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請認真觀看視頻并說一說該法對食品浪費行為的處罰力度怎么樣?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9.2 法律保障生活①通過學習激發法律知識學習的熱情,增強法治意識和法律觀念,培養遵紀守法的好習慣②通過學習知道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懂得法律規定的權利不容侵犯,法律規定的義務必須履行。③通過學習明確法律的特征,體會法律是我們的“保護神”。自學課本P89—94,找出本課關鍵詞1法律的特征34怎樣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的作用2法律與道德的聯系學習目標(2分鐘)一、法律的特征“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為我們提供安全、有序的生活環境。這三幅圖片所涉及的規則相同之處在哪 它們的共同點:都是行為規范,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道德校規校紀法律產生方式 調整對象范圍 實施手段 共同點法律道德 校規 校紀 國家制定或認可自然形成約定俗成學校或有關部門(教育行政機關)制定全體社會成員普遍適用全校教職工及學生國家強制力輿論、習慣、信念批評教育、行政力量、自覺遵守三者都是行為規范,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從產生方式、實施手段、調整對象和范圍方面,討論法律與道德、校紀校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完成上述表格。【做一做】比一比,填一填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習主席的話指出了1、法律和道德的共同作用什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潤人心。 ——習近平法律與道德的共同點:法律、道德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探究活動思考:材料體現我國的立法機關是什么?維護國家安全,全國人大表決通過國安法為了解決香港特別行政區國家安全風險日益凸顯的突出問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未定,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維護國家安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法律的特征法律的特征2.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將“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條文當中。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認可國家制定是指特定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訂法律、修改或廢止現有法律的活動。國家認可是指特定國家機關根據實際需要,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上早已存在某些習慣、道德規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動。制定我國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法律制定后,是如何保證實施的?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探究一:法律的特征整治電動車亂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國家強制力國家強制力主要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它的運用必須以合法為前提。 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P92警察法庭監獄軍隊國家強制力法律的特征2022年4月21日,據最高檢消息,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傅政華涉嫌受賄、徇私枉法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徇私枉法罪對傅政華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政知君注意到,傅政華是十九大后,首個涉嫌徇私枉法罪的“老虎”公開資料顯示, 傅政華從北京市公安局普通偵查員做起,一步步做到了后來的公安部常務副部長、司法部部長。探究二:法律的特征徐厚才,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涉嫌受賄犯罪令計劃,中央統戰部部長,賄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濫用職權罪郭伯雄,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涉嫌受賄犯罪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2、法律的特征①②③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最主要的特征)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下面三幅漫畫什么告訴了什么?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進一步說明了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課堂筆記3、如何理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①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平等地享有權利)②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平等地履行義務)③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平等地適用法律)二、法律的作用《旅游法》第十三條 規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應當愛護旅游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游文明行為規范。法律的規范作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對于刻畫、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文物、名勝古跡的行為,可處警告或2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在我國,行人違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各地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對行人闖紅燈行為處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罰款。法律的規范作用有人認為,對上述行為可以進行說服教育,沒必要進行法律處罰。你的看法是什么?法律的規范作用道路交通安全法我國各地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對行人闖紅燈行為處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罰款。反食品浪費法第二十二條 禁止制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思考:在社會生活中,還有哪些法律保護著我們 法律有什么作用?旅游法第十三條規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應當愛護旅游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游文明行為規范。①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2021年全新修訂思考:新《食品安全法》對生產者、經營者有什么作用?