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能根據反應原理正確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藥品,學習運用實驗獲取信息的方法;通過與實驗室制取氧氣裝置的對比分析,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加工。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合作與交流;發展學生勤于思考、大膽實踐、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教學重點、難點]研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選擇和實驗裝置.【教具準備】儀器:試管、藥匙、試管架、課件。藥品:塊狀大理石、碳酸鈉粉末、稀鹽酸、稀硫酸【教法與學法】采用合作探究、多媒體輔助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教學過程]【導入】利用課本上出現過的產生二氧化碳的六幅實驗圖片設問導入新課。【過渡】以氧氣的制取為例,思考實驗室制取氣體需要考慮哪些內容?藥品、原理;裝置;步驟;收集方法;檢驗;驗滿【探究】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投影】選擇制取氣體的反應原理時應考慮:1.反應條件----節能、易實現;2.反應速率-----適中;3.藥品成本----廉價易得;4.生成的氣體-----純度高、便于收集;5.環保-----原料和產物都要無毒無害無污染。【思考與討論】請同學們對照選擇原理時要考慮的因素,思考導課時的劉幅實驗圖片哪個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并分析原因。學生思考并回答。【過渡】在這些藥品中哪些藥品是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試劑?請同學們通過實驗來探究,并將實驗現象填到學案中。【投影】探究活動1----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藥品反應物 實驗現象(注意產生氣體的速率是快、慢、適中) 是否適于實驗室制取CO2碳酸鈉與稀鹽酸 反應特別快,有大量氣泡產生 不適合石灰石與稀鹽酸 反應速率適中,有氣泡產生 適合石灰石與稀硫酸 開始有氣泡產生,但一會兒就沒有氣泡產生了 不適合學生分組實驗,并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并討論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應該選用的最佳試劑是什么?【概括總結】對比分析上述實驗現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應該選用的最佳試劑是塊狀的石灰石和稀鹽酸。請同學們討論思考后回答:實驗室為何不用碳酸鈣粉末跟稀鹽酸反應制取CO2?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一會,為什么會自動停止?如果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CO2行不?【板書】一、藥品及反應原理1.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2.反應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 H2O【過渡】藥品確定之后,我們來研究反應的裝置。請同學們回顧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相關知識,結合課本P113的內容思考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填在學案中。學生討論思考【投影】探究活動2----探究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比較內容 實驗室制取氧氣用KMnO4 用H2O2溶液和MnO2反應物狀態 固體 固體、液體反應條件 加熱 常溫密度與空氣比較 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是否溶于水 不易溶于水【結論】確定氣體的發生裝置,考慮的因素是反應物的狀態以及反應條件;確定氣體的收集裝置,考慮的因素是氣體的密度以及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裝置的選擇藥品 石灰石、稀鹽酸反應物狀態 固體、液體反應條件 常溫是否溶于水 能溶于水密度與空氣比較 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檢驗方法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石變渾濁,說明是二氧化碳驗滿方法 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則已集滿總結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驟:連接儀器-檢查氣密性-加大理石-加稀鹽酸-收集氣體-檢驗氣體-驗滿氣體。注意事項:1、長頸漏斗下端應插到液面以下。2、導管只需突出膠塞少許。3、導管口應插到集氣瓶底。【課堂反饋】本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疑惑嗎?1、凡是給固體加熱產生氣體,發生裝置可采用( )裝置。2、凡是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制氣體,發生裝置可采用( )裝置。()A B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個步驟:①檢驗裝置氣密性②按要求裝配好儀器③向長頸漏斗中注入稀鹽酸④收集氣體⑤向廣口瓶中放入幾小塊大理石其中正確的順序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⑤③④C.②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②①【布置作業】課后1,2,5題板書設計一、藥品及反應原理1.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2.反應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 H2O二、 裝置的選擇發生裝置: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收集裝置: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三 、檢驗四、驗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