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不斷變化的人口問題 一課一測(含答案) --2021-2022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級人文地理下冊一、單項選擇題1.某國的人口出生率是0.97%,死亡率是1.04%,這說明該國( )A.人口增長快 B.人口增長緩慢 C.人口在減少 D.人口總數不變2.人口負增長帶來的影響主要有( )①新出生人口減少 ②勞動力減少 ③老齡化加劇 ④資源節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 )A.10%左右 B.20%左右 C.35%左右 D.66%左右4.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數據(2011年)。2015年10月29日發布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宣布“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我國實施“全面二胎政策”說明戶籍人口(萬人) 各年齡段人口比重(%) 每十萬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1—14歲 15—59歲 60歲以上 大學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學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A.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B.反映了我國人口問題的實質是控制人口數量C.說明人口政策的制訂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D.說明提高人口出生率是解決人口問題的關鍵留守兒童是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據此回答小題。5.根據圖表,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2013—2017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數據(單位:萬人)2013 2014 2015 2016 2017隨遷子女 1277.18 1294.73 1367.1 1394.77 1406.63農村留守兒童 2120.78 2075.42 2019.23 1726.29 1550.56A.2013—2017年,農村隨遷子女數量始終居高不下B.2013—2017年,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之間數量差距越來越大C.2013—2017年,農村留守兒童數量不斷減少D.2013—2017年,隨遷子女人數在不斷減少6.留守兒童離開父母,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有效關愛,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了許多隱患和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下列哪些措施是可行的( ) ①加強農村教育事業建設②禁止農村居民進城務工③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村就業機會④降低農村兒童出生率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7.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因素。以下能有效應對該問題的做法有( )①鼓勵適齡青年晚婚晚育 ②開放“全面二胎”政策③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④出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相關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近年來,我國有些農村出現了“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心化現象。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這種空心化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環境好 B.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小C.城鄉收入差距大 D.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低(2)“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帶來( )A.土地資源浪費 B.農業生產水平提高C.城鄉協調發展 D.農村老齡化程度降低9.閱讀下圖,可以獲取的正確信息有( )①人口總量不斷增加②計劃生育取得成效③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0.觀察下面的“世界地圖”,它展示給我們的主題是A.環境污染B.人口增長過快C.水資源短缺D.資源浪費11.下列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較為合理的是( )A.加快礦產資源的開采 B.將大面積的草業開墾為耕地C.利用森林資源,生產“方便筷”,出口創匯 D.將垃圾分類,回收利用12.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說明計劃生育不再是我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②有利于實現人口均衡發展,緩解人口老齡化的矛盾③是基于人口基數大,總人口增速趨緩這一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④表明生育政策要隨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表為我國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比較表。表中數據的變化說明我國( )項目 人口年均增長率(%) 65歲以上人口比重(%) 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人) 城鎮人口比重(%)第六次(2010年) 0.57 8.87 8930 49.68第七次(2020年) 0.53 13.5 15467 63.89①已進入了人口負增長時代 ②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③已實現人才強國這一目標 ④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零增長和負增長的國家主要分布在( )A.亞洲 B.非洲 C.歐洲 D.拉丁美洲15.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人口增長速度明顯加快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自然增長率降低C.人口死亡率高 D.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16.1979年至1981年,某市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5.0%,比建國以來到l978年年均增長率高出15.3個百分點。這一歷史性成就的取得歸結于( )A.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B.十四個沿海城市的開放C.“一五計劃”的實施 D.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17.造成我國目前新增人口多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基數大 B.人口出生率仍然太高C.人口素質偏低 D.計劃生育工作成效不大18.“人口爆炸”指的是( )A.人口密度大小問題 B.人口分布不均問題C.人口數量、人口增長問題 D.人口遷移、人口流動問題19.人口自然增長率過高,會不斷引發各種矛盾,造成( )①糧食供應不足 ②就業問題嚴重 ③人民生活貧困 ④社會缺乏穩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0.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實施“全面二孩政策”。該政策旨在( )A.優化人口年齡結構 B.全面提高人口素質C.大幅增加人口數量 D.促進人口合理流動21.2019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決定于2020年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展全國人口普查,旨在( )A.控制人口過快增強的趨勢 B.提高我國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C.解決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D.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準確的國情信息二、非選擇題22.行為評判題(1)我國以長江為界,大體上將東部季風區劃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判斷:_____理由:_______(2)甲午之恥,列強瓜分中國,拉開了戊戌變法的序幕。判斷:_____理由:_______(3)東漢張騫通西域后開辟的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的路上交通要道。判斷:_____理由:_______(4)近年來我國提出和實施的“精準扶貧”已取得了巨大成效,這體現了黨和政府堅持以解決貧困問題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判斷:_____理由:_______(5)針對我國的人口問題,我國制定的基本國策是“全面二孩”。判斷:_____理由:_______23.填寫下表中空氣空缺的內容我國近三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及反映的人口發展狀況和措施表全國人 口普查 總人口 (萬人) 年平均增長率 (%) 文盲率 (%) 每10萬人中大學生人數(人) 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第四次 (1990年) 113368 1.48 15.88 1422 26.23第五次 (2000年) 126583 1.07 6.72 3611 36.09第六次 (2010年) 133972 0.57 4.08 8930 49.68人口的發展狀況 人口總數不斷增長, ① 受教育程度明顯提高, 人口素質在提升 ②采取的有效措施 ③ ④ 加快城鎮化進程,提高工業化水平注:表中數據大陸人口,其中的文盲率是指15歲及以上不識字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A3.B4.C5.C6.B7.D8.(1)C(2)A9.C10.B11.D12.D13.D14.C15.D16.D17.A18.C19.A20.A21.D22.(1)判斷:錯。理由:秦嶺——淮河是南北方分界線。(2)判斷:錯。理由:公車上書拉開了戊戌變法的序幕。(3)判斷:錯。理由:西漢張騫通西域。(4)判斷:錯。理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5)判斷:錯。理由:人口問題的基本國策是計劃生育。23. ①人口過快增長的趨勢得到有效控制。②城鎮人口的比重在增大(或城市化水平在提高)。③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④全面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等。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