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一、課題名稱:制取氧氣二、教者姓名:三、教材分析過氧化氫制取氧氣》位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第三節《制取氧氣》的第二課時。《過氧化氫制取氧氣》這一課題是學生練習了實驗基本操作后接觸到的第一個利用固體與液體反應制取氣體的實驗,對實驗裝置的優缺點探究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熟悉常見儀器的使用。通過對其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使學生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更為今后其他氣體制取的學習,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本節課在中學階段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學重難點:重點 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選擇合適的發生和收集裝置。難點 催化劑的概念和催化作用。四、學情分析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了解了氧氣的性質及用途,并且學習了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方法,已初步具備了觀察實驗和進行簡單實驗操作的技能。通過這一節實驗探究課,讓學生試一試、做一做,很容易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求知欲。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深入地體驗學習過程,本課時將采用實驗探究的教法,合作討論和交流的學法,以提高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五、教學目標1、掌握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與操作過程。 2、知道催化劑的概念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的重要作用。 3、通過對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探究,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能力,體驗探究;培養學生學會為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合適的發生和收集裝置。4、在小組討論中,通過交流互動,優化思維過程 。5、通過體驗實驗探究過程,嘗試實驗成功的快樂,養成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實驗習慣。六、教學方法通過西沃白板展示、學生分組實驗、學生交流討論,運用教學資源,合作探究,整理分類、歸納總結。七、教學過程(一)生活常識,視頻導入教師先提出問題:視頻中護理液中產生的氣體是什么?是哪些藥品反應后產生的該種氣體?播放視頻《過氧化氫護理液》,導入新課,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學生思考并回答。導入新課。(二)閱讀資料,解決疑惑展示資料,圖片資源:百度百科《過氧化氫》詞條。學生通過閱讀資料,了解過氧化氫溶液能分解產生氧氣,并知道二氧化錳是反應的催化劑,為下一步探究埋下伏筆。(三)小組討論,鏈接新知教師使用思維導圖展示過氧化氫制氧氣的一般思路。展示藥品盒里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粉末,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設計利用這兩種藥品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利用西沃白板3的游離功能,指導學生利用所給儀器組建過氧化氫制氧氣的發生裝置,并由同學補充評價。利用思維導圖提煉展示發生裝置選擇的依據。學生思考討論,并鏈接裝置。達到通過舊知,鏈接新知,使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四)合作探究,分組實驗學生再計時討論,并匯報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然后小組合作完成實驗。教師指導,巡視,拍照上傳。學生組裝儀器,利用過氧化氫制氧氣并檢驗氧氣 。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五)歸納小結,交流評價教師展示學生實驗圖片。使用聚光燈功能強調實驗步驟和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六)合作探究,實驗驗證教師提出有效問題: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什么是催化劑呢?展示資料,圖片資源:百度百科《催化劑》詞條。學生閱讀資料,認識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歸納催化劑特點。教師提出有效問題:通過實驗觀察二氧化錳確實改變了化學反應速率,同學們能設計實驗證明它的化學性質沒改變嗎?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匯報方案,并演示實驗。教師播放視頻,講解驗證二氧化錳質量不變的實驗過程。由學生板書化學反應表達式。(七)知識應用,鞏固提高一體機展示氯酸鉀、二氧化錳圖片。學生完成反應表達式,并為其選擇合適的發生裝置并說明理由。達到強化要點,鞏固提高的目的。(八)提煉歸納,形成概念對比黑板三個化學反應表達式,總結反應物、生成物種類特點,歸納分解反應概念。培養學生對比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九)拓展提高,即時體驗利用西沃白板3的游離功能,展示多功能瓶的使用。(十)鞏固練習,即時體驗1.學生及時練習氧氣不同收集方法。2.教師播放視頻,學生觀看找出操作錯誤并改正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