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社會·思品期中測卷溫馨提示:1、全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答案必須做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2、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全卷實行開卷考試。社會部分(50分)一、選擇題(本題有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如果你生活在16世紀的歐洲,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社會階層,他們是( )A、商人和手工工場主 B、地主和農民C、貴族和商人 D、手工工場主和工人2、比較與歸納是我們學習歷史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有關英國、法國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相似點的歸納不正確的是( )A、在革命過程中,都頒布了重要文件,最終都推翻了外國殖民統(tǒng)治B、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 C、人民群眾的革命中都起到了推動作用D、革命后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3、下面一些陳述中,不符合新航路開辟后的史實是( )A、人們能夠更加方便地到不同大陸去生活 B、很多歐洲人可以在本地品嘗中國茶C、中國開始種植馬鈴薯、玉米等作物 D、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4、巴黎人民的三次起義取得的成果有( )①頒布了《人權宣言》②最終確立了共和國政體 ③實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④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人們熟悉的自由女神像,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著羅馬古代長袍,右手高擎長達12米的火炬,左手緊抱一部象征《 》的書板。此處的重要文獻應該是(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拿破侖法典》 D、《人權宣言》6、在我國古代,丞相制度的設立和廢除分別是在( )A、西漢、明朝 B、秦朝、清朝 C、秦朝、明朝 D、西漢、清朝7、下列有關我國明清時期社會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當時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②當時的江南地區(qū)有不少人從事紡織行業(yè)③當時,農業(yè)仍然是中國經濟的主體 ④18世紀中后期,中國經濟實力居世界第一位,對外貿易長期出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8、“世博會見證著時代的進步,記錄下世界的前進歷程。”在1851年英國倫敦首屆世博會上,人們能夠看到的科技成果是( )A、電燈 B、蒸汽機 C、飛機 D、發(fā)電機9、“開辟荊榛,千秋功業(yè);驅逐荷虜,一代英雄”這幅對聯(lián)歌頌的民族英雄是( )A、戚繼光 B、文天祥 C、鄭成功 D、林則徐10、在明清經濟相對繁榮的同一時期,西方各國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有( )①、手工工場逐漸取代手工作坊 ②、文藝復興 ③、向海外拓展殖民地 ④、建立了資本主義共和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1、清代中國的疆域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相比( )①基本版圖相似 ②東北的外興安嶺、庫頁島等地已經不在現(xiàn)在疆域范圍內③現(xiàn)在疆域更為遼闊、廣大 ④臺灣等地一直就是中國的領土A、①② B、 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2、下列有關世界整體化形成的過程中的理解正確的觀點有( )①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為世界聯(lián)系提供了必要條件 ②世界整體化的進程是一幅工業(yè)文明與野蠻的殖民掠奪相交織的圖景 ③殖民侵略帶來的工業(yè)文明使被殖民地匯入工業(yè)大潮之中,使亞非拉國家逐步走向了獨立、富強之路 ④帝國主義的殖民侵略雖然帶來和傳播了工業(yè)文明的成果,但是瘋狂的掠奪卻使亞非拉國家的社會經濟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非選擇題(26分)13、歷史診所(8分)下列關于乾隆的材料中有四處錯誤,請指出并加以改正。乾隆皇帝統(tǒng)治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后的盛世時期,他主張對少數(shù)民族采取懷柔政策,他在經過長城時曾做詩:“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他親自接見了因不堪忍受沙俄壓迫,歷盡千辛萬苦,回歸祖國的土爾扈特部;在他70歲壽辰時,西藏宗教領袖六世班禪不遠萬里趕來參加祝壽的慶典。為了加強專制皇權,乾隆皇帝廢除了丞相,改由六部分理朝政;建立了軍機處并繼續(xù)大興文字獄。乾隆皇帝認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因此在對外政策上采取了閉關自守政策,把四個通商口岸減少為泉州一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古史探究(8分)材料一:在英國的歷史上,有過兩場不同意義的革命——政治制度的革命和經濟科技上的革命。材料二:A的歷史意義,無論怎么夸大都不為過。它把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為機械設備提供動力。與A對比,B的功效高,污染小,應用范圍大、使用方便,在工農業(yè)生產、交通運輸、國防、家用電器等各個方面廣泛應用。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中英國歷史上的兩場不同意義的革命分別是什么? (2分)(2)、材料二中A和B是兩次革命中發(fā)明的動力機器,分別是什么?A和B分別把人們帶入了什么時代? (4分)(3)、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依舊能夠看到很多當年這場革命帶來的成績,從交通工具方面列舉兩項。(2分)15、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1405年到1433年的幾十年里,鄭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共訪問了30多個國家,加強了中國人民與亞非人民的友好關系,顯示了中國人在造船、航海等方面的高超技術。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代表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yè)的最高峰。鄭和船隊有寶船六十二艘,滿載絲綢、瓷器、金銀、銅鐵、布匹等物。材料二:15至17世紀,為了滿足歐洲和亞洲直接貿易的需要,許多歐洲航海者進行遠洋冒險,開辟了一條條新航路。