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空氣的成分(第一課時)【目標分析】知識與技能:1.能說出空氣的主要成分及各主要成分占空氣總體積的體積分數;2.學會用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過程與方法:1.通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探究活動的設計,了解科學探究的程序,培養科學探究、自主學習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和意識。2.通過實驗探究和閱讀,培養求異思維、創新思維的能力和意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初步形成抓住事物間的微小差異做出科學判斷的意識。【重點難點】重點:空氣的組成,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難點: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教學流程】引入課題探究1:證明空氣的存在 探究2:探討空氣成分(包括:空氣的成分;空氣成分的發現史等)探究3:設計“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方案 探究4: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及問題分析。【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活躍氣氛 猜謎語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見來摸不著,無孔不入變化多,動物植物都需要。 交流、猜測回答:空氣 通過師生對話,營造平等、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探究空氣存在,引入課題 1、設問:空氣無色無味,不易覺察,你能列舉實例或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2、追問:空氣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化學上如何測定氧氣的含量?引出課題:空氣的成分 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或舉生活實例,證明空氣確實存在明確本節的學習內容。 課堂從探究開始,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空氣的組成 自學教材第74頁。搶答:1、空氣中含有哪些氣體?分別所占比例。2、在100g潔凈的空氣,所含氧氣約為21g。這句話對嗎?觀察圖片,展示“空氣成分發現歷程”。設問:拉瓦錫得出的結論有問題嗎? 自學,搶答觀察,感受科學家的艱辛歷程。 引導學生在新舊知識經驗之間建立聯系。引導學生敢于向權威質疑。設計“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方案 1、(思路選擇)教師深入一步提出新問題:怎樣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思路一:將其他氣體除去,只剩下氧氣,測定氧氣體積。思路二:只將氧氣除去,然后通過減少的體積來測定氧氣的體積。2、(藥品選擇)選擇消耗氧氣的藥品應注意哪些問題?參考資料:①木炭+氧氣→二氧化碳(氣)②銅 +氧氣→氧化銅(固)③磷+氧氣→五氧化二磷(固)④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⑤鎂 + 氧氣 → 氧化鎂(固)⑥鎂 + 氮氣 → 氮化鎂(固) 3、出示兩套實驗裝置:討論:你能解釋它們怎樣測出空氣成分的? 思考,確定“思路二”相對容易。明確選擇藥品的關鍵考慮:1、能消耗掉氧氣,又不產生新的氣體。2、將空氣中的氧氣全部消耗完。分組討論,說出兩套實驗裝置的原理。 通過設計實驗方案,養成科學探究的良好習慣,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教師實驗,學生觀察。讓學生感受本裝置的環保功能。 觀察實驗現象,討論:1、實驗過程中,注射器的活塞會怎樣移動?為什么?2、本實驗能得到什么結論?3、如果你得到氧氣的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觀察,規范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環保意識。課堂練習知識升華 課堂練習 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當堂訓練,整理思路,達成共識。布置作業 根據今天所學知識,自行設計“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課后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學以致用。 彌補課堂上時間的不足,課外拓展提升,實現知識的升華。課堂小結引發反思 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有哪些困惑? 談個人收獲1、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實驗及注意事項2、空氣的組成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養成不斷進行反思的習慣。板書設計:空氣的成分空氣的組成及體積比氮氣(N2):78%氧氣(O2):21%稀有氣體:0.934%二氧化碳(CO2):0.034%其他氣體:0.002%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思路:測定原理:熱水白磷NaOH溶液(含酚酞)輸液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