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2012年5月23日上午,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發表70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座談會并講話。胡錦濤指出,毛澤東同志《講話》,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文藝實踐創造性地結合起來,是我們黨領導文藝事業的經典文獻。70年的歷史充分表明,《講話》始終閃耀著偉大的真理光芒,《講話》所指明的方向和道路始終是我國文藝事業發展必須遵循的正確方向和道路。胡錦濤勉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認真重溫《講話》精神,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要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全面貫徹“二為”(即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和“雙百”(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切實尊重文藝規律,大力推進改革創新,更加自覺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人民奉獻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高度統一的精品力作,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1.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健康向上發展,黨和政府應發揮什么樣的作用?(1)政府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文化建設的領導,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為推動文化繁榮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座談會并講話,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殷切期望,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領導。(3)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胡錦濤勉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認真重溫《講話》精神,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沿著《講話》指引的正確方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這體現了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2.結合材料中胡錦濤同志的講話,分析說明優秀文化的意義和作用。(1)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優秀文學藝術是對民族精神的展現,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2)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70年來,在《講話》精神指引下,一代又一代文藝工作者創作出一大批具有正確政治立場、深刻思想內涵、感人藝術魅力的優秀作品,推動文藝事業健康發展,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3)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正處于全球化和自身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歷史背景中,文藝事業、文化傳播正面臨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任務和挑戰,中國迫切需要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因此,我國廣大文藝工作者必須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積極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3.從哲學角度分析,《講話》對我國文藝工作者和文化事業發展產生的積極作用。(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70年來,《講話》猶如精神燈塔,指引我國文藝事業和文化建設不斷譜寫輝煌篇章,激勵億萬人民投身民族解放、國家富強、改革開放的宏偉事業。(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70年來,在《講話》精神指引下,一代又一代文藝工作者自覺投身于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創作出一大批優秀作品。這表明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3)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文藝工作者只有心里真正想著人民大眾、以生活為源泉,為人民而創作,才能贏得人民。因此,廣大文藝工作者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切實尊重文藝規律。這說明了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4)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當前,我國促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這一正確的價值觀是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價值標準,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1.70年前發表的《講話》論述了文藝與政治的關系,認為文學為政治服務在當時尖銳的斗爭形勢和正確的革命政策下,與文藝真實反映時代歷史風貌和社會心理基本上是統一的。文學為政治服務,這是因為( )。A.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B.政治決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C.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D.文化發展始終與政治發展同步2.從延安文藝座談會到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人民”始終鐫刻在中國文學的旗幟上。文藝為了人民,文藝可以影響人,健康的文藝給人以思想啟迪和美的享受。這表明( )。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B.文化能夠促進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C.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D.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3.70年來,《講話》猶如精神燈塔,指引我國文藝事業和文化建設不斷譜寫輝煌篇章,激勵億萬人民投身民族解放、國家富強、改革開放的宏偉事業。這體現的哲理是( )。①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③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④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4.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說,毛澤東同志的《講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和中國革命文藝實踐相結合的光輝文獻,是中外文藝創作基本經驗的結晶。這說明( )。A.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B.想問題、辦事情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C.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D.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5.毛澤東同志的《講話》,從當時的歷史條件和抗日民主根據地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文藝為工農兵服務,號召作家深入群眾,轉變立足點,和勞動人民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這是因為( )。①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 ②一切文化都來源于社會實踐 ③人民群眾的智慧是文藝創作的源泉 ④文藝工作者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是統一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據報道,在陜西,《講話》精神深刻影響了許多作家的創作思想。陜西推行的干部到基層掛職機制,更為作家深入生活、了解群眾創造了條件。從2000年開始,先后有葉廣芩、馮積岐、高建群、冷夢等多位當代作家赴陜西各地掛職。其中葉廣芩在周至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期間創作了《老縣城》《老虎大福》《青木川》等多部作品。馮積岐將他在掛職期間的感受寫成《掛職日記》,完成了長篇小說《村子》。冷夢則完成了25萬字長篇報告文學《高西溝調查——中國新農村啟示錄》,獲得了全國性獎項。(1)結合上述材料,從《政治生活》角度,請你就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提出幾點建議。(2)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談談文藝工作者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1.B [本題考查文化與政治的關系,B表述正確。A、C不符合題意,D說法錯誤。]2.D [“健康的文藝給人以思想啟迪和美的享受”表明優秀文化對人的積極影響,D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干要求,C表述錯誤。]3.C [講話的指示作用體現了①;億萬人民投身革命建設事業體現②。③④材料未體現。]4.D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D正確。]5.A [①②符合題干要求,應選A。③觀點錯誤,④與題干無關。]6.答案 (1)①政府具有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各級政府必須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提供資金、政策和人才保障。②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因此,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要求政府工作人員深入群眾,了解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增強服務意識,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③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領導。(2)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發展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文化,文藝工作者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自覺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②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發展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文化,要求文藝工作者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人民而創作。③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與貢獻。發展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文化,要求文藝工作者不斷創作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為人民奉獻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高度統一的精品力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