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質;②通過電解水的實驗推斷水的元素組成及化學式。(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結合分子、原子的知識從微觀的角度分析水分子的微觀構成,得出水的化學式,培養學生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探究的能力,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②在教學中滲透科學探究方法的教育,從而啟發學生的思維角度。二、重點、難點重點:①根據電解水的實驗現象分析確定水的元素組成;②水的微觀構成。難點: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電解水的過程,確定水的化學式,即從宏觀理解轉向微觀分析的推理過程。三、教法學法實驗探究法、多媒體教學輔助法、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法 四、教具準備 水電解器、直流電源、氫氧化鈉溶液、純水、酒精燈、小木條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剛洗過手不能觸碰電源,為什么? 回答、思考 創設情境,引起興趣,為電解水的實驗探究埋下伏筆一、水的物理性質 【觀察】手上有一杯水,觀察,可知水有什么物理性質呢?【閱讀】課本P108 找出水的其他物理性質【歸納】水的物理性質1、無色無味的液體2、凝固點是0℃,沸點是100℃3、4℃時密度最大 觀察、思考、回答 自主閱讀思考、歸納做筆記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并可以結合觀察結果呈現知識二、水的組成 【過渡】水的組成的認識過程,你知道水由什么組成嗎?啟發:以科學探究法的思想引導水組成探究【提出問題】水是有什么元素組成?【作出假設】水由氫、氧元素組成【制定實驗方案】啟發:回憶已學反應,觀察歸納: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方案:分解水,由分解產物探究水的組成——電解水【閱讀】課本P108 觀察活動【實驗裝置】學生電源、水電解器啟發:水電解器的組成與電解質【進行實驗】選一學生幫忙,并注意觀察現象提醒:此實驗需要進行一段時間才能準確地得出結論氣體檢驗,并試著書寫化學反應表達式得出結論:水是有氫元素、氧元素組成的【微觀解釋】水分子的構成啟發:化學反應是實質得出結論:每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思考:如何探究水的組成思考,回答:科學探究的方法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提出問題根據“水由氫、氧元素組成”順理作出假設回憶:寫出三個已學反應的化學符號表達式閱讀P108 觀察活動分析:圖示裝置與實物裝置的哪個較好動手實驗:連接電源,觀察正負極,打開電源開關觀察記錄現象:①②③ 思考:所學氣體檢驗的方法記錄現象:④得出結論思考:從實驗現象推斷水分子的構成得出結論 滲透科學探究方法的教育,從而啟發學生的思維角度體會探究水的組成的方法,了解氫氣的相關性質和檢驗方法鍛煉學生實驗觀察、分析探究能力聯系已學檢驗氣體的知識,加強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鍛煉學生微觀分析能力,使學生形成從宏觀到微觀的物質認知規律三、水電解用途 【閱讀】課本P110【討論】電解水制取氧氣、氫氣有如此大的用途,為什么沒有在實際生活生產中廣泛應用呢? 閱讀,思考 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為以后氫氣的學習做鋪墊四、談談收獲 一、水的物理性質二、水的組成三、水分子的構成…… 談一談 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歸納能力五、想一想 你能不能再想出探究水的組成的方法呢? 拓展學生思考的維度六、鞏固練習 講解練習 做練習 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七、板書設計 4.2 水的組成一、水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液體二、水的組成 1、電解水實驗: 正氧負氫 正一負二 2、原理: 3、水的組成: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4、水分子的構成:每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三、水電解的用途:制取氫氣、氧氣; 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