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分子和原子⑴ 課 時 1 課 型 新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能用分子觀點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和實驗現象。過程與方法能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通過與他人合作實驗的形式,對有疑惑且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試驗中注意觀察與思考相互結合;對實驗觀察的結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圖標和化學語言進行表述與交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探究活動那個的樂趣,培養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的實踐的科學精神。建立“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可分的”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學 習目 標 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并會舉例說明;2.能用粒子“運動”和“間隔”的觀點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和實驗現象。學習重點 分子的基本特征學習難點 運用分子基本特征解決生活中的基本問題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分子模型、品紅溶液等藥品教學流程 教學內容及過程 個性化設計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學生思考討論學生充分發揮的想象力,確立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構成的觀點。學生了解現代高科技,并借助圖像進入微觀世界。總結分子的特征一: 質量和體積都很小總結: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實驗一: 推注射器實驗二: 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總結:分子間是由間隔的練習: 解釋物質的三態變化 “熱脹冷縮”原理總結:分子的基本特點 [新課導入] 設疑激思,發現問題1、“1+1=2”是否是一個永恒的等式?2、為什么經過飯店的時候,有時能聞到撲鼻的菜香?3、“不翼而飛” 的水[新課]一、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探究活動一: 棉花變紅花 演示實驗 :氨水遇酚酞變紅 提問1: 氨水使沾有酚酞的棉花變紅,可氨水沒有和酚酞接觸啊 ? 討論:以上實驗說明什么問題? 播放氨分子向水中擴散的教學光盤。 講解: 物質的微觀構成, 課件展示: 分子、原子的圖片。活動探究二提問1: 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看不見,為什么我們能看到水?課件展示: 濕衣服為什么在陽光下變干?路過花叢,聞到花香?探究活動三 分子間有間隔提問1: 沖糖水時,糖如水不見,而整杯水變甜,能用分子的觀點解釋嗎? 活動四: 餅干和土豆的秘密講解:同分同,異分異的奧妙那么和分子相同的原子具備什么樣的特點呢下節課我們再來研究個性化板書設計 §3.1分子和原子(1)一、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2、分子不斷運動 3、分子之間有間隔 4、同分同性、異分異性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