主要有:1487--1488年,迪亞士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繞過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1492年,哥倫布橫流大西洋抵達 __A__;1497梍1498年,達·伽馬開辟繞過好望角通往__B__的航路;1519梍1522年,麥哲倫船隊完成第一次環(huán)球航行。新航路開辟的結果擴大了世界市場,開始了殖民掠奪,引起西歐發(fā)生“價格革命”,從而加速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回答下列問題:(1)、請將材料二里的兩處空白內容補充完整。(2分)(2)、從航海目的上來講,鄭和下西洋與西方新航路的開辟有什么異同?(4分)(3)、鄭和下西洋的功績和新航路開辟的意義。(4分)思品部分(50分)一、選擇題(本題有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鄧小平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這里的人民包括:①工農聯(lián)盟 ②知識分子 ③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勞動者和建設者 ④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者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2、下面對人格權理解正確的是:①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②人格權包括物質性人格權和精神性人格權 ③人身自由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格權中居于首要位置 ④人格權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相分離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有一個父親,因為離婚而把怨氣發(fā)泄到兒子身上,動不動就打罵孩子,有時還不讓孩子去學校上課。在記者采訪他時,他竟然理直氣壯地說:“孩子是我的,我有權這樣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父親的做法侵害了孩子的受教育權和人身權利 ②父親的做法是錯誤,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權利,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 ③孩子可以借助法律這把利劍保障自己的合法權利 ④父親的做法是正確的,他有管教子女的自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4、由于拓寬馬路,需要拆遷房屋。老吳因拆遷補償問題與拆遷辦工作人員發(fā)生爭執(zhí)。老吳對拆遷不滿,于是將有關情況寫了一張大字報貼在拆遷辦的墻上。老吳的做法是:A、正確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不擇手段B、可以理解的,是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有效方式。C、錯誤的,應通過合法渠道反映意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D、錯誤的,對侵犯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忍了算了5、下列行為屬于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的是:①小東拒絕父親讓他輟學賣菜的要求,堅持回校學習 ②小明打電話向有關部門舉報學校附近一個黑網吧 ③受到同學欺負的小文找自己的哥哥教訓那個同學 ④小梅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時繳足稅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6、王某將持刀闖入家中搶劫的兩名歹徒打成重傷并制服,然后把他們扭送到當?shù)嘏沙鏊_@一事件在群眾中引起如下議論,正確的有:①王某正確行使了公民的權利 ②王某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法律責任 ③王某把歹徒趕走就算了,沒有必要將他們扭送派出所 ④王某做了法律鼓勵做的事 ⑤王某的行為侵犯了歹徒的人身自由權利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下面關于生命健康權的說明正確的是:①我們要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 ②我們只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義務 ③我們要學會用法律手段捍衛(wèi)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④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8、下列屬于合法行為是:A、八年級學生小穎被樓上掉下來的花盆打破頭,造成頭部凹陷性骨折,她要求花盆的主人賠償醫(yī)藥費B、小強步行上學需過馬路,他嫌走地下通道耽誤時間,就每天橫穿機動車快行道C、八年級學生丁某把石塊放在鐵軌上,想看看火車急剎車是什么樣D、中學生王某制作網頁病毒,致使上萬臺電腦遭到破壞9、下列屬于珍愛生命健康權的是:①小李聽到北京市血液中心急缺AB型血的消息,立即義務捐獻AB型血200毫升 ②在外出郊游的高速公路旁,小王等四個青年救助發(fā)生車禍的受傷者 ③離異的母親怕丈夫搶走小梅,就把上初一的小梅關在屋里,不讓她與外界聯(lián)系,小梅怕媽媽生氣,默默地忍受了4年 ④云南小伙獻出自己的骨髓,救活一位上海的患白血病的大學生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國憲法、婚姻法也明確規(guī)定成年子女有贍養(yǎng)扶助父母的義務。這表明:①我國法律體現(xiàn)并維護社會主義道德 ②法律義務和道德義務是完全相同 ③道德義務在一定程序上補充著我國法律的不足 ④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高二學生林強想競選學校學生會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何輝同學,為了競選成功,他道聽途說,添油加醋,捏造事實背后中傷、詆毀何輝,林強的行為侵犯了何輝的:A、政治權利和自由 B、姓名權 C、隱私權 D、名譽權12、下列行為中屬于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是:A、某像館為招攬顧客,私自張貼某人照片 B、在尋人啟示上使用被尋找人的肖像C、公安機關在通輯令中使用犯罪嫌疑人的肖像D、電視臺在新聞報道中播放了在大街上亂丟果皮的馬某的錄像二、非選擇題(26分)13、(8分)2013年2月19日,2012年“感動中國”人物揭曉,獲獎者中有用生命托起戰(zhàn)機,最終倒在工作崗位上的航空英模羅陽; 在南海默默守礁二十年,為氣象觀測做出巨大貢獻的海軍氣象工程師李文波;為救出學生失去雙腿,被網民贊為最美女教師的張麗莉;堅持五年背著生病母親上下班,為年輕人作出榜樣的孝子陳斌強等;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題: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模范地履行公民的哪些基本道德規(guī)范?