對消費者又有什么作用?禁止將劇毒、高毒農藥用于瓜果、蔬菜、茶葉和中草藥材等國家規定的農作物。違者將由公安機關給予拘留處罰。消費者買到問題食品,首先可以向食品經營者索賠,如果第三方平臺不能提供食品經營者真實姓名,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就由第三方平臺先賠償,然后由第三方平臺自己想辦法找經營者追償。生產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標示。否則,最高可處以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權利義務②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遇到生活中的糾紛,應如何處理?(2)保護作用:③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31日,在撲火行動中,受風力突變的影響,林火爆燃,最終導致27名消防員和3名干部群眾犧牲。事發后,有一個賬號名稱為“龍卷風等你”的30歲男子,在網絡上發布多條侮辱四川因公犧牲消防員的言論,造成惡劣影響。最后,因該男子犯了尋釁滋事罪,被公安局刑事拘留。4.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規范作用:①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②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2)法律的保護作用:③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是我們的“保護神”。拓展空間現代社會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過法律來解決,法律是萬能的。觀點錯誤。法律具有局限性,它只負責調節一小部分社會關系,還需要道德、規章制度進行補充。法律具有滯后性,這個觀點夸大了法律的作用,與現代法治精神背道而馳。特征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作用規范作用保護作用: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平等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③法律適用平等①法律規定我們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②法律讓我們懂得可以做、應該做、不應該做什么;③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9.2法律保障生活課堂小結1.2022年4月21日,據最高檢消息,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傅政華涉嫌受賄、徇私枉法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徇私枉法罪對傅政華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這主要體現了( )A. 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 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 法律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D. 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D2.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村全面發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21年4月29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材料表明(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國家通過立法保障鄉村振興③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④國家通過執法推進依法治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3.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杭州某商店因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受到罰款一萬元的行政處罰。這表明(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②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③未成年人受特殊關愛和保護 ④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4.2020年3月18日, 白某進入某銀行大廳內準備辦業務,但沒有佩戴口罩。銀行工作人員勸阻無果后報警。民警到達現場后進行勸阻,但白某仍拒絕佩戴口罩,并且辱罵、威脅民警。最后民警采取強制措施。在強制傳喚過程中,白某用腳踢踹民警,致民警腹部、右肩軟組織損傷。(1)銀行工作人員為何勸阻無果后選擇報警?因為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疫情期間未佩戴口罩出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需要警察等強制力保證實施。2020年3月18日, 白某進入某銀行大廳內準備辦業務,但沒有佩戴口罩。銀行工作人員勸阻無果后報警。民警到達現場后進行勸阻,但白某仍拒絕佩戴口罩,并且辱罵、威脅民警。最后民警采取強制措施。在強制傳喚過程中,白某用腳踢踹民警,致民警腹部、右肩軟組織損傷。案例后續:在法庭上,白某申辯自己是初犯,懇請法官輕判。但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白某以暴力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其行為已構成妨害公務罪,最終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刑法用法律的形式對執勤民警的依法履職予以保護,并避免此事對社會造成更惡劣的影響。(2)即便白某是初犯,法院經審理后仍舊維持原判,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了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即使是初犯,違反法律規定就要受到一定的處罰。2020年3月18日, 白某進入某銀行大廳內準備辦業務,但沒有佩戴口罩。銀行工作人員勸阻無果后報警。民警到達現場后進行勸阻,但白某仍拒絕佩戴口罩,并且辱罵、威脅民警。最后民警采取強制措施。在強制傳喚過程中,白某用腳踢踹民警,致民警腹部、右肩軟組織損傷。案例后續:在法庭上,白某申辯自己是初犯,懇請法官輕判。但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白某以暴力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其行為已構成妨害公務罪,最終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刑法用法律的形式對執勤民警的依法履職予以保護,并避免此事對社會造成更惡劣的影響。(3)請你運用法律的作用的相關知識,談談你的啟發。(小組合作4min)(3)請你運用法律的作用的相關知識,談談你的啟發。①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刑法明確妨害公務罪,能規范我們的行為,為防控疫情營造良好社會環境。②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 刑法為疫情防控中的我們指明了行為準繩。③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對白某依法懲處,能夠保護該執勤民警的合法權益及我們的生命健康權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2 法律保障生活.pptx 整治電動車亂象.mp4 表決通過《反食品浪費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