 燥管發生裝置:固-液不加熱型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