(2分)結合他們的事跡,說說哪些們履行了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至少各2個2分)他們履行這些道德義務的意義是什么?我們青少年該如何向他們學習?(4分)14.(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式過馬路”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如右圖。材料二:近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將每年的12月2日確定為“全國交通安全日”,中央文明辦、公安部、教育部等多部門將圍繞“遵守交通信號,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題,聯(lián)合部署“全國交通安全日”活動,防止“中國式過馬路”。(1)你認為“中國式過馬路”是一種什么性質的行為?有哪些危害?(3分)(2)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2分)(3)為阻止“中國式過馬路”,請你獻計獻策。(3分)15、材料一某大學女學生在與網友聊天時,把自己的個人資料與家庭資料透露給網友,該網友給這女生的母親打電話,稱其實她女兒的同學,而且她女兒得了重病,現(xiàn)住在醫(yī)院里,要她速寄3萬元錢到他提供的賬號上,結果這女生的母親被騙了一大筆錢。材料二中學生小王到同學小松家做客,無意間聽到小松曾得過肝炎,小王將這一秘密告訴了全班同學,小松感到孤獨和痛苦。材料一給我們什么啟示?(3分)請你評價材料二中小王的行為?(3分)為了解脫小松的痛苦,你有什么好的建議?(4分)2012學年八下社會·思品階段性檢測答卷社會部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你把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2×12=24分)題號 1 2 3 4 5 6答案題號 7 8 9 10 11 12答案二、非選擇題(26分)13、歷史診所(8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古史探究(8分)(1)(2)(3)15、(10分)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2)(3)思品部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你把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2×12=24分)題號 1 2 3 4 5 6答案題號 7 8 9 10 11 12答案二、非選擇題(26分)13、(1)(2分)(2)(2分)(3)(4分)14、(1)(3分)(2)(2分)(3)(3分)15、(1)(3分)(3分)(3)(4分)2012學年八下社會·思品階段性檢測卷參考答案社會部分一、選擇題1 2 3 4 5 6D A D D D C7 8 9 10 11 12C B C A B C二、非選擇題13、(8分)①經過長城時做詩的是康熙皇帝; ②廢除丞相的明太祖朱元璋;③建立軍機處的是雍正皇帝;④把四個通商口岸減少為廣州一處。14、(1)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英國工業(yè)革命(2分)(2)蒸汽機,電動機,蒸汽時代,電氣時代(4分)(3)答:火車、飛機、汽車(2分)15、答:(1)美洲、印度(2分)(2)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lián)系;滿足統(tǒng)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還有一種觀點是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2分)(說出兩個原因)西方新航路:直接目的在于尋找黃金。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歐洲對東方貿易的需要。也有人認為,掠奪土地是開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2分)(說出兩個原因)(3)鄭和下西洋的功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明朝與海外諸國的聯(lián)系和友好往來,但是,它所采取的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給明朝造成巨大負擔,最終導致航海壯舉悄然結束。(2分)新航路開辟的意義:西洋人開辟了新航路,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lián)系,拓展了人們的眼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但同時也給亞非拉人民帶來了災難(2分)思品答案1 2 3 4 5 6D D A C A C7 8 9 10 11 12C A C C D A13.( 1)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2分)(2)道德義務:如熱愛祖國、助人為樂、舍己救人、孝敬父母、奉獻社會等;法定義務: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贍養(yǎng)父母;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等;(2分)(3)意義:廣大社會成員自覺自愿地履行道德義務,既利于形成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又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2分)做法: 從身邊小事做起,生活中多幫助他們;努力學習,立志成才;增強社會責任感,承擔歷史賦予的崇高使命等(兩個角度,言之有理均給分)(2分)14.(1)一般違法行為(或行政違法行為);擾亂交通秩序,危害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3分)(2)交通意識淡薄,對危害認識不足,交通執(zhí)法不嚴,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等從兩個以上角度出發(fā)答題,言之有理即可。(2分)(3)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文明出行意識;完善法律法規(guī),嚴格執(zhí)法;完善交通設施等從三個角度答題,言之有理即可。(3分)15、(1)我們在增強法制觀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隱私的同時,還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在向別人敞開心扉時,要認真選擇傾訴對象。在上網時要掌握網上安全運行的知識,以避免個人隱私在網絡中被瀏覽和擴散。(3分)⑵小王的行為侵犯了小松的隱私權。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侵擾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3分)⑶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與侵權人協(xié)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