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復習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工業制法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和實驗室制法。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氧氣的相關知識網絡的整理和構建,養成分析和歸納能力。2、通過有關圖示,學會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養成遇到問題積極思考的學習態度2、了解化學與我們的生存、生活息息相關,形成熱愛化學的情感。【教學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和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教學難點】混合氣體“除雜”與“檢驗”的一般思路。【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 入 播放“烏魯木齊地區‘煤改氣’,惠及百姓天更藍”視頻。 閱讀資料,提取信息。 引導學生從熟悉的生活走進課堂,激發復習興趣。思 維 探 究 引導思考: 問題1,二氧化硫產生的原因 問題2,硫如何轉變為二氧化硫 閱讀資料: 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藥,含有硫磺。 (?) 硫 二氧化硫 思考物質的轉化途徑: 硫+氧氣 二氧化硫 質量守恒之元素守恒的實際運用。創設 情境 這里提及的氧氣正是第二單元的核心物質,那么關于氧氣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自由發言過 渡 如果你想研究一種物質,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化學上要系統的研究某種物質一般都從它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入手,再通過性質研究它的用途。活 動 一 氧 氣 性 質 , 我 知 道 活動一:氧氣性質我知道 問題1 總結氧氣的物理性質 氧氣是一種單質,化學式為O ,正常情況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空氣密度為1.293g/L),它不易溶于水,室溫下,1L水中只能溶解約30ml氧氣。工業生產的氧氣,一般加壓儲存在藍色的鋼瓶中。過去,人們曾把氧氣叫做“養氣”,這充分說明了氧氣的重要性。醫療急救時,需要用純氧;燃料燃燒離不開氧氣,煉鋼、氣焊以及化工生產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氣。 問題2 不同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不同。請將下列物質與它在氧氣中燃燒現象連接。 【想一想】除了以上物質和氧氣發生反應,你還知道哪些和氧氣 發生反應的物質?寫出化學方程式。 【小結】氧氣與哪些物質可以反應 獨立完成, 總結: 常溫下,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 【小組討論】 總結出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引導】 引導學生進行歸類與氧氣反應的物質類別。 體現其氧化性。 讓學生了解每個化學反應的變化特征,聯想某個具體的化學反應,為之后總結性質做鋪墊。活 動 二 制 取 氧 氣 , 我 能 行 活動二: 制取氧氣,我能行 【說一說】聯系你所學的知識,列舉你所知道能生成氧氣的反應。 【理一理】藥品選擇考慮的因素 【選一選】 問題1:請選擇合適的藥品,制取你熟悉的氣體,寫出反應方程式。 【討論】根據反應原理,我們可以確定反應的發生裝置及收集裝置。 1、裝置的選擇: 發生裝置(由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決定) 2、收集裝置(由生成氣體的性質決定) 問題2:依據你選擇的藥品,選擇合適的儀器,組裝一套制取該氣體的裝置。 【小組討論】 電解水,氧化汞分解生成氧氣,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分離液態空氣,氯酸鉀制氧氣,二氧化錳制氧氣,過氧化氫制氧氣 【分組匯報】 引導得出結論:成本低廉、反應速率適中、操作簡單方便、制取氣體純凈、對環境無污染……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三個原理: 完成學案,進行展示。 【小組討論】 完成內容: 可能有的組合: 藥品:雙氧水和二氧化錳 發生裝置:①②⑨ 收集裝置:③⑤⑧ 或 ③④⑤⑩、 2、藥品: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高錳酸鉀 發生裝置:①②⑥⑦ 收集裝置:③⑤⑧ 或 ③④⑤⑩ 滲透:制氧氣的原料需要氧。 組內交流,同伴互助。 組際交流,完善思路。 復習中考要點。 落實選擇裝置的原則,鞏固基礎。【總結】 歸納總結【評一評】某同學和其他同學討論設計了四套實驗室雙氧水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請你予以評價 問題3:檢驗氧氣的方法?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驗滿氧氣的方法? (強調:操作-現象-結論) 【討論交流】 1、裝置簡單 2、隨時添加液體藥品 3、隨時添加液體藥品,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4、隨時添加液體藥品,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回答: 檢驗方法: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若復燃,則是氧氣。 驗滿方法: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復燃,則已滿。 通過復習、比較,使學生自主分析得出結論。 完整形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拔 高 練 習 【練一練】 問題1:草酸(H2C2O4) 固體在濃硫酸作用下發生反應: H2C2O4===CO2↑+CO↑+H2O,若用該反應來制取CO,發生裝置應選 ;收集裝置應選 (填字母)。 問題2:用該方法制取的一氧化碳符合實驗室要求嗎?混有哪些雜質氣體呢? 【知識補充】 干燥裝置:實驗室常用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干燥氣體(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水蒸氣) 凈化裝置:用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 問題3:要制取純凈、干燥的一氧化碳,正確的實驗裝置連接順序是 【小結1】要制取純凈、干燥的氣體應添加哪些裝置 問題4 如何知道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已經除盡? 