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3:3:1變式的特殊分離比學案學習目標:1、闡明9:3:3:1變式的特殊分離比的原因及結果。2、闡明9:3:3:1比例的來源及特點應用核心素養:1、通過對孟德爾雜交實驗結果的分析,養成歸納與概括的科學思維方式。2、通過對孟德爾遺傳定律的比例變式拓展,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分析能力。學習過程:1課時導入:知識回顧新課:9:3:3:1變式的特殊分離比(微課學習)一、9:3:3:1比例的來源及特點(微課學習)知識基礎:熟練記憶兩對性狀雜交實驗中子代9:3:3:1中代表的基因型分別是哪些?練習1:(合作完成)1、比例為1的均為 、比例為2的均為 、比例為4的為 。2、含一對隱性基因的單雜合子有 種,含一對顯性基因的單雜合子也有 種。3、9A_B_包含4種基因型,比例 ,3A_bb包含2種基因型,比例為 ;3aaB_也包含2種基因型,比例為 ;4、9A_B_中雜合子占8/9 ,純合子占 ;A_bb(3aaB_)中雜合子占 ,純合子占 。練習2:(自主完成)大鼠的毛色由獨立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用黃色大鼠與黑色大鼠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圖。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黃色為顯性性狀,黑色為隱性性狀B.F1 與黃色親本雜交,后代有兩種表現型C.F1 和F2 中灰色大鼠均為雜合體D.F2 黑色大鼠與米色大鼠雜交,其后代中出現米色大鼠的概率為1/4二、關于9∶3∶3∶1的 致死現象(講練結合)例1:黃色卷尾鼠彼此雜交,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6/12黃色卷尾、2/12黃色正常尾、3/12灰色卷尾、1/12灰色正常尾。上述遺傳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控制黃色性狀的基因純合致死C.卷尾性狀由顯性基因控制D.灰色性狀由隱性基因控制練習3:某種鼠中,毛的黃色基因Y對灰色基因y為顯性,短尾基因T對長尾基因t為顯性,且基因Y或T在純合時都能使胚胎致死,這兩對基因是獨立分配的.現有兩只黃色短尾鼠交配,它們所生后代的表現型比例為 ( ?。?br/>A. 9:3:3:1 B. 3:3:1:1C. 4:2:2:1 D. 1:1:1:1練習4:某種鼠中,黃鼠基因(Y)對灰鼠基因(y)為顯性,短尾基因(T)對長尾基因(t)為顯性,且基因t純合時都能使胚胎致死,這兩對基因是獨立遺傳的,現有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交配,理論上它們所生的子代表現型比例為( )A.3∶1B.9∶3∶3∶1C.4∶2∶2∶1D.1∶1∶1∶1三、關于9∶3∶3∶1 累加效應(講練結合)例2:若控制玉米株高的4對等位基因對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別位于4對同源染色體上。已知基因型為aabbccdd的玉米株高為10cm,基因型為AABBCCDD的玉米株高26cm.如果已知親代玉米高10cm和26cm,則F1的株高及F2的表現型種類數分別是( )A.12cm、6種B.18cm、9種C.12cm、9種D.18cm、6種練習5:人類的皮膚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膚中黑色素的多少,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顯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兩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純種黑人與一純種白人婚配,后代膚色為黑白中間色,如果該后代與同基因型的異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現的基因型種類和不同表現型的比例分別為( )A.9種,1∶4∶6∶4∶1B.3種,1∶2∶1C.9種,9∶3∶3∶1D.3種,3∶14、關于9∶3∶3∶1的基因互作變化(講練結合)例3:紫花和白花受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性狀可以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B.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穩定遺傳的占1/16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種D.親代紫花植株測交,后代紫花∶白花為1∶1練習6:天竺鼠身體較圓,唇形似兔,性情溫順,是一種鼠類寵物。