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式與化合價(第一課時)【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學目標:(1).了解化學式的含義;了解化學式前、中有關數字的不同意義。(2).學會根據規定書寫和讀出一些簡單的化學式。教學重點:化學式的意義、書寫以及讀法教學難點:化學式的書寫【重、難點及其突破策略】1通過增加對不同化學式意義進行復述、閱讀,提高對化學式意義的理解;同時也改變枯燥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通過啟發學生思維,不斷引導學生思考歸納,得出規律,從而掌握化學式的意義、書寫和讀法;逐漸使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方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總體教學設計思路】由認識元素符號引入 → 學生回憶已學過的化學式 → 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連續描述多個化學的意義 →鞏固化學式的意義→學生板演常見化學→分析歸納化學式的書寫與讀法 。【教學過程】環節一:課前熱身教師活動:從生活中知己朋友講起。學生活動:只有認識才能成為知己朋友。設計意圖: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環節二:復習導入教師活動:列表展示常見元素有元素符號。學生活動:學生回憶并寫出它們的元素符號。設計意圖:復習元素符號。環節三: 活動一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學生熟悉物質,引導學生思考,那些物質能寫出其符號。強調:元素符號和數學。學生活動:學生寫出對應的化學式。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掌握學習化學的方法。環節四: 活動二教師活動:根據學生掌握的化學式,引導學生思考描述這些化學式所包涵的意義。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描述化學式的意義。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閱讀歸納的習慣和能力。環節五: 活動三教師活動:利用多媒體,繼續展示其他化學式,引導學生讀出化學式的意義。學生活動:學生描述化學式的四個意義。設計意圖:通過閱讀化學式的意義,提高學生對化學式意義的理解,激發學習興趣。環節六: 活動四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元素符號和化學式中不同位置的數字,引導學生思考,描述各數字的意義。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各數字的意義。設計意圖:規范化學用語的書寫,端正學習態度。環節七: 活動五教師活動:展示題目:看圖寫化學用語。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化學用語。設計意圖:使學生理解微觀粒子與化學用語的關系。環節八: 活動六教師活動:提出思考:回憶已學的化學式。學生活動:學生板演已經掌握的化學式。設計意圖:學生思考,動筆寫出化學式,強調對已學知識的進一步認識理解。環節九: 活動七教師活動:根據學生已學習的化學式,引導學生歸納,掌握不同類別物質,其化學式的書寫規律和讀法。學生活動:通過引導思考,學生描述單質和氧化物,化學式的書寫規律的讀法。設計意圖:通過歸類比較,理解掌握學習化學的方法和規律。培養學生學會歸納,總結提高學習的效率環節十: 活動八教師活動: 展示練習題學生活動:學生思考設計意圖: 鞏固知識環節十一: 結課教師活動: 以板書的方式,梳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小結。設計意圖:及時總結,提高教學效果【板書設計】課題4 化學式與化合價一、化學式1、定義 用元素符號和數字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2、意義 (1)表示一種物質(2)表示該物質的組成(元素)(3)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4)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3、書寫與讀法(1)單質 ①金屬單質②固態非金屬單質③氣態非金屬單質④稀有氣體(2)化合物 ①氧化物②其他化合物3教學反思這節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初三化學,第四單元課題4《化學式與化合價》第一課時,結合本人一直關注關于化學用語教學的課題設想,和本學校的教學實際,設計了這節課的教學,備課基本能做到對教材的深入研究,在教學方法上也做了一些改進,課堂上盡可能地讓學生讀一讀,讀出化學式的意義來掌握化學規律,也讓學生動手寫一寫,增強學生對化學式的認識,通過這樣不斷變換教學方法,集中學生的精神,同時也能把枯燥的化學式內容有趣化。但是上完這節課,首先感覺到時間的分配不是很符合自己預先的設想。導致課堂的后半階段有些倉促,在評課中,也有老師提及這個問題,出現這種情況,雖然有某些客觀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初三化學雖然教了十幾年,對教材內容可以說已經很熟悉了,每個單元,每個課題的內容已經是了如指掌,但是在課堂上還出現了缺點,這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備課時除了備好教材、教法,更重要是要備學生。學生每年都在變,不同的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層次是不同。備學生是教學的重要組成。沒有備好學生就上課,肯定就會有一些不足或遺憾。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