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聲音提綱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1.發聲的物體叫 。2.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 。用手按住發聲的音叉,聲音停止,該現象說明 停止,聲音也停止。用懸掛的乒乓球靠近發聲的音叉或者將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目的是將振動現象以上用到了科學實驗方法中的 法3.聲音的傳播需要 ,聲音不能在 中傳播,常溫下,空氣中聲速是 米/秒。4.聲音的傳播是以 形式進行,聲音具有二.聲音的三要素科學上可以用 、 和 描述聲音的特性,人們常稱它們為聲音的三要素,又稱為樂音的三要素。1.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 有關,振幅越大,響度_______;響度還與聲源的距離有關,距離越遠,響度____。聲音的響度的單位是 ,符號為 。2.物體單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叫做_____,以 1s 內振動的次數為單位,稱為____,符號為______。音調與聲源振動的____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____;頻率越低,音調越_____。3.人們可以根據 分辨各種聲音,音色是由物體本身決定的。三.超聲波和次聲波1.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通常為 ~ Hz。2.當聲波的頻率大于 Hz 時,這種波叫做超聲波。列舉使用超聲波的例子3.當聲波的頻率低于 Hz 時,這種波叫做次聲波。列舉使用次聲波的例子四.噪聲的來源和危害1.在學習、工作和休息中那些令人愉快的、優美動聽的聲音稱為____。2.令人厭煩的、刺耳難聽的聲音稱為_____。3.減小噪聲的途徑在 處減小噪聲,例如: 。在 中減弱噪聲,例如: 。在 處減小噪聲,例如: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