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4 牛頓第一定律(1)【探索目標】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2.通過實驗理解牛頓第一定律得出的過程,體會科學是循序漸進的3.知道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的運動狀態【預習導航】1.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 作用的時候,總保持狀態或 。這個定律是在 的基礎上經過 得出來的。2.勻速直線上升的物體,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時消失,則該物體做 運動。3.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力是改變物體的原因,而不是 的原因。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4.在“斜面小車”實驗中,使用同一輛小車沿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來,比較小車在毛巾、紙板和玻璃三種表面上滑行的距離,其中在 上滑行得最遠,說明小車在上速度變化最慢,受到 最小,如果表面絕對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則小車做 運動。【合作探究】一、牛頓第一定律1.探究(P106頁):運動的物體不受外力時將做什么運動?(不同的外力作用下又將如何運動)(1)實驗中變量如何控制:(2)做實驗,玩成表3-3,得出結論(3)分析實驗結論:哪些是實驗事實?哪些是理想化推論?例1 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認為;如果要使一個物體維持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則認為:運動的物體并不需要力來維持。到底誰說得對呢?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明和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要探究運動到底需不需要力來維持,只需研究力對運動物體的影響,所以小明讓一輛運動的小車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變化。小明在實驗中是如何讓小車受到不同阻力的? 。(2)為了探究不同阻力對運動的影響,我們應該保持小車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認為小明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3)請將小明在本實驗中的結論填寫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 ,說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減小得越 。(4)根據小明的結論,你能推斷出若小車不受阻力,將做什么運動嗎?2.科學家們的探究歷程(1)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有力才會運動,力是物體產生運動的 ;(2)400多年前,伽利略:如果物體在運動中不受力的作用, 它的速度將 ;(3)笛卡爾補充:如果運動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將做 運動;(4)牛頓補充:靜止的物體不受任何外力時將保持 狀態。3.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 作用的時候,總保持狀態或 。理解:(1)對象:(2)條件:(3)狀態:(4)靜止的物體,外力消失時 ;運動的物體,外力消失時 ;沿斜面以5米/秒速度向上運動的物體,外力消失時 ;二、力和運動的關系:力不是 運動的原因;力是 的原因。P107 思考與討論【跟蹤演練】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就一定靜止 B.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就一定做勻速運動C.物體受力才能運動 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2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靜止的物體一定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B.物體受力才會運動,當外力停止作用后,物體會慢慢停下來C.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物體一定受到外力作用D.物體不受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也能改變表面情況 毛巾 棉布 木板小車運動距離(米) 0. 27 0. 42 0. 793 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鋪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讓小車自斜面頂端同一高度、從靜止開始滑下。小車在不同表面運動的距離見下表。通過探究,我們可以反駁如下說法中的哪條( )A.摩擦力越小,小車速度減小得越慢B.小車受到力就運動,小車不受力就不運動C.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車的速度將保持不變,永遠運動下去D.運動物體不受力,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