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單元練習 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級人文地理下冊一、單項選擇題1.中國幅員遼闊、疆域廣大,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A.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部瀕臨大西洋B.我國大陸海岸線北起鴨綠江口,南到北侖河口C.疆域遼闊,鄰國眾多,鄰國面積最大的是印度D.南北緯度跨度很大,東西經度跨度較小2.關于下圖所示的地理環境,描述正確的是A.A河流為黃河B.甲地區的水熱條件最為優越C.乙地區主要種植水稻,可以實現一年兩熟或三熟D.該分界線大致與我國800mm年等降水量線重合3.“鐵馬、四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分別是我國北方和南方地區的典型寫照,以下關于我國南北方的差別,說法錯誤的是A.北方房子窗戶小,注重防寒;南方房子窗戶大,注重通風B.北方人們喜吃米飯,南方人們喜吃面食C.北方河流比南方河流數量少,流量小D.北方交通以陸地為主,南方交通水陸并舉4.我國疆域遼闊,下列描述能正確體現這一特點的是( )A.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東岸 B.地跨寒、溫、熱三帶,北回歸線穿過南部C.國土面積世界第三 D.最南至曾母暗沙,最北至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5.下面是小紅同學摘錄的四張地理知識卡片,其中卡片內容有誤的是A. B.C. D.6.關于圖中四條地理界線的說法,正確的是A.①線以北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沒有濕潤區 B.②線以西的河流皆為內流河C.③線以東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 D.①線與④線之間屬于溫帶季風氣候7.下列關于我國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東臨大西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B.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便利的海運條件C.領土最東端在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 D.大部分位于南溫帶,沒有熱帶8.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今年10月上旬,山西出現最強秋汛,湖北迅速啟動“天使之旅-2021馳援山西水災”行動。如果馳援隊伍從湖北直線到達山西,飛機必須經過一條山脈,其中山脈兩側甲乙兩地氣候特點如下圖所示,由此判斷該山脈是A.昆侖山脈 B.秦嶺 C.陰山 D.大別山9.下列關于中國人口與民族的敘述,正確的是A.我國人口分布以黑河——騰沖為分界線,西密東疏B.我國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C.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統一多民族國家D.我國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現大聚居小散居格局10.長江、黃河都是我國的母親河。下列有關長江、黃河敘述正確的是( )A.干流都流經青海和四川兩個省區 B.黃河注入東海,長江注入渤海C.三峽水電站位于黃河上游 D.黃河和長江的下游都江闊水深,四季通航11.下列四個地形剖面示意圖中,最接近我國地勢變化特點的是A. B.C. D.12.家住杭州蕭山的初中生小王在旅游時發現,西藏地區的油菜花開花時間比同緯度地區的家鄉要晚得多,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A.地形 B.降水 C.光照 D.土壤蓮藕習性喜暖,低于5℃易受凍,整個生長期不可缺水,適宜種植在平原的低洼地區。據此,完成以下小題。13.湖北某地政府鼓勵農民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蓮藕。這體現了不同區域的( )A.物產交流 B.信息交流 C.人才交流 D.技術交流14.如果要了解某區域是否適合種植蓮藕,需要查找該區域的( )①主要氣候類型圖②人口密度圖③地形圖④主要礦產分布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5.在青藏高原上被稱為“高原之舟”的是( )A.藏羚羊 B.藏山羊 C.駱駝 D.牦牛16.小明給同學介紹藏族同胞的生產生活,下列在小明的介紹中應該出現的是( )①住帳篷 ②“打林卡” ③坎兒井 ④種青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關于以上地形區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①處位于我國第一級階梯,被譽為“世界屋脊”B.②處于我國第一、第二級階梯的交界處C.③處氣候干燥,河流較少,水資源缺乏D.④處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被譽為“魚米之鄉”18.關于寶島臺灣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地形以高原為主,氣候暖濕②東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③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天然植物園”美稱④臺北是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島內第一大城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9.讀臺灣地形剖面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平原主要分布在臺灣島的西部②臺灣地勢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③與臺灣隔海相望的A是福建?、苁艿匦斡绊?,西部降水比東部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0.我國人口分布極不平衡,著名的人口分界線是A.黑河—騰沖一線 B.漠河—騰沖一線C.秦嶺—淮河一線 D.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1.區域差異需要區域間進行交流與合作,為此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發展戰略。以下圖片中屬于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的戰略是A. 青藏鐵路動車組 B. 寧夏“華西村”C. 《京津冀協同發展》郵票 D. 東北振興宣傳畫二、非選擇題22.中國大多數人口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東部季風區。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近年來,黃河流域又出現缺水斷流等新的問題。黃河斷流 1972 年開始,在距今40 多年的變化過程中,其斷流次數、歷時和河道長度均不斷增加。根據專家預測,黃河斷流的情況還將進一步惡化。(1)黃河起源于________ 山脈,于_____(省的簡稱)注入渤海,其干流呈“_____”字狀。(2)上述二則材料分別反映了“母親河”主要存在的哪些問題或現象 (3)材料一的現象發生在黃河的哪段流域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4)根據所學知識談談如何治理黃河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2.D3.B4.C5.B6.C7.B8.B9.C10.A11.B12.A13.A14.C15.D16.B17.C18.C19.C20.A21.C22. 平原廣闊 土壤肥沃 降水較為豐富23.(1)巴顏喀拉;魯;幾。(2)黃河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黃河缺水斷流日趨嚴重。(3)黃河下游;黃河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下游開地形開闊低平;為防止洪水災害人們不斷加高河堤。(4)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疏浚河道、加固堤壩等。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