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人體的元素組成。(2)了解某些元素(如鈣、鐵、鋅等)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3)了解人是如何攝取這些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2.過程與方法(1)初步學會運用多種手段(特別是網絡)查找資料,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獲取有用信息。(2)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分享。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初步認識化學科學的發展在幫助人類戰勝疾病與營養健康方面的重大貢獻。(2)逐步建立科學的世界觀,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二、教學重點無機鹽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三、教學難點1.了解某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2.正確認識微量元素對人體的作用。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生活中常見物質的圖片,提問:一些產品中常出現補鈣、鐵、鋅、硒、碘等的詞語,這里的鈣、鐵、鋅、硒、碘是元素還是單質? 【生】廣告語中的鈣、鐵、鋅、硒、碘是元素。 提出問題:人體為什么要補充這些化學元素?它們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影響? 聯系生活,激起學生興趣。【生】這些元素是人體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如果人體缺乏這些元素會得病。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人體的元素組成 提出問題:人體生長過程中需要六種營養素。根據營養素的組成元素,你認為人體中含有哪些元素? 【生】由水可知人體內有H、O兩種元素,由糖類的組成可知人體中還含有C元素,由蛋白質的組成,可知人體內含有N元素。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97~99頁,并出示下列問題: (1)組成人體的元素約有多少種?它們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2)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元素是什么?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什么?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區別?它們對人體有什么作用?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并回答問題: (1)50多種,除C、H、O、N以蛋白質、糖類、維生素、水、油脂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主要以無機鹽的形式存在。 (2)氧元素、鈣元素。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超過0.01%的稱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稱為微量元素。) (二)一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98頁,了解常量元素中鈣、鈉、鉀三種元素對人體健康的作用。 (學生看書后,請兩位學生做實驗。) [實驗]師生共同完成演示實驗 取兩根魚骨,其中一根用坩堝鉗夾住,放在酒精燈上燃燒,另一根放在10%的稀鹽酸溶液中浸泡一會,10分鐘后取出。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生】觀察實驗、描述現象,進行歸納,得出結論。 提出問題:鈣元素是人體需要量很多的常量元素,若人體缺乏鈣元素,會得佝僂病和發育不良,還會發生骨質疏松,容易骨折。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補充足夠的鈣元素呢? 【生】牛奶、骨頭湯、綠色蔬菜、肉類、豆類都含有鈣元素。 微量元素,雖然在人體內含量較少,但對人體的健康影響卻很大。微量元素中有20多種是人體必需元素,若人體缺乏,就會生病。出示一些患者的圖片,請學生根據教材第99頁的表格,回答各是由于缺乏哪種微量元素而導致的。 (討論,踴躍回答。) 提出問題:同學們,當醫生不能只是看病,不開藥,請問要補碘、補氟應該怎么補充? (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列舉多種做法:如海帶、紫菜、碘鹽補碘,常用含氟牙膏可以預防齲齒。) 組織并指導學生討論教材第100頁的討論題目。 (前后四人一小組,得出結論: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元素過量也會得病。 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自編自演“小患者”“小醫生”。) 實際運用能力培養。 實驗動手訓練。 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增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三、課堂小結,提煉觀點 學完本課題,談談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積極討論。有學生認為:藥補不如食補,在平時的飲食習慣中,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毛病。) 總結:1.本課題學習了人體的元素組成和一些元素與人體健康的影響,重點是介紹無機鹽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關系。 【生】調查市場上有哪些補鈣、補鋅等的保健藥品出售,查看它們的標簽或說明書,了解它們的主要成分。 2.了解某些元素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培養關心健康的意識。通過本課題學習,希望大家更加注意平常的飲食營養搭配,改掉偏食、挑食等不良習慣。 【生】查閱資料,了解人體是如何攝取營養元素的。 培養學生的探究與歸納總結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