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7.1 自由平等的真諦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1.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體會法治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體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領會平等的真諦所在。2.提高學生對“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的辯證認識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用法律的視角認識自由和平等的真諦的意識和能力。3.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義上的內涵;懂得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學習目標1.自由對個人和社會的價值是什么?2.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3.自由的含義?4.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是什么?5.法律意義上平等的含義及表現?6.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主思考:(5分鐘)011.自由的意義擁有自由,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自由逛街居家隔離結合以上兩幅圖和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你對自由意義的認識。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新課講授——無法治不自由【以案說法】唐山打人案件10日,唐山一女子因拒絕騷擾被圍毆。曝光視頻中,一女子被反復歐打拖拽,路人勸架反被辱罵威脅。目前,9名嫌疑人已全部歸案。思考:按照自由的概念,嫌疑人員自由嗎?【概念】自由:不受限制和阻礙(束縛、控制、強迫或強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動。自由是無限制的、絕對的嗎?自由是相對的無限制的自由法律之內的自由自由是有限度的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②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③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2.如何正確認識自由/為什么自由要受必要的限制?結合三名同學的觀點,談談你對自由的認識。阿梅小蕊大海自由應該是完全由自己做主,怎么生活中有那么多限制和規矩呢?自由就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權利。阿梅小蕊大海小蕊的觀點錯誤,自由不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海的觀點也是錯誤的,自由是有限制的,無限制的自由只能產生混亂。阿梅的觀點是正確的,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權利。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3.自由的含義及在法律上的體現(1)含義: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2)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用“主要”一詞: 除了法律的約束,還有道德和紀律。)#侵害袁隆平名譽榮譽案宣判# 2022年5月19日上午,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公益訴訟起訴人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訴被告張某利用境外網絡侵害著名農業科學家袁隆平名譽、榮譽一案公開開庭審理,當庭宣判被告張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國家級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第一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二)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該法的出臺說明了什么?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4.自由與法治的關系?p100① 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④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02 法眼看平等上海疫情持續下,人民的物資,尤其是食物,備受關注……小組討論:3分鐘生活物資,計劃如何來分配?物資包如下:(一家一戶的量)一桶油,一袋米、兩把面、5個雞蛋、5盒牛奶,3斤蔬菜、5包泡面,2包面包本小區情況:1.共有180戶人家,其中30戶是外地租客;2.有年輕人不會做飯,有家庭有老人、小孩3.還有三位清潔阿姨滯留小區……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不同情況差別對待1、平等的含義、意義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形式平等結果平等結果平等新課講授——無法治不自由不矛盾。因為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等他們屬于弱勢群體,是需要幫助的特殊對象,所以對他們給予“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是對他們人權的尊重、關心和愛護,這也是對憲法精神和平等原則的體現和尊重。思考:“同等情況同等對待”與“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是否存在矛盾呢?拓展空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人生本平等,職業無貴賤。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2、平等的意義新課講授——無法治不自由圓桌會議在席位上不分尊卑主次,與會者圍圓桌而坐,都以平等身份參加會議,體現了平等原則和協商精神。圓桌會議已成為國際和外交會議的一種重要形式。圓桌會議拓展空間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2、平等的意義?(P101)筆記區思考:《憲法》和《教育法》的規定是如何體現平等的?《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教育法》第九條規定: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各項權利今年出席兩會的女性代表和委員的數量和比例明顯上升女性代表的數量比例為24.94%(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新課講授——法眼看平等基本信息今年已有9名高官領刑貴州省政協原主席王富玉被判死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原副主席任華被判有期徒刑14年、中央巡視組原副組長董宏被判死緩、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馬明被判處無期徒刑、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劉寶華獲刑13年、北京市政協原副主席李偉被判有期徒刑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張志南獲刑14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文國棟獲刑11年。思考:無論官員身處何種職位,一旦違法亂紀同樣要受到處罰,給我們什么啟示?(2)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地享有和履行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P102平等地保護②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P103課堂筆記無法治不自由自由不是為所欲為的,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眼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自由平等的真諦課堂小結B課堂練習1.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明確規定,攜帶犬只出戶的,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繩等措施,防止犬只傷人、疫病傳播,這( )①體現了“無法治不自由”②實現了社會的公平與正義③表明我國公民享有廣泛權利④說明公民行使權利是有界限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0月7日,公安機關接群眾舉報,網民“羅某平”在新浪微博發布侮辱抗美援朝“冰雕連”英雄烈士的違法言論,造成惡劣影響。三亞市公安局吉陽分局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羅某平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守底線才能享自由②面對非正義的行為不能聽之順之,要積極舉報③我國法治尚不健全,公民的合法權利不能得到有效保障④侮辱英雄烈士是法律禁止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課堂練習3.自由是珍貴的。珍視自由,我們應該( )①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②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③擺脫限制,無拘無束④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課堂練習A4.有人認為現實世界需要的自由是有限的,網絡世界是虛擬的,所以可以為所欲為,你贊同這樣的觀點嗎?思考:這則案例說明了什么?網絡世界自由的邊界是什么?結論:無論是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探究與分享2(P97)孫某和某公司利用網絡發布侵犯某死者名譽權的議論,這些言論在公眾網絡平臺快速傳播,給死者的家屬造成嚴重的精神傷害。死者家屬訴至法院。法院判決被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死者家屬精神損害撫慰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自由平等的真諦課件(32張PPT).pptx 羅翔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