【知識補充】 檢驗裝置: 用裝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氣瓶檢驗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用裝有無水硫酸銅的U型管檢驗是否還有水。 問題5:要制取純凈、干燥的一氧化碳,并檢驗已經除盡二氧化碳和水,正確的實驗裝置連接順序是 【小結2】檢驗水是否除盡,放在除雜最后一步。 【中考鏈接】 (2014·烏魯木齊)幾位同學根據下列各實驗裝置圖,設計和討論了以下問題:(1)(i)實驗儀器a的名稱是 。(ii)若用裝置B、D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iii)用裝置C收集的氣體的密度應比空氣大,此外該氣體還應該具備的性質是 。(2)(i)銅銹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推測銅生銹除了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有關外,還可能與空氣中的 有關。 (ii)銅銹受熱分解后的產物是氧化銅、二氧化碳和水。證明銅銹受熱分解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一整套實驗裝置的連接順為 (填字母編號)。 (iii)U形管中的無水硫酸銅變為藍色,證明產物中有水生成;證明產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實驗現象是 。 思考,獨立完成 對已有知識進行提煉理解,獲得解決問題的新信息。 在教師引導下完成練習,檢測成果。 【小組討論】 整理思路 思維拓展,另辟新知 【小組總結】 領會除雜的一般思路。 舉一反三,自我檢測。 補充新知,加深難度,拓展訓練 掌握制取、除雜、檢驗氣體完整思路。 有效進行階梯式拓寬。 直擊中考,高效復習。總 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學完這節課,你還有什么疑問? 整理思路,自主回答。作 業 布 置 補充并繪制氧氣的性質與制取關系網。 2、整理空氣污染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3、查閱資料,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環。板 書 設 計課 后 反 思 本課是九年級化學第二單元的復習課,本節課重點復習氧氣的性質和制法。 首先是通過導學案讓學生回憶這一單元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所回憶的內容進行復習。通過學生回憶所學知識,然后根據學生的回憶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進行復習我本節課所設立的重點與難點。重點依舊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以及氧氣的性質。教學難點的設定是以2014年中考第十四題實驗探究題為基礎,進行拓展思路,拔高練習,其中包括制取、除雜、檢驗、收集的一般思路。 復習過程中不管是從教學內容還是習題的選擇上,我都考慮了學生的知識水平。但是整節課下來,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現對本節課做出反思。 首先,第一環節導學案復習是學生回憶本單元知識環節,從以往的教學中,我認為學生對第二單元的知識掌握得還是比較好,可是從本次環節看出少數數學生對本單元的整體認識不夠,而且不愿意去看書及思考。如果將導學案提前下發作為作業完成并批改檢查,相信使絕大多數同學有充分思考的時間高效完成。 其次,由于時間有限,上課時間并未復習到所有知識點,因此在導學案中設定了“知識樹”部分,引導學生形成基本的知識網絡,但這樣導致的結果可能是1、自覺的同學完成知識網絡,不自覺的同學便會忽略這部分內容。2、以學生的認知無法構建完整的網絡,會對部分知識有所遺漏。因此,可以在下節課上課時,用10分鐘左右引導學生幫助他們查漏補缺,構建完整知識網絡,同時加深印象。 再次,由于學生的領悟能力層次不同,對教學難點突破的過程中,無法做到每位同學及時掌握,還應該在后續的習題中加以鞏固。 總之,經過本次復習課,讓我對我們學生的學情及我個人都進行了深刻反思,也讓我對我今后的整個復習計劃進行了改變。我希望經過我的努力能讓學生在中考中取得較好的成績。附件:《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復習課 導 學 案知識梳理一 氧氣的性質寫出氧氣還可以與哪些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與金屬單質反應:① Mg+ O2-- ② Cu+ O2-- ③ Al+ O2--2、與非金屬單質反應:① H2+ O2--- ② C+ O2---3、與化合物反應:① CO+ O2--- ② CH4+ O2--- ③ C2H5OH+ O2---知識梳理二 氧氣的制取問題1:請選擇合適的藥品,制取你熟悉的氣體,寫出反應方程式。(要細心完成哦!)1、2、3、【討論】根據反應原理,我們可以確定反應的發生裝置及收集裝置。裝置的選擇:發生裝置(由反應物的 和 決定)收集裝置(由生成物的 決定)問題2:依據你選擇的藥品,選擇合適的儀器,組裝一套制取該氣體的裝置。(1分鐘內討論完畢哦!)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或者 高錳酸鉀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練一練】問題1:草酸(H2C2O4) 固體在濃硫酸作用下發生反應: H2C2O4==CO2↑+CO↑+H2O,若用該反應來制取CO,發生裝置應選 ;收集裝置應選 (填字母)。問題2:用該方法制取的一氧化碳符合實驗室要求嗎?混有哪些雜質氣體呢?【知識補充】問題3:要制取純凈、干燥的一氧化碳,正確的實驗裝置連接順序是問題4:如何知道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已經除盡?【知識補充】問題5:要制取純凈、干燥的一氧化碳,并檢驗已經除盡二氧化碳和水,正確的實驗裝置連接順序是【中考鏈接】(2014·烏魯木齊中考)幾位同學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設計和討論了以下問題:1、(i)實驗儀器a的名稱是 。(ii)若用裝置B、D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iii)用裝置C收集的氣體的密度應比空氣大,此外該氣體還應該具備的性質是 。2、(i)銅銹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推測銅生銹除了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有關外,還可能與空氣中的 有關。 (ii)銅銹受熱分解后的產物是氧化銅、二氧化碳和水。證明銅銹受熱分解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一整套實驗裝置的連接順為 (填字母編號)。 (iii)U形管中的無水硫酸銅變為藍色,證明產物中有水生成;證明產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實驗現象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