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課題1分子和原子》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2、認識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3、能運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和實驗現象。過程與方法:1、學習通過觀察自然、實驗、識圖等方法獲取信息,學習運用想象類比、分析歸納、推理判斷等方法處理信息。2、能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通過與他人合作實驗的形成,對有疑惑且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進行研究,實驗中注意觀察與思考相結合;對實驗觀察的結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圖表及化學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3、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2、建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可分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二、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認識分子、原子是客觀存在的,是構成物質的兩種微觀粒子。認識微觀粒子的特征。培養對自然現象實驗現象的猜測、觀察,分析、交流、總結等探究能力。教學難點:從微觀角度認識物質的變化。三、教學方法:實驗啟發式與課內外探究性學習相結合,多媒體輔助。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1.為什么濕衣服在陰涼處能晾干(水怎么會跑)?如果曬在太陽下干得更快?同學們洗碗后沒擦干就放在碗柜里了,到第二天取時為什么碗中沒水了?校園里桂花開了的時候為什么很遠就能聞到花香 但是卻看不見,摸不著。這些問題與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有關,現在,我們一起學習第三單元課題2——分子和原子。 引入新課 進入情景,思考為什么能聞香味?猜想,傾聽 從與教學內容有內在關系的話題,提出富于思考性、激發想象力的化學問題,確立正確的學習導向。探究分子的性質 【講述】科學實驗證明:物質都是由不連續的微小粒子——分子和原子構成的。【板書】一、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 講述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并有板書 認真傾聽做好筆記 通過感知一滴水中分子數的巨大,體會分子體積小,質量小,從宏觀【講述】這些粒子真的很小嗎?讓我們通過計算體驗一下。【多媒體展示】1 個水分子的質量約為3×10-26kg,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以20滴水為1 ml計算)。這個數字有多大呢?如果10億人來數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需要數3萬多年才能數完?!局v述】為了更深一步來認識這些微小粒子,我向大家介紹一位特殊的“證人”——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是一種能將拍攝對象放大幾十萬倍的先進儀器,讓我們來看兩幅用電子顯微鏡拍攝到的照片?!?講解】苯是高中化學中將要學習的一種重要有機物,這是構成苯的粒子——苯分子的照片。這些既像棉花又像云朵的小家伙就是苯分子。【展示】苯分子照片【板書】二、分子的基本性質1、分子質量很小,體積很小 通過多媒體展示水分子相關數據說明分子之小展示苯分子照片,講解分子的基本性質 觀看計算、感知、得出結論。通過觀看照片感知分子的部分性質 感知微觀。加深學習印象,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教育和辯證地看問題的思想方法教育。加深學習印象,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教育和辯證地看問題的思想方法教育。通過展示圖片形象表現出分子的性質,使學生更加容易記憶。實驗一探究 【講述】通過計算后,我們體會到,水分子的體積和質量的確很小。分子除了具有這些基本性質以外,還有哪些基本性質呢?讓我們來看一個演示實驗。實驗中用到的試劑有濃氨水、酚酞等。濃氨水中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我們先來觀察一下氨水和無色的酚酞之間發生變化的現象?!緦嶒炑菔尽堪彼渭拥椒犹芤褐小緦嶒灛F象】無色的酚酞變紅了【講述】如果用這一裝置(呈現圖裝置)來做實驗,我們又會看到什么現象呢?【實驗演示】氨分子擴散的演示實驗:A、B兩個燒杯中盛有的都是酚酞溶液,C燒杯中盛有的是濃氨水。 先講述再通過多媒體演示實驗 觀察實驗、對比、思考分析問題、總結、得出結論。 通過實驗幫助學生理解分子是不斷運動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方式。通過現象看本質 【講述】我們發現,燒杯A中的溶液變成紅色,燒杯B中的溶液不變紅色,為什么會出現上述不同的現象呢?讓我們借助電腦模擬動畫來加以分析?!久襟w展示】實驗電腦模擬動畫 講述實驗現象,多媒體展示 思考,分析問題,得出結論。 根據實驗事實推理、總結出結論,建立微粒觀,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媒體展示】通過分析,我們得知,導致上述A、B兩個燒杯中出現不同現象的原因是——氨分子擴散到燒杯A中使酚酞變紅,氨分子沒有進入燒杯B中燒杯A燒杯B現象燒杯中的溶液變成紅色燒杯中的溶液不變紅色結論氨分子擴散到燒杯A中使酚酞溶液變紅氨分子沒有進入燒杯B中【總結】這個探究活動,讓我們知道了分子的第二個基本性質——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景鍟?、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歸納總結出現象,得出相應的結論講述分子另外一個性質: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對比、總結、得出結論認真聽講,筆記生活與課堂結合 【提問】學習到這里,大家就能解釋剛上課時提出的問題:為什么濕衣服在陰涼處能晾干(水怎么會跑)?同學們洗碗后沒擦干就放在碗柜里了,到第二天取時為什么碗中沒水了?校園里桂花開了的時候為什么很遠就能聞到花香 品紅為什么能擴散在水中? 提出幾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現象,要求學生作出解釋 【回答】衣服在空氣中能夠晾干,是因為水分子擴散到了空氣中;聞到菜飯香味是因為菜飯的香氣分子運動到了人的鼻子周圍,所以就聞到了菜飯的香味;品紅放在水中,水變紅了,是因為品紅分子運動到了水中。 源于生活,回歸生活,學會用分子觀解釋宏觀現象,深化對分子特征的理解。啟發學生思考、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通過實驗事實驗證猜想,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講述】生活經驗還告訴我們,夏天的衣服干得更快。分子的運動和什么有關呢?夏天和冬天的顯著區別就是溫度。分子運動和溫度有關嗎?我們來做一個實驗驗證一下?!緦嶒炑菔尽繉⑵芳t分別放入等體積的熱水和冷水中,比較擴散的快慢。 講述,實驗演示 思考、產生疑問、大膽猜想、仔細觀看實驗實驗二探究 【實驗現象】在熱水中,品紅擴散的更快;冷水中,品紅擴散比較慢?!窘Y論】分子的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運動速率越快。【補充板書2】溫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運動速率越快。 講述,實驗演示,板書 思考、得出結論實驗三探究 【講述】請同學們再來觀察一個有趣的實驗。【實驗演示】等體積酒精和等體積水混合。 講述,實驗演示 觀看實驗通過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保持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其好奇心。引發“1+1=2”的知識沖突,激發學生探索與聽講【實驗現象】混合后液體的體積明顯比混合前少了。【講解】混合后液體的體積明顯比混合前少了。這說明了什么呢?分子間存在間隙,較小的分子鉆到了其他分子的間隙中,而使混合物的體積減小。液態物質,較難壓縮,分子間的間隔比較??;氣態物質,比較容易被壓縮,分子間的間隔比較大。與此同時聯想到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也是因為分子的間隔受熱時增大,遇冷時縮小的緣故【板書】3、分子之間有間隔 講述,實驗演示,板書 聽講、思考小結 小結分子的三個基本性質,分子、原子、物質的關系。 歸納小結 理解記憶 突出重點五、板書設計分子和原子一、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二、分子的基本性質:1、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一般溫度越高,運動速度越快。3、分子之間有間隔 ,一般分子間隔:氣體>液體>固體三、分子、原子、物質的關系構成分子 物質分成 構成 構成原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