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教學設計第1課時【教學內容分析 】1.課標中的內容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用微粒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釋。 2.教材中的內容教材不是從定義出發,把質量守恒定律強加給學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與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后通過作出假設、實驗探究,交流討論,得出結論等科學探究方法,設計并實施一些實驗方案,指導學生觀察、思索,使學生從自己親身觀察到的事實中,經過思考,得到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一規律,然后教材又給出蠟燭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等,讓學生比較前后質量變化情況,并分析發生變化的原因,進而較深刻地認識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學情分析】初三剛開設化學課,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較高,通過學習,也掌握了一定的實驗技能,針對這些情況,我們采用實驗探究的方法,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在實驗中觀察,在觀察中討論,在討論中形成共識,不僅使學生學到新的化學知識,也可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內在聯系有更深的理解。【教學設計思想】從促進學生發展出發制訂教學目標,全面考慮“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課程目標;注重科學方法教育,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功能。【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實驗探究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的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改變。(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增強學生探究性試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操作、觀察,組織討論,總結規律。2.加強實驗中的各個環節的教學,從而拓展學生的思路。(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2.幫助學生樹立“物質是永恒存在的”、“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體驗科學發現真理的途徑和方法。【教學重難點】【重點】1.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及應用。2.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難點】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教學方法】演示實驗法、實驗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法、啟發討論法【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托盤天平、錐形瓶、白磷、鑷子、氣球、酒精燈、火柴、帶玻璃導管的塞子等, 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托盤天平、燒杯、鑷子、硫酸銅溶液、鐵釘(用砂紙打磨過的)【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由視頻資源:狄仁杰的迷惑?導入課題為什么蠟燭燃燒以后質量會減少?鐵刀生銹后為什么質量會增加?討論:導出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的質量之和和生成物的質量之和有什么關系?活動2【講授】【演示實驗】過渡:下面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來探究!實驗一、白磷在密閉錐形瓶中燃燒后總質量會發生改變嗎? 實驗步驟1.將錐形瓶底部鋪一層沙,用鑷子取一顆白磷放入錐形瓶的細沙上,在錐形瓶口套上一個氣球,稱量反應前物質的質量總和。2.把玻璃管燒紅,迅速塞好膠塞引燃白磷,觀察現象。待等冷卻后再稱量反應后物質的質量總和。實驗現象: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氣球先膨脹后縮小,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沒有發生變化。實驗分析:主要以數據體現。活動3【導入】【探究實驗】過渡:剛剛大家觀察的現象,這個反應的前后總質量沒有發生改變。那么下面請大家完成實驗探究。鐵釘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前后總質量會不會發生改變呢?溫馨提示:1.請規范操作,注意安全。2.托盤天平要放平。3.等反應結束后再進行第二次稱量,真實記錄。活動4【活動】【展示交流】展示交流:分組探究(1)實驗現象:1、鐵釘表面出現紅色物質。2、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3、反應前后質量不變。鐵 + 硫酸銅 銅+ 硫酸亞鐵 Fe CuSO4 Cu FeSO4小結:我們經過實驗發現,這兩個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沒有發生改變。科學家們做了非常多的實驗,最后得出一個結論: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就是質量守恒定律。活動5【講授】【回顧情境 】解釋導入問題:1.為什么蠟燭燃燒后質量會減少了?2.為什么鐵刀放置一段時間后質量會增加呢?這兩個變化是否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提示資料:1.蠟燭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2.鐵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它會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反應,生成鐵銹問題解析:蠟燭燃燒后質量變小了是因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逸散到了空氣中,沒有稱量到生成的氣體的質量。鐵刀生銹的質量變大是因為我們在稱量反應物的質量時沒有稱量到參與反應的氧氣的質量。 活動6【講授】【深入探討 模型解讀】過度語: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總質量為何相等呢?從微觀上該如何分析呢?【課件展示】水電解的微觀示意圖。請大家從微觀的角度分析化學變化中質量為什么守恒?【提示】請同學們按照之前所學習的知識,看一看化學反應的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還有質量是否發生了改變?小結: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質量不變,原子的種類不變,而且原子的數目也不發生改變,因此微觀上原子的總質量不會發生改變,所以宏觀上參加反應物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這便是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活動7【講授】總結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實驗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并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并學會運用質量守恒定律判斷哪些貌似有違定律的化學變化。質量守恒定律符合所有的化學反應。活動8【課堂練習】活動9 作業課本p98 第3、4題。導學案中隨堂檢測。板書設計:質量守恒定律一、質量守恒定律定義: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二、質量守恒的原因:種類微觀: 原子 數目 不變質量種類宏觀: 元素 不變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