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CO2的主要性質和用途,并能舉例說明。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探究CO2的化學性質,經歷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體會合理的假設對探究的重要性,嘗試根據實驗現象提出有意義的問題。2.經歷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得出正確結論的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CO2性質的學習,加深原有的關于CO2的認識,學習運用科學的方法認識已經熟悉的物質。2.通過實驗探究CO2的化學性質,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體會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和勇于實踐對于人們認識物質的意義。教學重點:二氧化碳與水的作用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并探究:是什么物質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教學方法:基于小組合作學習基礎上的實驗探究。儀器藥品:集氣瓶、燒杯、試管、玻璃片、鐵架臺、橡皮塞、導氣管、吸管、膠頭滴管、酒精燈、試管夾、鐵皮、錐形瓶。石蕊試液、石蕊試紙、稀硫酸、蠟燭、石灰水、二氧化碳氣體。教學過程:[引入]學生活動:課前,請學生收集有關二氧化碳的信息。組織學生列舉日常生活或學習中與CO2有關的事例,推測CO2的性質。(課件配合出示學生提出的事例和相應的猜測)[過渡]二氧化碳有什么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師]展示一瓶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讓學生觀察顏色并聞其氣味?[小結]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過渡]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怎樣呢?[學生分組實驗]1.傾倒實驗2.往一瓶裝滿干燥二氧化碳氣體的瓶子中倒入一定量水后,蓋上蓋子,用力震蕩。[小結]二氧化碳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多媒體展示]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氣體會變成固體,固體的二氧化碳叫“干冰”。 干冰易升華,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因此可以作制冷劑。可用于人工降雨[板書]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二氧化碳1.物理性質: ⑴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⑵CO2密度比空氣大 ⑶能溶于水 ⑷固體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易升華[過渡]二氧化碳能跟哪些物質反應呢?即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從剛才的傾倒實驗,我們可以得知二氧化碳的第一個化學性質是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板書]二:化學性質:⑴CO2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學生分組實驗] 取出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實驗步驟 現象 解釋①第一朵小花噴上稀醋酸②第二朵小花噴上水③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④第四朵小花噴上水,放入集氣瓶中,然后往集氣瓶中通入二氧化碳;⑤向石灰水中吹氣[師]指導學生分組實驗;記錄實驗現象:交流、討論。并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產生認知沖突:究竟是什么物質使石蕊試液變色?[師] CO2與紫色石蕊試液的作用是本節課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關鍵。學生缺乏對酸堿指示劑的感性認識,通過計算機設計擬動畫介紹紫色石蕊試液和石蕊試紙的組成、使用方法和特性,為學生開展實驗探究奠定基礎。通過實驗探究,幫助學生學習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驗證假設,并能夠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學生]猜測:石蕊變紅的可能原因有空氣、水、二氧化碳與水作用后的產物;二氧化碳本身等。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步驟 現象 解釋向裝有蒸餾水的試管中吹氣,將所得試液滴到石蕊試紙上;取兩張石蕊試紙,一張滴蒸餾水、一張保持干燥,同時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小結]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的碳酸,碳酸不穩定,容易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另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板書] 2.化學性質:⑴CO2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⑵二氧化碳跟水反應:CO2+H2O=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H2CO3=H2O+CO2↑(碳酸不穩定)⑶二氧化碳跟石灰水反應:CO2+Ca(OH)2=CaCO3 ↓+H2O[師]引導學生自學:根據有關CO2的性質,總結歸納用途。[生]自讀教材P—115,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討論、交流,歸納二氧化碳的性質、用途。[板書]3.用途[練習]1.CO2___燃燒,也___燃燒.2.CO2與水反應生成______3.CO2能使澄清石灰水 是因為CO2與Ca(OH)2反應生成 的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為了使用石灰漿[Ca(OH)2]抹的墻壁快點干燥,在室內生個炭火爐,為什么剛開始墻壁反而潮濕?5. 完成圖中所示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并注明反應的基本類型及反應條件【板書設計】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二氧化碳1.物理性質: ⑴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⑵CO2密度比空氣大 ⑶能溶于水 ⑷固體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易升華2.化學性質:⑴CO2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⑵二氧化碳跟水反應:CO2+H2O=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H2CO3=H2O+CO2↑(碳酸不穩定)⑶二氧化碳跟石灰水反應:CO2+Ca(OH)2=CaCO3 ↓+H2O3.用途[作業布置]:完成《一課一練》P52-P53 所有習題PAGE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