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質量守恒定律》教學設計[教材分析] 質量守恒定律一課在初中化學知識體系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識,還具體學習了與氧氣有關的化學反應,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發生質的變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這些知識都為本節教學提供了知識基礎。但是并沒有涉及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量的問題,本節課的教學將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為化學方程式的教學以及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做好理論準備。因此,本節課學習的質量守恒定律是這一單元的基礎,對全部初中化學的學習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上看,初中學生對化學的學習還處于啟蒙階段。這就需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知識的形成、練習、應用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科學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從能力水平上看,學生已經初步學會一些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可以進行簡單的化學實驗,因此,我們可以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的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教學目標]1、認識理解質量守恒定律;能從微觀的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能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一些常見的簡單化學反應的質量問題。2、在實驗探究活動中,初步了解化學實驗探究的基本環節,增強學生的實驗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觀察能力。3 、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讓學生體會探究成功的樂趣,初步體驗定量研究對化學探究的重要作用。[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難點: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正確理解和應用。[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具體探究流程: 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理解應用[教具準備]1、實驗儀器及藥品:托盤天平、錐型瓶、酒精燈、氣球、燒杯、試管、藥匙、鑷子等;紅磷、鐵釘、硫酸銅溶液、鹽酸、碳酸鈉粉末。2、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質疑激趣播放視頻:狄仁杰的迷惑 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通過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思考質疑,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科學探究欲。二、提出問題,假設猜想1、提出問題:狄仁杰的迷惑引起了我們的思考,同學們都知道化學反應后會有新物質生成。那么在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質量總和與生成物質量總和到底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呢? 2、引導學生合理猜想 學生根據已有的化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對此問題提出猜想: ①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可能增加;②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可能減少;③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可能不變 增進學生對科學探究環節的理解,意識到提出問題和做出猜想對科學探究的重要性三、實驗探究,得出結論1、引導學生提煉思路:借助天平,稱量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2、教師演示實驗:碳酸鈉和鹽酸的反應 3、引導分析現象和數據,對結論的合理性引發思考,探討對實驗的改進 。4、分組實驗A.組: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 B.組: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5小組交流展示:總結: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實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6、演示實驗:紅磷燃燒前后質量測定實驗7、引導分析,得出結論8、引導歸納定律內容9、應用練習10、補充史料:拉瓦錫等科學家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數據思考反應后質量變小的原因,探究改進裝置的方法。分步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學生描述實驗現象,比較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形成初步結論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歸納定律內容思考,解決問題閱讀史料 通過前后對比,使學生體會到科學探究的嚴謹性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體現探究知識的樂趣。使學生將個人探究所得與他人的經驗互相借鑒和補充,實驗學習過程的合作、動手、思維創新,使學習成果不斷地豐富和提升。 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定律內容的理解,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讓他們體驗成功,產生成就感,四、微觀模擬、解釋定律1、動畫演示:水分解的微觀示意圖,讓學生從中體會質量守恒的原因。2、小結:質量守恒的原因五、開放探究,拓展應用 1、展示鎂燃燒的圖片,學生探討鎂燃燒后的質量變化情況 2、解決狄仁杰的疑惑 觀察動畫,探究質量守恒的原因積極討論,發散探究 Flash動畫模擬實驗把抽象的理論知識直觀化,使微觀知識形象化,幫助學生從微觀方面認識質量守恒定律的本質和化學反應的實質。通過探討,克服了課堂內無法演示的局限性,使該實驗的結果變為開放性探究教學資源,加深學生對定律的理解和應用六、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七、課外作業1、請用所學過的知識,設計一套測定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前后質量變化的理想裝置。2、課本P98習題2(1)(3)(4)、3、4板書設計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一、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二、質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的種類化學反應前后 原子的數目 不變 總質量不變原子的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