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課題:走進法律 課型:新授 主備:姜 瑋 審核:茍來權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 時間:_______【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識目標: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社會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2)能力目標: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初步學會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感受法律的尊嚴,做知法、守法、愛法的公民。過程與方法首先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圍繞學習目標閱讀課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重難點劃出來,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問題簡答出來(自己解決不了的可以和同學們合作研討)。其次,圍繞導學案,完成相關任務。最后,要利用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重要知識點。【學習重難點】1、學習重點:(1)法律的基本特征(2)法律的作用2、學習難點:社會生活離不開法律。【教學方法】: 五環節教學法【教學課時】:一課時【學前準備—感知】1、法律具有的顯著特征是什么?2、法律的作用【疑難摘錄—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互動】1、閱讀教材86頁情景材料,回答:這兩幅圖說明了什么道理?2、當你或你的家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的時候,你應該怎樣做?3、作為一個社會公民,你認為法律有什么作用?4、課堂交流展示1、分組分別展示預習部分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以后,必須有一定的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2、第二部分展示內容是課堂研討,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達標檢測—訓練】1、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與道德、紀律等規則相比較,具有三個最為顯著的特點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③法律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④法律是靠社會輿論、習慣和信念來維持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作為一個合格的現代公民,我們應該 ( ) ①自覺樹立法律意識②維護法律的尊嚴③自覺依法自律④加強自身法律修養⑤要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3、背誦 “ 法律的三個特征”,(人人過關) 法律的作用【總結歸納 拓展延伸】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幫游手好閑的“朋友”后,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開始時,他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后來便放縱自己,曾因偷學校的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輟學后不思悔改,經常在社會上偷竊財物、參加賭博等,因此受到公安機關的拘留。后來為了搞到錢,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經攔路搶劫,在短短的幾天內作案三起,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1、你覺得陳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2、陳某有過知恥的心理,最終還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淵,給你的啟示是: 3、作為一個合格的現代公民,我們應該怎樣做 【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書設計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課題:法不可違 課型:新授 主備:姜 瑋 審核:茍來權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 時間:_______【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社會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2)能力目標: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初步學會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感受法律的尊嚴,做知法、守法、愛法的公民。過程與方法首先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圍繞學習目標閱讀課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重難點劃出來,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問題簡答出來(自己解決不了的可以和同學們合作研討)。其次,圍繞導學案,完成相關任務。最后,要利用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重要知識點。【學習重難點】1、學習重點:(1)法律的基本特征(2)法律的作用2、學習難點:社會生活離不開法律。【教學方法】: 五環節教學法【教學課時】:一課時【學前準備—感知】1、違法行為定義及其分類是什么?列舉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2、犯罪定義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3、刑罰的分類?主刑、附加刑的分類?【疑難摘錄—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互動】1、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91事例。思考:一個好學生為什么會丟了大面子?這樣的事可以避免嗎?2、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模擬教材91至92面中的三個情境。三個情境中的主人公的行為給社會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為違反了什么法律?行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結果?3、我們結合教材中三個情境來完成教材第93頁的表格(提示:任何一類違法行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課堂交流展示1、分組分別展示預習部分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以后,必須有一定的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2、第二部分展示內容是課堂研討,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達標檢測—訓練】1.下列屬于法律的是( )①《中學生守則》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③《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⑤《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A. ①③⑤B. ②④⑤C. ①②③D. ②③④2.在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刑罰主刑的是( )A.有期徒刑B.剝奪政治權利C.沒收財產D.罰金4.中學生王某不愛學習,迷戀網吧,夜不歸宿,屢教不改,后來竟發展到持刀搶劫,致人重傷,結果受到刑罰處罰。這一案例說明(A)A.違法有可能發展為犯罪B.只有犯罪才具有社會危害性C.犯罪不一定違法D.僅僅靠教育不能減少犯罪【總結歸納 拓展延伸】據中央電視臺報道,經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陳正平,32歲,初中文化,系南京市浦口區烏江鎮商業村人,1992年曾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陳正平在南京市江寧區湯山鎮經營“菊紅”面食店期間,為瑣事與湯山鎮“正武”面食店業主陳宗武發生矛盾。陳正平見陳宗武面食店生意興隆,遂懷恨在心,意圖報復。2002年9月13日晚11時許,陳正平潛入“正武”面食店,將所攜帶劇毒鼠藥“毒鼠強”投放到該店食品原料內,造成300多人因食用有毒食品而中毒,案發至今已死亡42人。9月30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人陳正平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思考(1)陳正平的犯罪行為給社會帶來了什么危害?(2)他的行為違反了什么法律及所屬違法行為的類別?(3)陳正平的犯罪行為受到了什么處罰?【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書設計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課題:防患于未然 課型:新授 主備:姜 瑋 審核:茍來權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 時間:_______【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初步學會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2)能力目標:知道、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行為。(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法律的尊嚴,做知法、守法、愛法的人。過程與方法首先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圍繞學習目標閱讀課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重難點劃出來,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問題簡答出來(自己解決不了的可以和同學們合作研討)。其次,圍繞導學案,完成相關任務。最后,要利用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重要知識點。【學習重難點】1、學習重點:遵守法律與踐行道德之間的聯系2、學習難點:讓學生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學會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教學方法】: 五環節教學法【教學課時】:一課時【學前準備—感知】1、道德與犯罪的關系。2、怎樣認清犯罪危害3、怎樣加強自我防范【疑難摘錄—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互動】1、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97事例。思考:一個好學生為什么會走上犯罪道路?給我們什么啟示?2、閱讀P99內容,你如何看待小張的行為?他的轉變有哪些啟發?3、閱讀 P100內容,思考我們應該怎么做?4、課堂交流展示1、分組分別展示預習部分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以后,必須有一定的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2、第二部分展示內容是課堂研討,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達標檢測—訓練】1、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都有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在我們身邊(上)存在的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有………( ) ①曠課 ②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③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④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如下俗語中與其他不相近(不同)的是 (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小洞不補,大洞吃苦C.蓬生麻中,不扶自立 D.小時偷針,大時偷金 3、有人說“一個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會為貪圖錢財而貪污、盜竊等,以致最終走上犯罪道路”這句話表明……( ) A、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 B、提高道德水平就能杜絕違法犯罪; C、道德調整的范圍比法律廣; D、法律調整的范圍比道德廣; 【總結歸納 拓展延伸】有些同學認為:“我年齡還小,與犯罪無關;即使犯罪后也不受處罰,因此不用加強自我防范。等以后出來工作再說。”你贊同這種觀點嗎 為什么 【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