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分子和原子 課時:2 教師:教學目標 A類:使學生知道分子和原子的真實存在及分子和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初步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使學生會運用分子和原子觀點來解釋一些現象。B類:通過實驗和模擬微觀粒子運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C類:通過物質具有可分性,進而認識分子和原子可分與不可分,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教育和辯證看問題的思維方法教育,通過實驗和模擬微觀粒子運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重點難點 讓學生了解物質結構的初步知識。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建立以及基本教學板塊 學生課堂練習單 有效生成[創設情境]把一瓶香水帶進教室,放在講臺上,打開瓶塞,同學們為什么會聞到香味?糖放入水中為什么不見了?衣柜中樟腦片為什么不見了?實驗:品紅的擴散 在靜止的水中品紅為什么能擴散呢?[過渡] 在很久以前許多學者就對上述這些問題進行了探究,他們提出了物質是由不連續的微小的粒子構成的設想。[小結] 物質確實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構成的。[小實驗]請同學們用手對著臉輕輕扇動,感受一下分子對著臉撞擊的感覺。肉眼看不見的分子是真實存在的嗎?展示圖片:教材圖3-2、3-3肉眼看不見的分子有何特點?花香能聞到,但卻看不到。能看到整塊的糖,卻看不到溶解后的糖。[分子的基本性質] 1、分子很??;閱讀“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這一段話。教材上哪些數據說明分子的質量很???哪些數據說明分子的體積很???2.分子的運動從品紅的擴散,我們猜想分子是在運動的,但這并不能讓我們信服,下面我們用實驗來探究一下分子的運動。 設計實驗,探究氨分子的運動。猜想:為什么B中的溶液變紅了?設計實驗方案。[小結]1.氨分子不斷擴散進入酚酞溶液中,使酚酞變紅,說明分子在不斷的運動。2.受熱情況下,分子能量增大,分子運動速率加快。[實驗]酒精與水的混合[思考]為什么1+1不等于2?[小結]分子之間有間隔寫出水分子、氧分子、氫分子化學式,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分子是有原子構成的。[討論]1.從分子角度看,水的蒸發和水的分解有什么不同?2.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和水在電解中分子和原子的變化情況,推論在化學變化中發生變化的是分子還是原子?[小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1.氧化汞受熱分解 2.水蒸發后化學性質沒有變 3.混合物與純凈物有什么不同 學生思考、討論學生實驗、觀察現象、思考討論學生聽講、實驗看圖想像分子的存在學生猜測、討論觀察現象:1+1≠2思考、討論、猜想語言表達:一個水分子是有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不變,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改變板書設計: 分子和原子分子原子概念:1.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2.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分子原子觀點解釋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2.混合物和純凈物反思: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