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分子和原子》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存在。2、能運用分子的性質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和實驗現象。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身邊物質、實驗現象獲取信息,從而運用想象類比、分析歸納等方法處理信息。2、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培養對自然現象、實驗現象的猜測、觀察,分析、交流、表達、總結等探究能力3、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逐步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2、培養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重點:認識分子是客觀存在的,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質。難點:分子的性質。教學方法:啟發式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教學過程:【引入新課】導言:今天的課將把我們帶進一個微觀世界,為我們解開其中的奧秘。板課題:分子和原子【新課講授】(一)科學手段,證實分子是真實存在的。科學技術的進步早已證明,物質確實是由微小粒子——分子、原子等構成的,現在我們通過先進的科學儀器不僅直接觀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還能移走原子。【課件展示】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板書)一、分子是真實存在的(二)閱讀資料,思考交流,引出性質。(板書)二、分子的性質設問:我們以水分子為例,來看看水分子有多小呢?一個水分子的質量約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們水分子大約有1.67×1021個。當然人類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如果用10億人來數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需要數3萬多年才能數完哩。我想請你們猜一猜當我們分子聚集在一起構成水時,水是靜止嗎?彼此之間是否會存在空隙呢 (板書)1、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三)引導探究,培養能力。設問:分子還有哪些性質?活動與探究1:氨水和酚酞溶液混合。現象:酚酞試液變紅結論:濃氨水使酚酞試液變紅設問:濃氨水和酚酞試液不直接接觸,溶液還能繼續變紅色嗎?結論:溶液繼續變紅色板書2、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問:從以上實驗你們得到什么啟發?請舉例設問:分子運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呢?結論:溫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運動速度加快。問:從以上實驗你們得到什么啟發?請舉例議一議:1、為什么墻內開花墻外可以聞到花的香味?2、為什么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易于晾干?(四)繼續探究、獲取新知設問:1+1=2是一個永恒不變的等式?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體積是不是100ml 結論:總體積小于100ml板書: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設問:物質三態的間隔的大小怎么樣?構成物質分子間隔可以改變嗎?[投影]固體、液體、氣體物質分子間隔(五)學以致用、聯系實際聯系生活,加深理解,學以致用,能用分子的觀點解釋日常生活的現象和問題,體會“生活處處有化學”。(六)練習鞏固、提高能力[投影]:用分子的性質解釋下列現象:(七)總結評價、形成體系[投影]說一說:學完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八)布置作業、加強鞏固 做完課本習題(九)板書設計課題1 分子和原子一、分子的存在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的二、分子的性質1、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3、分子之間有間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