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時間: 月 日 課時:第 課時教學內容 課題1 愛護水資源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況;(2)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3)掌握水體污染的來源、危害及防止水體污染的措施。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水資源得了解,學習用辨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2)通過對節約用水及水體污染的學習,學會調查與分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 (3)學習利用身邊的資源獲取信息,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增強學生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教學重點 1、用辨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2、節約用水及防止水污染;3、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學難點 1、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動的開展;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講授法、調查、閱讀、實驗、探究、交流教學用具 多媒體輔助教學 學習用具教 學 過 程教 學內 容 教 學 活 動 設 計意 圖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趣味導入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我們常說我們的地球是個水球,到處都是水。但是,供人類生存、發展使用的淡水卻少得可憐。全球水量中,97%是又苦又咸,不能飲用、不能灌溉、不能燒鍋爐、不能洗滌的海水。3%的淡水的絕大部分又凍結在極地、高山的冰雪中。深埋在地下、懸浮于空氣中的淡水也無法直接利用。人類現在已經向海洋進軍了,海洋深不可測,其蘊藏的資源也非常巨大,21世紀,我們應該向海洋索取資源。就讓我們的“藍色理想”從這里揚帆起航吧! 水是我們的好朋友,人體內2/3是水,水是體內六大營養成分之一。地球上的水多嗎?板書: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提問:航天英雄楊利偉在航天飛行中觀察到了蔚藍色的地球,從太空中觀察地球為什么是蔚藍色的呢?追問:地球最大的儲水庫是什么?投影:我國渤、黃、東、南海海水中所含主要化學元素。 學生傾聽、思考學生閱讀教材68面“資料卡片”學生討論、回答小結: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大氣水和生物水等各種形態的水總儲量約為1.39×1018m3 ,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著。學生講解地球最大的儲水庫時海洋。 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產生懸念,增強求知欲。從海水中所含的化學元素知識的介紹,讓學生明白海水蘊藏著豐富的化學資源。教 學內 容 教 學 活 動 設計意圖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討論:“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點的正誤,并談談見解。地球上淡水資源分布情況我國水資源狀況的介紹愛護水資源 提問:有人說:“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你認為這一說法有道理嗎?談談你的見解?追問:地球上淡水資源如何?提問:聯合國在1977 年向全世界發出警告:“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這是危言聳聽嗎?投影: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國家的人均水量提問:什么是缺水國家?缺水國家多嗎?介紹:當今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約20多億人口面臨淡水危機,共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狀態中。提問:我國水資源狀況如何?小結: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012m3 (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300m3左右,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八十九位)。介紹:南水北調工程、黃河小浪底工程。過渡:21世紀,水資源將成為世界關注的首要問題。目前的現狀也提醒人們:要愛護水資源。二、愛護水資源板書:1、節約用水:節約用水就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術、改革工藝和改變習慣可以減少大量工農業和生活用水。講解:為了使整個社會形成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好風尚,我國于1984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88年7月1日在全國施行《中華 交流:不對,地球上的總水量雖然很多,但大部分是海水,海水含鹽量很高,我們直接利用的是淡水。交流:淡水只約占全球水儲量的2.53%,其中大部分還分布在兩極冰川與雪蓋、高山冰川和永久凍土層中,難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約占其中的30.4%,即1.0×1016m3。小結:不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一方面人類生活、生產用水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未經處理的廢水、廢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體污染,加劇了可利用水的減少,使原本緊張的水資源更顯短缺。交流:人均水量在1700~3000m3·a-1 的國家就屬于缺水國家,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屬于缺水國家。總結:可見地球上儲水量盡管很多,但淡水資源極度短缺。淡水可借利用的不足總水量的1%,現狀不容樂觀。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淡水資源是有限的。通過討論水污染問題,為保護水資源的學習打下基礎教 學內 容 教 學 活 動 設計意圖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海水淡化的意義本節小結 人民共和國水法》。為了引起每一位公民的重視,還頒發了節水標志, 2、防止水體污染提問:有哪些措施可防止水的污染?小結:(1)工業上,通過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同時對污染的水體作處理使之符合排放標準;(2)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3)生活污水也應逐步實現集中處理和排放。海水淡化是向海水要淡水的一種方法,海水淡化能否作為人類應對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徑,為什么?(學生討論)地球上的水儲量是豐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2、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人類必須愛惜水——節約用水,保護水——防治水污染。 學生閱讀教材,小結(1)水體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質排入水體,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質惡化,水體及其周圍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對人類健康、生活和生產活動等造成損失和威脅的情況。(2)來源: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3)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已刻不容緩,我們必須采取各種措施,預防和治理水污染,保護和改善水質。 學生閱讀教材、討論,明白今后在生活中應該怎樣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板書設計: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大氣水和生物水等各種形態的水總儲量約為1.39×1018m3 ,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著。二、愛護水資源1、節約用水:節約用水就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術、改革工藝和改變習慣可以減少大量工農業和生活用水。2、防止水體污染(1)水體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質排入水體,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質惡化,水體及其周圍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對人類健康、生活和生產活動等造成損失和威脅的情況。(2)來源: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3)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已刻不容緩,我們必須采取各種措施,預防和治理水污染,保護和改善水質。措施:(1)工業上,通過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同時對污染的水體作處理使之符合排放標準;(2)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3)生活污水也應逐步實現集中處理和排放 作業布 置1、教材73面習題。 2、72面的調查與研究課后記: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