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jié) 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教學目標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舉例說出細胞生長的基本過程。概述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正確描述細胞分裂和生長的基本過程。【教學難點】細胞分化的過程。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完成預習工作。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首詩描述的是什么樣的自然現(xiàn)象?【學生】分析詩句,了解生物的生長現(xiàn)象。【教師】同學們可以結合生活,列舉一些自然界中生物生長的實例嗎?【學生】列舉生長現(xiàn)象的實例:種子萌發(fā)成幼苗,幼苗逐漸長大;蛋孵化成小雞,小雞逐漸長大;受精卵形成胚胎,胚胎發(fā)育成嬰兒,嬰兒逐漸長大……二、講授新課(一)細胞的分裂【教師】生物為什么會生長呢?這種生長現(xiàn)象與生物的哪些生理功能有關呢?引導學生嘗試用語言描述出細胞分裂的大致過程。【學生】觀察青蛙的細胞分裂,描述細胞分裂通常是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的過程。【教師】進一步啟發(fā)思考: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和細胞質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細胞分裂的結果是什么?(建議使用微課資源:【知識解析】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學生】(觀看微課資源)交流討論,得出結論:1.細胞分裂時,細胞內(nèi)的細胞核和細胞質都要分成2份,分配到2個新細胞中。2.分裂的結果是細胞數(shù)量不斷增多。【教師】超鏈接——數(shù)學:算一算,一個細胞經(jīng)過一次分裂形成2個新細胞,再經(jīng)過一次分裂,形成4個新細胞,經(jīng)過n次分裂后,最終形成了多少個細胞呢?【學生】計算,匯報結果:經(jīng)過n次分裂后,最終形成的細胞數(shù)目為2n個。【教師】總結: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一分為二,細胞核中的染色體經(jīng)過復制也要分成相同的2份并分配到2個新細胞中。由于染色體上有遺傳物質,因此,親子代細胞的遺傳物質也相同,這就保證了遺傳物質在親子代間具有一定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學生】理解并達成共識。(二)細胞的生長【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生物體為什么能長大?細胞的分裂使細胞數(shù)目增多,細胞的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構成生物體的細胞數(shù)目多了,細胞體積大了,生物體也就由小長大了。【學生】分裂產(chǎn)生的新細胞不斷從環(huán)境中吸取營養(yǎng)物質,并經(jīng)過一系列變化后轉變成自身組成物質,細胞體積逐漸增大,從而完成生長過程。【教師】那么細胞會不會一直生長下去呢?【教師】超鏈接——數(shù)學:假設細胞為正方體,分別計算邊長為1 μm、2 μm、3 μm的3個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學生】計算,匯報結果,分析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三)細胞的分化【教師】細胞分裂產(chǎn)生的新細胞與原來的細胞在結構和功能上是一樣的。由此推論,在一個多細胞的生物體中,組成生物體的所有細胞都是一樣的。事實是不是這樣呢?思考以下問題:1.人是由一個受精卵細胞發(fā)育來的,為什么這些人體細胞形態(tài)、結構都不同?2.這些細胞是怎樣形成的?【學生】討論分析,教師啟發(fā)、引導、幫助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這些球形細胞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了變化,分別形成了一群梭形細胞、圓餅狀細胞……2.由于功能上的不同,它們在形態(tài)、結構上發(fā)生了變化,這是細胞分化的結果。(四)組織的形成【教師】人體是由一個受精卵細胞發(fā)育而成的,一般人體的細胞數(shù)量為75萬億~100萬億個,這么多的細胞是怎么來的——通過細胞的分裂而來,而我們每個人有手有腳,有鼻有眼,這些不同的細胞是如何形成的?【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從受精卵到形成組織的過程。【學生】對照圖片分析得出組織的概念:組織就是形態(tài)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群。【學生】與教師一起分析討論后得出:組織是細胞經(jīng)過分裂和分化形成的。【教師】正常情況下,人體各部分細胞的分裂、生長、分化是受到嚴格控制的,若正常分裂的細胞失去控制會怎樣呢?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有關干細胞和癌細胞的相關內(nèi)容。【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感知生命的奇妙,交流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三、隨堂練習建議使用:【同步測試】第2節(jié) 細胞的分裂和分化.docx。四、小結【教師】課堂小結,多媒體課件展示。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