該鼠的毛色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這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已知B決定黑色毛,b決定褐色毛,C決定毛色存在,c決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F有一批基因型為BbCc的天竺鼠,雌雄個體隨機交配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論比值為( )A.9∶3∶4 B.9∶4∶3 C.9∶6∶1 D.9∶1∶6練習7:蠶的黃色繭(Y)對白色繭(y)為顯性,抑制黃色出現的基因(I)對黃色出現的基因(i)為顯性,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F用雜合白繭(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的白色繭與黃色繭的分離比為 ( )A、3:1 B、13:3 C、1:1 D、15:1練習8在西葫蘆的皮色遺傳中,已知黃皮基因(Y)對綠皮基因(y)為顯性,但在另一白色顯性基因(W)存在時,基因Y和y都不能表達。兩對基因獨立遺傳?,F有基因型為WwYy的個體自交,其后代的表現型種類及比例是( )A.4種,9∶3∶3∶1 B.2種,13∶3C.3種,12∶3∶1 D.3種,10∶3∶3五、變式部分類型總結(合作完成) 1.先思考后討論完成下表序號 特值原因 自交代比例后 測交后代比例1 2對基因均顯性為一種表現;只有一對為顯性時另一種表現;隱性純合時為第3種表現2 只有當兩對基因都為顯性時表現為一種性狀,其它基因型均表現為另一種性狀3 其中一對基因的隱性狀態對另一對基因起遮蓋作用4 只要存在顯性基因(A或B)就表現為同一種性狀,其余正常表現 六、課后作業(自主完成)1、孟德爾對遺傳規律的探索過程經過了( )A.分析→假設→實驗→驗證B.假設→實驗→結論→驗證C.實驗→假設→驗證→結論D.實驗→分析→假設→結論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 ( )A.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B.子二代性狀的分離比為9∶3∶3∶1C.子二代出現與親本性狀不同的新類型D.測交后代的分離比為1∶1∶1∶13、南瓜的白色(A)對黃色(a)是顯性,盤狀(B)對球狀(b)是顯性,這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白色盤狀(AABB)和黃色球狀(aabb)的南瓜雜交獲得F1,F1再自交產生F2。在F2中,白色盤狀南瓜應占F2總數的 ( )A.1/16 B.3/16 C.1/2 D.9/164、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高等植物自交,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產生的雌雄配子種類和數量都相同B.子代中共有9種不同的基因型C.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D.子代的4種表現型之比為9∶3∶3∶15、在下列各項實驗中,最終能證實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成立的是( )A.F1個體的自交實驗B.F1個體與隱性純合子之間的測交實驗C.不同類型純種親本之間的雜交實驗D.鑒定親本是否為純種的自交實驗6、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子雜交,按自由組合定律遺傳,在F2中能夠穩定遺傳的個體數占( )A.1/16 B.2/16C.3/16 D.4/167、根據孟德爾對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解釋,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的個體,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 ( )A.Y∶y∶R∶r=1∶1∶1∶1B.Yy∶Rr=1∶1C.YR∶yR=1∶1D.Y∶y=1∶18、在豚鼠中,黑色(C)對白色(c)為顯性,毛皮粗糙(R)對毛皮光滑(r)為顯性。能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最佳雜交組合是 (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9、豌豆圓粒(R)、子葉黃色(Y)均為顯性,兩親本豌豆雜交,F1的性狀表現類型如圖所示。讓F1中黃色圓粒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F2的性狀分離比為 ( )A. 2∶2∶1∶1B.3∶1∶3∶1C.1∶1∶1∶1D. 9∶3∶3∶110、果蠅中灰身(B)與黑身(b)、大翅脈(E)與小翅脈(e)是兩對相對性狀且獨立遺傳。灰身大翅脈的雌蠅與灰身小翅脈的雄蠅雜交,子代中有47只為灰身大翅脈,49只為灰身小翅脈,17只為黑身大翅脈,15只為黑身小翅脈。回答下列問題:(1)在上述雜交子代中,體色和翅脈的表現類型及比例依次為 。 (2)兩個親本中,雌蠅的遺傳因子組成為 ,雄蠅的遺傳因子組成為 。 (3)親本雌蠅產生卵細胞的遺傳因子組成種類數為 ,其理論比例為 。 (4)上述子代中表現類型為灰身大翅脈個體的遺傳因子組成為 ,黑身大翅脈個體的遺傳因子組成為 。課后作業參考答案 :1、C 2、A 3、D 4、A 5、B 6、D 7、C 8、D 9、A10、(1)灰身∶黑身=3∶1 大翅脈∶小翅脈=1∶1(2)BbEe Bbee (3)4 1∶1∶1∶1 (4)BBEe和BbEe bbE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