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十八大精神與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銜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為了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廣大高中教師一道進一步學了解、掌握十八大新思想、新表述、新觀點,并用十八大精神指導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結合我的學習體會,就十八大報告中的新提法、新表述、新要求與現行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和必修四作了比照分析。《生活與哲學》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建議一、說明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報告摘要】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教學建議】:可依據課程標準中“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這一專題的相關要求,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的教學,說明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它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可依據課程標準中“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這一專題的相關要求,結合“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的教學,說明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著重說明:(1)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2)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堅持唯物辯證法,就要堅持科學發展觀。(3)堅持科學發展觀,必須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第一要義,把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立場,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基本要求,把統籌兼顧作為根本方法。?二、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報告摘要】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教學建議】:可依據課程標準中“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這一專題的相關要求,結合“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的教學,說明黨和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和探索是一個不斷前進的歷史過程。 結合“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的教學,說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回首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得出的堅定結論。著重說明:(1)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三、說明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性【報告摘要】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教學建議】:可依據課程標準中“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等專題的相關要求,結合“認識運動,把握規律”和“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的教學,著重說明:(1)尊重規律就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2)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體現在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3)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四、說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報告摘要】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要發揮人民主人翁精神,堅持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更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教學建議】:可依據課程標準中“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這一專題的相關要求,結合“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教學,著重說明:(1)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我們國家的主人。(2)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3)黨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系,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國家就繁榮穩定,人民就幸福安康。(4)為民、務實、清廉對于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具有重要意義。五、說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報告摘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教學建議】:可依據課程標準中“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這一專題的相關要求,結合“價值與價值觀”的教學,著重說明:(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的功能,對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對于人生道路的選擇,對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導向作用。六、說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 【報告摘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教學建議】:可依據課程標準中“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這一專題的相關要求,結合“堅定理想,鑄就輝煌”的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我們黨正是依靠這樣的信念,緊緊依靠人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