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胞的增殖【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舉例說明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2)簡述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3)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并概述其過程。(4)掌握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相同點和不同點。2.技能目標(1)嘗試用模擬的方法進行科學研究。(2)運用數學分析、歸納和推理方法處理和分析實驗數據。(3)通過學習有絲分裂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圖像、解讀圖像的能力。(4)學習用曲線圖描述DNA和染色體數量的變化規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樹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的觀點。(2)形成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3)養成學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教學重點】1.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2.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教學難點】1.掌握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相同點和不同點。2.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各時期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的變化,以及DNA數量的變化。【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舊知識 導入 新課2 分鐘 提問:從細胞變化的角度分析,生物體為什么能由小長大? 與鼠相比較,大象的個體很大,是不是組成大象的細胞體積特別大? 評價學生回答后引導學生思考: 事實上,不同動植物的同類器官或組織的細胞大小一般無明顯差異,并且生物體內的細胞都是很微小的。 學生回答:是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的結果。 不是,主要是因為大象體內細胞數量多。 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 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細胞通過分裂進行增殖 講授 新課5 分鐘 細胞體積不能無限,生物體積的增大必然要靠細胞增殖來增加細胞數量。細胞是如何增殖呢?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并討論: ①細胞增殖有什么重要意義?②真核細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③什么是細胞周期?細胞周期包括哪幾個階段?它們在時間分配上有什么特點? 關于細胞周期的概念,教師要引導學生準確理解,只有連續分裂的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例如皮膚的生發層細胞、根的分生區細胞等。 學生自主閱讀、思考,并回答有關問題。 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建構新知識。高等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講授 新課15分鐘 教師通過模擬動畫逐步展示高等植物有絲分裂各時期的動態過程,與此同時,教師還在黑板上進行有關板圖。 在間期,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染色體復制后可形成姐妹染色單體,由于染色體呈細絲狀,在光學顯微鏡下還看不清楚。染色體復制后,染色體本身的數量并沒有發生改變,但是DNA數量加倍,每條染色單體各含有一個DNA。 在前期,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出“細胞核中出現了什么、什么消失了”,并且要學生知道是從細胞兩極發出的紡錘絲形成紡錘體,染色體散亂分布在紡錘體中央。 在中期,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出在紡錘絲的牽引下,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體形態穩定,數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的最好時期。關于赤道板,要讓學生明白是由于它與紡錘體的中軸相垂直而得名,實際上并不存在這個結構。 在后期,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出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在紡錘絲牽引下染色體向兩極移動,形成兩套數目和形態完全相同的染色體。 在末期,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出細胞核中什么消失了?什么重新出現了?植物細胞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現了細胞板,進而形成新的細胞壁,最后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子細胞。 最后,教師再一次利用3D動畫整體演示有絲分裂過程,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各時期的特征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觀察有關動畫、板圖,思考并學會概述各個時期的主要特點。 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板圖來觀察細胞內所發生的現象,引起思考,加深理解。 課件中的模擬動畫可將微觀、抽象的生命現象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眼前,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各時期的特征,也可使學生理解有絲分裂的各個時期是為了研究方便人為劃分的,它們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連續過程。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講授 新課15分鐘 教師通過模擬動畫逐步展示動物有絲分裂各時期的動態過程,與此同時,教師還在黑板上進行有關板圖。 將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與動物細胞相比較,得出二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在于:分裂過程基本相同;染色體變化規律相同。不同點在于前期和末期,教師應對照兩個有絲分裂的過程詳細講解。 著重介紹有絲分裂對于細胞的重要意義:①遺傳物質的穩定對于生物十分重要,染色體上有遺傳物質,必須準確而萬無一失地傳遞給后代;②紡錘絲的形成保證了每個染色體分裂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從而保證染色體的遺傳物質在親代與子代細胞之間穩定的傳遞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觀察有關動畫、板圖,思考并學會歸納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異同點,掌握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運用模型解釋細胞不能無限長大 講授 新課 14分鐘 引導學生建立模型方案,逐步深化思維訓練,由體表面積之比過渡要擴散速率的概念上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物質的擴散體積與整個瓊脂塊體積之比? 通過討論,讓學生主動獲得知識,使學生學會用聯想的方法將模擬計算的結果遷移到細胞。 傾聽學生的討論結果后繼續引導學生思考,既然細胞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的效率就越高,那么,細胞體積是不是越小越好? 按確定模型方案,學生進行計算、記錄、分析結果。 通過模型計算和討論,學生充分理解了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的效率就越低,細胞表面積和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 使學生親身參與探究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學生培養思維訓練能力和對科學研究方法的領悟。通過討論使學生深入思考,并且會用模型計算的方法將模擬結果遷移到細胞。通過對“細胞體積是不是越小越好?”的討論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總結提升(2分鐘) 為了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突出重難點。在講完有絲分裂的特點后還進行了如下的小結: 1.染色單體的形成和消失分別發生在什么時期? 2.DNA數量加倍發生在什么時期? 3.染色體數量加倍發生在什么時期? 4.與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細胞器有哪些?【板書設計】一、細胞增殖1.細胞增殖的意義2.真核細胞分裂的方式二、細胞周期的概念三、高等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1.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主要特點2.染色體、染色單體的行為和數目變化、DNA數量變化四、細胞不能夠無限長大的原因1.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2.細胞中的DNA數量是一定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