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教材名稱:《化學》 九年級 上冊授課內容: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課題: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在理解化學方程式涵義的基礎上,掌握有關反應物、 生成物質量的計算。(2)掌握解題格式,培養(yǎng)解答計算題的能力。2、過程和方法:(1)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尋找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正確解 題的格式。(2)知道化學方程式所表現(xiàn)的量均為純物質的質量關系。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認識定量研究于化學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學學習 的重要性。(2)在進行計算過程中,讓學生形成一種辨證的思想。(3)了解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在工、農業(yè)生產和科學實 驗中的意義,學會科學的利用能源。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計算另一種生成物(或 反應物)的質量難點: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格式規(guī)范化三、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講練結合法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五、教學流程 ↓ ↓ ↓ ↓ ↓ ↓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導入】 幻燈片展示:小桶中18千克水產生的氫氣的質量的算法: 一種思路:可根據(jù)化學式的計算求解,理由:水中的氫元素全部轉化為氫氣。 探究另一種思路:利用化學方程式來計算。引入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原理: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質量成正比例關系,計算時只要根據(jù)它們的質量比列就可以進行計算有關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由問題導入引入課題:【板書】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學生根據(jù)問題進行思考、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看老師板演,聽講解,領悟計算的方法。 復習已學過的知識并過度到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并讓學生形成“化學方程式中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為定值”這一重要思想。 視頻導入,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欲望。題型一: 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例1】 加熱分解6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氣? 【板書】寫出解題步驟: 設、寫、關、比、答隨堂檢測4.8克鎂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鎂?題型二: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例題2】工業(yè)上,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鈣,需要碳酸鈣多少噸?【討論與練習】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燃燒100g氫氣需要氯氣多少克?生成氯化氫氣體多少克?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專家會診】 幻燈片展示:加熱31.6gKMn04完全反應后,求產生氧氣的質量是多少克?的解題過程讓學生找出錯誤之處[歸納總結]: 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幻燈片:【投影】:歸納小結 學生觀看解題步驟討論、歸納正確解題的步驟:(1)設未知量(未知量不帶單位)(2)寫出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配平(3)算出相關物質的質量比并標出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 例式并解出比例式。(5)簡單的寫出答 語。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練習 學生觀看解題步驟思考問題并談啟示:小結: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求:化學式要準確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計算單位不能忘 關系量間成比例設寫關比答要完整運用所學新知識分組討論練習 學生仔細審查解題過程得出結論: 化學方程式未配平,容易造成計算錯誤。 學生討論、歸納并結合屏幕總結:1.三個要領2.三個關鍵 師生互動,使學生較快掌握本課題的重點內容。 鞏固新知,從比較、評價中熟悉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格式。 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小結: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求:化學式要準確化學方程式要配平,計算單位不能忘,關系量間成比例設寫關比答要完整 通過合作、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并鞏固新知識。 此處用一個錯誤的例題出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能起到強烈的對比作用,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培養(yǎng)學生從個別到一般歸納方法,及時檢查,便于糾正學生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學有所獲。七、板書設計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解題步驟: [解]:(1)設未知量 (2)寫出方程式并配平 (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八、 作業(yè) 103頁 2、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授課教師:馬萬龍學 校:廣河六中時 間:2012年11月22日問題導入新課導入學習并熟悉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格式討論交流本課題核心知識的簡單練習隨堂檢測討論并歸納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