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課題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小南頭中學 徐冬梅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掌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裝置的選取、操作步驟,檢驗、驗滿及收集。2 初步懂得所選藥品、裝置的原因。3 提高和鍛煉學生收集加工簡單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學會通過已經掌握的知識和實驗技能類比歸納出氣體制取的過程和方法,通過學生學生自學討論、實驗方案、動手實驗、鞏固提高等合作式學習,使學生參與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中,充分讓學生認識體會過程性的學習,使學生逐漸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1 繼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激發和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2 通過合作和實驗活動,培養學生求實、創新、嚴謹、合作的科學品質,集體協作的團隊精神。重點、難點:1藥品選用、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設計選擇、 操作步驟順序。2二氧化碳的檢驗、驗滿。3二氧化碳和氧氣制取實驗及相關性質比較。4.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備的化學方程式的反應本質理解,方程式的正確書寫應用。教學準備:教師準備:七組藥品和實驗儀器,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1.閱讀課本,對本節課進行預習教學方法:分組合作學習法,實驗探究法。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入)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第六單元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既然是“研究”我們按什么思路進行的呢? 1.選擇藥品原理。2.選擇制備裝置。3.選擇收集方法和裝置。4.確定實驗步驟和驗證氣體的方法。 (檢查預習效果) 課堂前5分鐘用實物投影展示選取分組學習實踐的結果。 重點歸納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藥品的基本原則,總結為四項基本原則:價廉物美、簡便易行、安全無害、速度適中。 一個中心:只有一種氣體生成。(便于后面學生的理解應用) 在課前的學生準備預習活動中,明確任務: 1.學習小組的建立和職責分配。 2.學生的課前預習任務的完成組長的檢查打分,向教師反饋信息。 學生組長在課前選取本組預習最優秀的學生的學案,給教師選擇講評。選中的同學有加分。 學生課堂及時訂正。 根據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藥品的基本原則展開小組討論,修正答案,再大家共享。其中對否定的理由學生大多可能表達有欠缺,而碳酸鈉和石灰石的不能說明選擇原因可以引導進入后面實驗來進一步說明鞏固。 要使學習小組的分工與合作行之有效,就必須讓學生明確自己學習的內容和實際學習的思路安排,讓學生做有準備的學習。 實物展示學生預習的成果既可以看出學生的前面的基礎不足,教師加以修正;展示學生的自學效果,教師適當的表揚和加分,可以推動榜樣的作用帶動小組學習。 盡可能讓學生自己排除部分反應機理,縮小范圍,為后面的藥品選擇打下鋪墊。一: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氣體藥品的選擇探究實驗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過渡)在討論反應的選擇過程中一些同學感覺燃燒類的原料不選擇,因為存在燃燒不充分的情況,還原氧化物的條件高用時長成本高,而碳酸鈉和石灰石卻說不清,那么我們就通過實驗來自己找出原因吧。 (引導)學生觀察藥品物理性質差異,發現找出藥品的成分差異。設計控制變量的實驗方案,完成實驗,對比現象的差異,分析不同藥品的形態和成分對反應的速度的影響關系。 (學生活動探究實驗1) 提出問題:碳酸鈉和石灰石哪一種固體更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1) 觀察藥品的顏色和狀態: 碳酸鈉是白色粉末,石灰石是黑色或者白色的塊狀固體。 2)找出藥品的物質類別: 碳酸鈉是化合物,石灰石是混合物。 3)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注意控制變量法在學生實驗方案中的體現) 4)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得出結論。 歸納學生的產生二氧化碳的反應幾種類型,將學生不易說清的碳酸鹽與稀酸的反應突出出來,形成疑問,進而自然過渡到實驗探究區別,使學生在實際實驗中自己歸納結論。同時,第一個探究實驗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從外到內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現象的差異原因。(引導)我們已經通過實驗歸納出固體選擇石灰石更合適因為含有雜質和塊狀固體的外形,所以石灰石有在速度上更適中價格便宜的優點,那么選擇稀鹽酸還是稀硫酸合適呢? (分析)書寫化學方程式 CaCO3+H2SO4=CaSO4↓ +H2O+CO2↑ 歸納用稀硫酸反應開始時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薄膜,會附著在石灰石的表面,使它不能接觸到稀硫酸,阻止反應繼續進行。 (學生活動探究實驗2) 提出問題:稀鹽酸和稀硫酸那一種酸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1) 觀察藥品的顏色和狀態:稀鹽酸和稀硫酸是無色液體。 