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課題2氧氣 課型 新授 主備人目的要求 1.認識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氧氣的化學性質較活潑。2.認識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及一些化學反應現象。3.認識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知道緩慢氧化這一生活中的化學現重點 氧氣的化學性質難點 培養學生主動觀察、思維、動手實驗能力、語言表達的完整和準確性。問題導學 空氣和氧氣如何區分?氧氣的性質如何?氧氣有哪些用途?教 學 過 程 設 計情境導入 :猜謎語 無影無形摸不著, 火焰見它跳的高。呼吸作用它參加, 動物生長離不了。打一物揭示課題:氧氣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一種物質,你對氧氣了解多少?它有哪些性質? 這堂課我們一起來研究?一、氧氣的物理性質【思考】你面前集氣瓶里收集的是一瓶氧氣,你能猜測出氧氣的物理性質嗎?學 生:通過觀察、嗅得出氧氣物理性質:(1)無色、無味的氣體提出問題:在溫度和壓強改變的情況下還是無色氣體嗎 自學教材: 33頁 了解氧氣的其它物理性質師生小結:(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氣大(4)在壓強101Kpa時 熔點(-218 ℃)、沸點(-183 ℃)[板書]氧氣的物理性質補充說明:氧氣不易溶于水,但不是絕對不溶于水,在室溫下,1 L水中只能溶解30 mL氧氣,這對水中動物生存有著重要意義。在改變條件的情況下,氧氣有三態變化。二、氧氣的化學性質【思考】如何證明一瓶氣體是氧氣?實驗2-2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看木條是否復燃。結論:1.氧氣可使帶火星木條復燃;2.木條燃燒越旺,說明氧氣越多。視頻實驗:以木炭燃燒實驗的視頻為例介紹觀察程序,實驗操作注意點。引導觀察反應物質的色、態、味,反應條件和操作,反應生成的物質的色、態、味及伴隨出現的現象,特殊生成物質的檢驗。師生演示:學生代表上講臺,與老師一起配合做實驗,掌握實驗方法。實驗2-3硫在空氣中、純氧中反應的現象。師生實驗:請一位學生上臺與老師一起配合演示實驗以作對比,其他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激勵學生,看誰收集的實驗信息多 教師講解:硫燃燒生成的氣作叫二氧化硫(化學式為SO2),它是污染空氣的主要氣體之一,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二氧化硫,請同學們最好不要燃放它。?[板書]現象: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蘭色火焰,在純氧中發生明亮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一種有剌激氣味氣體,放出熱量。[講述]前面我們學了文字表達式表達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我們同樣可寫出硫燃燒的文字表達式。[板書]反應物是硫、氧氣,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文字表達式:硫+氧氣點燃二氧化硫,左邊是反應物,右邊是生成物,中間用箭頭連接,并注意條件是點燃。【思考】為什么集氣瓶底要放少量水呢?為什么木炭和硫分別在空氣里和氧氣里燃燒的現象不同 它說明了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 進行匯報[總結板書]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實際上是物質與空氣中氧氣反應,由于空氣中氧氣含量較少,所以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劇烈。實驗啟示:1.它說明了氧氣含量越高,燃燒越劇烈。2.也說明了氮氣不支持燃燒。實驗2-4 觀察鐵絲加熱后在空氣中、氧氣中的現象教師:演示實驗,引導觀察。學生:觀察現象并思考,實驗前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鋪一層細沙? 鐵絲為什么繞成螺旋狀?為什么要在下段系一根火柴?【思考】1.檢驗氧氣時,為什么木條在空氣中只看到火星,而在氧氣中卻可以復燃?2.可燃物(能燃燒的物質,如硫、炭等)在氧氣中燃燒和在空氣中燃燒哪個更劇烈?3.在一定條件下,氧氣能與炭、硫、鐵等發生反應,說明氧氣的化學性質如何?教師揭示: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在氧化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提出問題:通過比較幾個實驗的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特點,尋找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學生討論: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并得出可能的結果。[總結板書]:共同點1:都有氧氣參加,都屬于氧化反應。都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2:它們都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這類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氧氣在氧化反應中提氧,它具有氧化性。【思考】1.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之間有什么關系? 2. 氧化反應都是像燃燒那樣劇烈地發光放熱嗎? 過渡:氧氣的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氧氣的性質,播放有關氧氣用途的影片。三、氧氣的用途學生觀看學生小結:氧氣的用途 ①支持燃燒②供給呼吸四、總結全課同學們學完本課,你應該知道:1.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支持燃燒,在一定條件下,能與磷、硫、鐵等物質反應。2.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的反應,叫做化合反應。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氧氣在氧化反應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五、走進生活調查你家及鄰居家在用什么燃料做飯?燃燒過程中能觀察到什么現象?分析各種燃料的優缺點,給家長或鄰居提出合理化建議。化合反應 氧化反應劇烈氧化緩慢氧化氧化反應第 1 頁 共 3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