2) 找出藥品的物質類別分別是:稀鹽酸和稀硫酸是混合物。 3) 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4) 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得出結論。 由于有實驗一的經驗,學生的觀察藥品和實驗方案的描述都更準確快捷,在學生的成功的喜悅中,化學的魅力深入人心。(給予信息)——鹽酸的自述 我叫鹽酸,想和大家交個朋友,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無色的液體物質,你一開門就可以聞到我的刺激性氣味,如果我是在很濃的時候,還會在開門的時候形成很多白霧呢。此時我感覺自己如同仙女下凡一般!嘿…嘿…嘿 (小結)實驗室選擇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優點是什么?其方程式書寫的規律講解。 (討論)稀鹽酸和濃鹽酸那一種酸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學生聽了自述非常開心。 迅速回答出由于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導致制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純。 學生根據選擇藥品的基本原則來總結學習的知識。 通過給予信息的形式使藥品的選擇更全面,學生可以適當輕松一下心情,為后面的實驗做好緩沖。 合理總結,重點講解方程式書寫。二.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方法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過渡)藥品已經選擇好了,那么選擇什么發生裝置和如何組裝? (引導)通過課本的歸納引導學生總結選擇發生裝置的依據,再應用二氧化碳氣體的發生裝置的準確選擇,并且類比氧氣。 通過學生回答課本P110的性質對比表,找出二氧化碳氣體的收集方法與氧氣形成對比。 (實驗安排)二氧化碳氣體的實驗室制取裝置的組裝完成的組長負責舉手,反饋學生實驗完成狀況,便于管理,加分激勵。 (引導)學生根據氧氣的實驗經驗討論總結二氧化碳的實驗步驟、驗滿方法和檢驗方法。 (實驗)安排在完成二氧化碳氣體制備后各組組長上來拿一瓶空氣回去,在同學們不注意時,與新制的二氧化碳氣體弄混,營造出特定的鑒別氣體的情境,鼓勵學生小組討論不同方法鑒別。 (總結)制取二氧化碳實驗中的驗滿和檢驗的區別。 (閱讀課本) : 1.學生歸納選擇發生裝置的依據是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 2.請同學回答書P110二氧化碳和氧氣制取實驗和相關性質的比較表格。 3.選擇收集裝置的依據是氣體的溶解性和密度與空氣的比較。 (動手實驗): 請各組同學組裝出一套二氧化碳制取的裝置。 (討論):學生分組討論制取 二氧化碳氣體步驟,驗滿和檢驗方法。 (動手實驗): 1)各組同學動手實驗并且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氣體。 2)各組同學動手實驗檢驗出不同集氣瓶所裝的無色氣體是什么氣體。 安排學生形成氣體的發生和收集的思考依據,再依托學生的已經具有的氧氣的制備經驗舉一反三應用到二氧化碳的制備,包括實驗儀器的合理選擇、實驗儀器的正確安裝組合 等。實現學生在動手動腦過程中獲得實驗技能的熟練應用,實現激發學生溫故知新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的提高。 合理安排,創設情境,引發思考,實踐檢驗,歸納總結,對比區別。三.知識總結和實驗反思(課堂總結) 你們今天快樂嗎?因為你們實驗各組同學都成功的進行實驗的探究和二氧化碳氣體的制備和檢驗,那么,學習的效果如何?請完成學案上的“學完本課題你知道什么?” (實驗反思) 1.為什么在做制備二氧化碳時有的組多次驗滿,但始終燃著木條不熄滅?原因可能有哪些? 2.如果檢驗二氧化碳氣體可不可以使用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觀察到木條熄滅就可以得出該氣體是二氧化碳的結論 3.如果倒入石灰水來驗滿氣體二氧化碳可以嗎 如果不可以,你有沒有改進的辦法 (反饋)學生不看書填寫表格展示當堂實驗效果。完成后由組長評分,完成分組實驗表。 實驗室的制法二氧化碳原料(狀態)原理(方程式)發生裝置 (特點)收集方法驗滿方法檢驗方法(作業) 請同學們回去完成實驗反思,并且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的需要質疑的地方。 通過學生合上書自己默寫知識要點,來檢查學生的學習和活動的效果,可以讓學生大膽質疑,留下反饋的不同聲音,為個體的不同發展留下空間。 。板書設計課題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裝置特點:固體液體直接反應操作步驟:(略)檢驗: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是否變渾濁驗滿:燃著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是否熄滅2 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的確定:固體和固體反應物的狀態 固體和液體發生裝置 液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否需要加熱、加催化劑等)密度比空氣的大—— 向上排氣法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的小—— 向下排氣法收集裝置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不與水發生反應)教學反思:班級學生的性格特點要把握好,是整體表現為外向活躍而思維開闊,還是內向沉穩而思維狹窄……。教師要根據班級性格特點的不同,合理定位,安排好學習流程,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共同探究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適應并且喜歡合作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